液冷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中心的冷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48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中心的冷却系统。该液冷装置包括换热装置、制冷装置、流体输送部件、动力装置;流体输送部件内形成有输送流道,输送流道内形成有自身而下排布的供液流道、第一回返流道和第二回返流道;换热装置形成有供液口及回流口,供液流道的近端连接至供液口,第一回返流道和第二回返流道的近端均连接至回流口;动力装置用于择机地从第一回返流道抽吸流体;在第一回返流道与第二回返流道的近端之间设置有阀部件,阀部件响应于动力装置的启停,在动力装置未启动时,阀部件使得第一回返流道关闭而第二回返流道打开;而在动力装置启动后,阀部件使得第一回返流道打开而第二回返流道关闭。返流道打开而第二回返流道关闭。返流道打开而第二回返流道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中心的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冷却计算机设备的液冷装置以及包括该液冷装置的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中心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对计算机的冷却方式是向计算机的发热的功能部件提供冷却气流,从而将功能部件所产生的热量从功能部件所在的区域移除,以达到为功能部件降温的目的。这种通过提供气流进行冷却的方式通常能够满足对发热量不高的单个计算机的散热要求,然而,若计算机发热量较高或者众多计算机密集布置(或众多计算机的发热的功能部件密集布置,如,集成有CPU的主板密集排布),通过提供冷却气流的方式可能不能满足散热要求。
[0003]利用液态换热工质流经功能部件而与功能部件进行换热的液冷方式已被证实具有更佳的冷却效果,其多被应用于对发热量较大的单个计算机或者密集布置的计算机设备的冷却。用于提供液冷的装置通常包括覆盖于功能部件的表面的换热装置、位于功能部件的远端的制冷装置以及建立于换热装置与制冷装置之间的供液流道和回返流道,经由制冷装置冷却(降温)的液态工质通过供液流道流向换热装置,进入到换热装置内部的工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装置,包括覆盖于计算机的发热部件的上表面的换热装置、远离所述发热部件且高于所述换热装置的制冷装置、远端连接至所述制冷装置而近端连接至所述换热装置的流体输送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流体输送部件的远端的动力装置,所述液冷装置具有自然循环换热状态和强制循环换热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输送部件内形成有截面为矩形的输送流道,所述输送流道内设置有第一分隔壁,所述第一分隔壁将所述输送流道分隔成位于上方的供液流道以及位于下方的回返流道;所述回返流道内设置有第二分隔壁,所述第二分隔壁将所述回返流道分隔成位于上方的第一回返流道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回返流道;所述换热装置形成有位于其上部的供液口以及位于其下部的回流口,所述供液流道的近端连接至所述供液口,所述第一回返流道和所述第二回返流道的近端均连接至所述回流口;其中:所述动力装置用于择机地从所述第一回返流道抽吸流体;在所述第一回返流道与所述第二回返流道的近端之间设置有阀部件,所述阀部件响应于所述动力装置的启停,在所述动力装置未启动时,所述阀部件使得第一回返流道关闭而第二回返流道打开,所述液冷装置处于自然循环换热状态;而在所述动力装置启动后,所述阀部件使得第一回返流道打开而第二回返流道关闭,所述液冷装置切换至强制循环换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返流道与所述第二回返流道在近端形成合并区域,所述合并区域连接至所述回流口;其中:所述阀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隔壁的近端;所述阀部件包括阀板和扭簧;所述阀板包括第一阀板、与第一阀板成角度设置的第二阀板、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阀板与所述第二阀板的连接区域的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的装设于所述第二分隔壁的近端,使得所述第一阀板和所述第二阀板分别对应位于第一回返流道和第二回返流道中,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隔壁与所述转轴之间以使得在自然循环换热状态下第一阀板处于关闭第一回返流道的状态而第二阀板处于打开第二回返流道的状态;在切换至强制循环换热状态后,所述动力装置对第一回返流道的抽吸作用而迫使阀板扭转,以使得第一阀板将第一回返流道打开而同时第二阀板将第二回返流道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散热部件,其包括贴附于所述发热部件的上表面的底板、形成于所述底板上且间隔排布的多个散热翅片;每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限定出片状流道;扣盖,其扣设于所述底板上以封装所述散热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雨果周康董岩王璐璐熊小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云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