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水利专利>正文

一种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451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微型发光器与连接件组成,所述的微型发光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输液器滴管外部;微型发光器是由装有串联连接发光元件与限流电阻的电路板、电池、电池仓及导光罩构成;所述连接件是与滴管连接的连接套筒、带微型发光器嵌装凹槽的端台、开口双环形套圈或封闭双环形套圈;电源开关件为带开关触头的卡装杆、开关塞柱或弓形簧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弱光或黑暗的环境中使液滴、液体发亮,液面轮廓形成鲜明亮线,清晰显示液滴及液面状况,从而彻底消除了现有输液器夜间监视使用病房照明光源的缺陷,并达到了更为省力的观察效果,改善了患者的治疗和休息环境并为护理者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 照明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在医院中,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由于输液器不具备自身发光显示 功能,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环境中输液时不得不打开室内灯光或借助其他光 源来观察输液器滴管滴液状况。这样,不仅使患者自身得不到应有的休息, 同时也使同室患者或其他人员的休息受到不应有的干扰。如何解决在夜间光 线不足的环境中进行输液观测而又免除灯光影响他人休息,成为业界关注的 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输液器滴管照明装置,通 过将微型发光装置固定在输液器滴管外部,达到既清晰观察滴管滴液状况 又不干扰他人休息,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和休息环境并为护理者带来便利。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是当装于滴管上的微型光源的光线穿过滴管内液 体时,利用液体导光和折射、反射特性,使滴管中的液滴、液体发亮,液面 轮廓形成鲜明的亮线,从而高效地利用了光能,在黑暗的环境中清晰地显示 滴管中液滴下落及液面变化状况,并在3米以内用肉眼轻松得以监视。从而 彻底消除了现有输液器夜间监视使用病房照明光源的缺陷,并达到了更为 省力的观察效果,改善了患者的治疗和休息环境并为护理者带来便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微型发光器与 连接件组成,所述的微型发光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输液器滴管外部。所述的微型发光器是由装有串联连接发光元件与限流电阻的电路板、电 池、电池仓及导光罩构成;2-3只电池依正、负极性自下而上罗列在电池仓中, 顶部电池的负极通过电路板触点依次串联连接限流电阻及靠近导光罩边缘设 置的发光元件的负极引脚,电池仓仓壁上对应发光元件正极引脚垂直设有引和与其在同侧仓壁上对应底部电池正极位置设置的开关口交汇相通;发光元件正极引脚通过所述引脚过孔伸出棵露在所述开关口 上;导光罩以其出光孔套装发光元件扣合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以紧配合嵌装在 电池仓仓口内。所述的连接件是一 以紧配合套装在所述滴管出液端管外侧的连接套筒, 连接套筒与所述开关口对应位置固定设有带开关触头的卡装杆,所述微型发 光器通过卡装杆卡入开关口固定于卡装杆上,且所述发光元件棵露引脚由开 关触头挤压与底部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的电池仓的仓壁在开关口上方对准发光元件棵露引脚竖直固定设有 弧面条形夹体,在开关口下所述仓壁底沿对应弧面条形夹体设置了与电池仓 可折叠连接的与弧面条形夹体形状吻合且带开关塞柱的弧面条形夹片,所述 发光元件棵露引脚通过弧面条形夹片扣合到弧面条形夹体上使开关塞柱塞入开关口对其挤压而与底部电池正极连接;所述连接件是固定于滴管底部的端 台,端台一侧设有凹槽,另一侧设有滴管端管过孑L;所述微型发光器的导光罩 部分可插拔嵌装入所述凹槽中。所述的微型发光器是由装有串联连接的发光元件与限流电阻的电路板、 电池、电池仓及导光罩构成;2-3只电池依正、负极性自下而上罗列在电池仓 中,位于导光罩边缘设置的发光元件其负极引脚与顶部电池的负极连接,其正 极引脚连接限流电阻的一引脚,限流电阻的另一引脚连至设置于导光罩外壁 上的电阻触点;所述电池仓的仓壁上沿同一垂直线方向分别对应所述电阻触 点和底部电池正极开有条形的电阻触点豁口及电池正极豁口 ;在电池正极豁 口下方的所述电池仓仓底的边缘对应所述两豁口i殳置了固定有弓形簧片的可 折叠连接在电池仓仓底上的弧面开关片,所述弓形簧片的两上翘端通过弧面 开关片扣合到电池仓仓壁上分别与电阻触点和底部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的连接件是封闭双环形套圏,其两个环形套圏以紧配合分别套在滴 管出液端管和孩i型发光器上。