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39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中药组合物,它是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1~5份、黄柏1~5份、苍术1~5份、苦参1~5份、皂角刺1~8份、枇杷叶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排脓、化瘀通络的功效,对于急性感染性伤口,见伤口红、肿、灼热、脓性分泌物、疼痛等;慢性伤口有感染征象,如:伤口周围发红、皮肤温度升高、脓性分泌物、味臭、疼痛、肉芽易碎等;创伤性湿疹、处于急性、亚急性期的普通湿疹以及急性痈疡(皮肤、软组织急性感染)见患处皮肤潮红、肿胀、发热、糜烂、渗出、疼痛等表现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具备实际推广应用价值。应用价值。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中药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感染是创面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性创面的存在往往影响创面的愈合。在临床上创面细菌培养是临床准确判断感染的重要标准,而症状以及创面红肿、疼痛、坏死组织、分泌物、臭味、肉芽组织的形态则是判断感染的重要考因素。有研究表明感染性创面的病原菌其有多样性及高耐药率,盲目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已失去意义,增加细菌耐药风险。
[0003]感染性创面的复杂性,高耐药性,强调创面细菌培养,根据创面情况动态监测细菌的变化,指导抗菌药物使用,但这易导致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另一方面也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对于感染性创面的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较多,例如,CN114569692A公开了一种创面治疗用抗感染中药组合物,其组方偏向于温通、凉血解毒,能减少分泌物的堆积,改善创面,但该组合物以“煨脓生肌”为理论指导,虽有收敛药味,但其药泥或凝胶的制剂形式会加速伤口液化,增加脓液分泌及渗出量,易浸湿敷料,从而增加更换敷料频次,否则易造成伤口浸渍,增加换药周期,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同时从抑菌效果上看,短期内能抑制细菌生长,但效果相对较弱,需要长期使用,因此,有必要开发效果更好,疗程更短的中药复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中药组合物,它是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0005]大黄1~5份、黄柏1~5份、苍术1~5份、苦参1~5份、皂角刺1~8份、枇杷叶1~5份。
[0006]进一步地,它是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0007]大黄1份、黄柏1份、苍术1份、苦参1份、皂角刺1.5份、枇杷叶1份。
[0008]进一步地,它是由原料药的药粉、或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用制剂为溶液剂、喷雾剂、膏剂或乳剂。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前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012](1)按照前述配比称取原料;
[0013](2)原料药研为粉末,或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液,加入药品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即得。
[0014]本专利技术最后提供了一种前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修复创面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5]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修复感染性创面的药物。
[0016]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修复急性期感染性创面的药物。
[0017]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修复急性感染性伤口,伴炎症的慢性伤口,急性、亚急性期创伤性湿疹或普通湿疹,和/或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药物。
[0018]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减轻伤口疼痛,减少伤口分泌物和/或缩小伤口红肿面积的药物。
[0019]本专利技术用于创面修复的中药组合物中黄柏苦寒气浊,气味俱厚,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苍术辛散温燥,通治内外湿邪,二者相伍,一温一寒,清热而不损阳,燥湿之效大增,为二妙散之结构,共为君药,以解急性伤口中之火毒、湿浊,清凉而不留瘀;大黄性寒,解毒消肿、活血止痛,能助黄柏清热解毒,又具凉血、祛瘀活血之功效,以清血中瘀热、畅瘀滞之血行,苦参性寒燥湿止痒,能增强君药清热燥湿之效,二者共为臣药;皂角刺功专消肿托毒、排脓,可消未成之脓,可溃已成之脓,《本草汇言》称其为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枇杷叶取“肺主皮毛”之义,与皂角刺共为佐使,共奏载药、引药力直达病灶的作用。
[0020]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清热燥湿、排脓、化瘀通络作用强,在感染性伤口上使用能快速减轻伤口周围的红肿热痛、改善伤口渗出情况,采用淋洗、湿敷的方式作用于患处,能清洁创面,祛除秽物,同时通过药物的渗透吸收、水合作用,能起到局部抗炎、促使气血流畅、抑制渗出等作用。
[0021]经临床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能显著减轻创面伤口疼痛,减少伤口分泌物,抑制伤口细菌,减轻创面及创周皮肤组织的红肿,促进伤口愈合。对于急性感染性伤口,见伤口红、肿、灼热、脓性分泌物、疼痛等;慢性伤口有感染征象,如:伤口周围发红、皮肤温度升高、脓性分泌物、味臭、疼痛、肉芽易碎等;创伤性湿疹、处于急性、亚急性期的普通湿疹以及急性痈疡(皮肤、软组织急性感染)见患处皮肤潮红、肿胀、发热、糜烂、渗出、疼痛等表现具有优异的治疗效果,具备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0022]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3]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4]图1男性患者创面修复图
[0025]图2女性患者创面修复图
[0026]图3男性患者创面修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0028]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制备
[0029]配方:大黄30g、黄柏30g、苍术30g、苦参30g、皂角刺45g、枇杷30g;
[0030]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900mL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取滤液;再次加入饮用水700mL,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灭菌即得300mL药液。
[0031]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即得散剂。
[0032]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
[0033]配方:大黄40g、黄柏60g、苍术60g、苦参40g、皂角刺30g、枇杷10g;
[0034]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800mL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取滤液;再次加入饮用水700mL,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灭菌即得400mL药液。
[0035]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即得散剂。
[0036]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
[0037]配方:大黄40g、黄柏80g、苍术60g、苦参30g、皂角刺35g、枇杷20g;
[0038]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1000mL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取滤液;再次加入饮用水900mL,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浓缩灭菌即得500mL药液。
[0039]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即得散剂。
[0040]以下通过试验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1~5份、黄柏1~5份、苍术1~5份、苦参1~5份、皂角刺1~8份、枇杷叶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大黄1份、黄柏1份、苍术1份、苦参1份、皂角刺1.5份、枇杷叶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原料药的药粉、或原料药的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为溶液剂、喷雾剂、膏剂或乳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体育医院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