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健波束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43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健波束形成方法,包括:S1:获取接收阵列的输出信号X,网格化观测空间,获得稀疏表示后的接收信号模型;S2:建立稀疏贝叶斯概率模型;S3: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及修正的逆迭代算法,估计干扰信号来向、信号功率以及噪声协方差矩阵;S4:根据估计得到的干扰信号来向、信号功率以及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INCM重构;S5:利用重构的INCM和估计得到的期望信号角度信息计算波束形成加权矢量w,形成稳健波束。解决了传统的RAB算法在非均匀噪声条件下应用受限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波束形成器性能。器性能。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阵列信号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稳健波束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VDR波束形成器是理想最优波束形成器,但其最优输出性能依赖于期望信号(Signal of Interest,SOI)、导向矢量和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Interference

plus

Noise Covariance Matrix,INCM)的精确已知,但在实际情况中,理想条件难以满足。
[0003]目前许多稳健波束形成(Robust Adaptive Beamforming,RAB)算法已经较为成熟。对角加载法通过对采样协方差矩阵引入一个对角加载项,降低噪声特征值分散度,以进一步削弱其对权值向量的影响;最坏情况性能最优化法将失配导向矢量约束在一个不确定集中,并对所有可能的SOI导向矢量作无失真响应约束;基于INCM重构的RAB算法通过构造较为精准的INCM以消除协方差矩阵的期望信号成分,从而进行稳健波束形成,上述算法虽然能获得相较于其他RAB算法更优的性能,但由于基于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健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接收阵列的输出信号X,网格化观测空间,获得稀疏表示后的接收信号模型;S2:建立稀疏贝叶斯概率模型;S3: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及修正的逆迭代算法,估计干扰信号来向、信号功率以及噪声协方差矩阵;S4:根据估计得到的干扰信号来向、信号功率以及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INCM重构;S5:利用重构的INCM和估计得到的期望信号角度信息计算波束形成加权矢量w,形成稳健波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阵列为M个阵元,且阵元间距为半波长的均匀线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J个窄带远场信号入射到所述接收阵列上,记第一个信号为期望信号,其余J

1个均为干扰信号,J个信号之间互不相关,且信号与噪声之间互不相关,所述输出信号X=AS+N;A=[a(θ1),

,a(θ
J
)]为信号的阵列流型矩阵,S=[s(1),s(2),

,s(L)]为信号矩阵,N=[n(1),n(2),

,n(L)]表示阵列接收到的非均匀噪声;其中,θ
j
表示信号的来波方向,

90
°
<θ
j
<90
°
,L为快拍数,a(θ
j
)表示来波方向θ
j
的导向矢量,j=1,2,

,J;s(l)表示所有信号第l快拍构成的矢量;n(l)表示各通道噪声第l快拍构成的矢量,l=1,2,

,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健波束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观测角度空间均匀划分为G等份,稀疏后的接收信号模型为均匀划分为G等份,稀疏后的接收信号模型为为过完备阵列流型,为稀疏后的信号矩阵;其中,θ
g
表示观测空间第g个格点对应的角度;a(θ
g
)表示θ
g
的导向矢量,g=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跃先代甜甜张兆林王伶韩闯宫延云刘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