所述的连接件是由Q形卡圏与 一环形套圏固定连接构成的开口双环形套 圏,所述Q形卡圏与所述环形套圈以紧配合分别套在滴管出液端管和^t型发 光器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专用于输液器滴管照明的微型发光器,利用液 体导光和折射、反射特性,使滴管中的液滴、液体发亮,液面轮廓形成鲜明的5亮线,在光线不足或黑暗的环境中清晰地显示滴管中液滴下落及液面变化状 况,不仅消除了现有输液器夜间监视使用病房照明光源影响患者休息的弊病, 并达到了更为明显的指示及观察效果,改善患者的医疗环境,为护理者带来了便利;此夕卜,本专利技术的微型发光器,电源开关件及连接件的结构小巧、构思 简捷巧妙,与输液器滴管匹配便利,可自由拆装, 一次或多次使用,零部件可采 用注塑成型工艺制成一体件,易于批量生产,制造成本低,适宜在输液器制造 业和医院临床输液应用中推广。 附图说明图1是卡装式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的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纟效型发光器的左^f见图; 图3是图1中微型发光器的俯视图;图4是卡装式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5是嵌装式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的结构及连接示意图(弧面条形夹片打开状态);图6是图5中孩i型发光器的左视图;图7是嵌装式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套装式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的微型发光器的结构 示意图(弧面开关片打开状态); 图9是图8的右一见图;图10是图8的弧面开关片闭合状态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2是封闭双环形套圏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套装式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的^L^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开口双环形套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微型 发光器与连接件组成,所述的微型发光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输液器滴管外 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结构的微型发光器及连接件的三个实 施例详细i兌明。实施例1图1-图4示出了一种卡装式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的结构、连接及在输液器滴管上的应用。如图所示,上述的微型发光器5是由装有串联 连接发光元件7与限流电阻8的电路板10、电池121、 122、电池仓13及导 光罩9构成;2只电池122、 121依正、负极性自下而上罗列在电池仓13中,顶部 电池121的负极17通过电路板触点11依次串联连接限流电阻8及靠近导光 罩边缘设置的发光元件7的负极引脚,电池仓13的仓壁上对应发光元件7正 极引脚垂直设有引脚过孔16,上述引脚过孔16和与其在同侧仓壁上对应底部 电池122正极位置设置的开关口 14交汇相通;发光元件7正极引脚通过上述 引脚过孔16伸出棵露在上述开关口 14上;导光罩9以其出光孔6套装发光元 件7扣合在上述电路板10上并以紧配合嵌装在电池仓13仓口内。上述发光元件7采用发白光LED发光管,电池采用钮扣电池, 一般采用 2-3只,本例中采用了 2只。上述的连接件1是一以紧配合套装在上述滴管18的出液端管19外侧的 连接套筒1,连接套筒1与上述开关口 14对应位置固定设有带开关触头4的 卡装杆2,上述^L型发光器5通过卡装杆2卡入开关口 14固定于卡装杆2上, 且所述发光元件7的棵露引脚由开关触头4挤压与底部电池122正极连接。 卡装杆2通过其前端设置的卡棱3卡入开关口 14,使微型发光器5在电, 通开启工作的同时,也牢靠地固定于卡装杆2上。本例中,微型发光器5是通过连接套筒l套装在滴管的出液端管19上而 与输液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输液器滴管液体发亮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微型发光器与连接件组成,所述的微型发光器通过连接件连接在输液器滴管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水利刘菊人
申请(专利权)人:田水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