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官万福专利>正文

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30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采摘新鲜的乌龙茶青叶;S2、将采摘后的新鲜乌龙茶青叶进行凉青处理;S3、将凉青后的乌龙茶青叶进行日光萎凋处理;S4、将萎凋后的青叶及时进行做青处理;S5、做青后的青叶进行杀青处理;S6、杀青后的杀青叶进行包揉造型;S7、包揉造型后的茶条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制作出来的乌龙茶干茶色泽乌绿油润带霜色,条索紧结重实、蜻蜓头、螺旋腿,匀整洁净,香气花果香显露、带有蜜糖香和乳香;滋味醇厚甘爽、回味生津、齿颊留香、耐冲泡,汤色深金黄或橙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明显做青足,呈绸缎面。呈绸缎面。呈绸缎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采集识别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福建省是我国六大茶类中乌龙茶的重要产区和销区,历史悠久,制茶工艺精湛,以闽南乌龙和闽北乌龙最具代表性,其中闽南乌龙茶的优良品种繁多,地理环境优越,在90年代初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制茶工艺有了进一步交流之后,闽南茶区产生了发酵较轻的乌龙茶加工技术,同时也结合了诸多技术革新成果,形成了市场走俏的清香型乌龙茶新产品,清香型乌龙茶干外形圆结重实,色泽翠绿,香气清高,花香优雅,滋味醇爽,叶底绿亮,由于清香型乌龙茶的品质特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一经上市就红遍大江南北,但是,消费的市场格局终究是会随着消费者的口感变化而改变,由于清香型乌龙茶在销售过程中需要冰箱冷藏,消费者购买后也需要冷藏保鲜,给消费体验带来不便和成本增加;再者,近期各地的红茶、岩茶、黑茶、白茶等茶类目的兴起对闽南清香型乌龙茶的销售产生巨大影响,在面对市场格局变化、商品销售流通环节、消费市场热度转移等问题的情况下,急需创新工艺、研发新风格、多元化的新产品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闽南乌龙茶的市场地位。
[0003]传统的乌龙茶茶叶在生产时,鲜叶采摘受天气影响,比如下雨天鲜叶无法进行日光萎凋,影响后期做青的工艺的进行,影响高品质成品茶的形成,鲜叶持嫩性不好把控,鲜叶需要适当嫩采才能保证干茶内含物质的总量平衡,保证干茶香气和滋味的突出表现,茶叶加工过程的关键工艺做青环节受做青房的温湿度变化影响较大,传统采用自然环境做青,茶叶品质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乌龙茶生产时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影响高品质茶叶的形成。
[0005]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首先采摘新鲜的乌龙茶青叶;
[0007]S2、将采摘后的新鲜乌龙茶青叶进行凉青处理;
[0008]S3、将凉青后的乌龙茶青叶进行日光萎凋处理;
[0009]S4、将萎凋后的青叶及时进行做青处理;
[0010]S5、做青后的青叶进行杀青处理;
[0011]S6、杀青后的杀青叶进行包揉造型;
[0012]S7、包揉造型后的茶条进行干燥处理;
[0013]S8、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精制;
[0014]S9、精制后的茶叶进行精焙火工艺处理。
[001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乌龙茶青叶进行采摘时,需在芽梢形成驻芽时进行采摘,采摘时间为晴天上午9:30至下午15:00,摘茶树小开面2

3 叶梢,采摘的数量以乌龙茶茶叶的生长位置进行区分,采摘树冠顶端茶叶时,采摘的叶片数量为2片,采摘细弱枝条处的叶片时,采摘数量为4片对采摘日期进行控制,因为鲜叶过于幼嫩时,所制出的乌龙茶香气低沉,滋味必定苦涩,鲜叶过老时,香气轻飘,滋味必定淡薄,因此能够采摘到品质较好的乌龙茶茶叶。
[001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乌龙茶青叶从茶山运送到工场须先进行凉青作业,将青叶摊放在干净且阴凉的地方,原则上厚度在20

30cm左右。
[00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乌龙茶茶叶进行萎凋处理时,在晴天的下午阳光热射程度较弱时,将青叶移到晒青场地,按照0.6kg/

的青叶量薄摊于专用的晒青布或者竹笳篱上进行晒青,历时约25

55min,失水率为 10

12%,叶色由浓绿转为暗绿,叶质柔软,顶二叶部下垂、手抓较柔软、闻嗅有清香带花香,说明晒青程度适当,及时将青叶移至做青房,薄摊于竹笳篱水筛上晾青
[001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乌龙茶进行做青处理时,做青处理工作分为摇青与晾青两个环节,且两个环节交替进行,进行摇青处理时,做青机的转速为23r/min,第一次摇青时间为3

5分钟,所述晾青的环境温度为22℃
ꢀ‑
25℃,相对湿度70%

80%。
[0019]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作用,晾青静置时,氧化作用减缓,使叶柄叶脉中的水分慢慢扩散至叶片,有利于香气与滋味的发展。
[00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乌龙茶做青叶进行杀青处理时,在次日上午7:00前后,采用液化气杀青机杀青,温度270

280℃,每锅投叶量5kg,每锅杀青历时5

8min,以杀透杀匀为准,杀青可以抑制鲜叶中的酶活性,控制多酚类的氧化进程,防止做青叶继续红变,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质,还可挥发一部分水分,使梗叶柔软,便于进行后续的揉捻工作。
[00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乌龙茶进行干燥处理时,采用CS

780烘干机,摊叶厚1.5cm,温度控制在75℃,烘干时间为2.0h左右烘至足干,毛茶含水率为5%以内,乌龙茶茶叶进行精致处理时,拣剔毛茶中的茶梗,去除黄片、朴片、粉末及非茶类物质,再进行风选,干燥处理能提高乌龙茶的香气,进而能够提高乌龙茶的品质,微波加热干燥的生产较快,低温冷冻干燥能大幅度提高乌龙茶的品质,但成本高,真空低温干燥能耗少,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换用不同的干燥方式,从而提高实用性。
[002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乌龙茶茶叶进行精焙处理时,精焙阶段采用变温方式进行烘焙,用CS

780烘干机将精制后的茶叶约摊厚2cm,先用 120℃烘焙1h后将温度设置100℃连续烘焙6h,再把将温度设置90℃连续烘焙12h下机,待茶叶静放4天后再用100℃连续烘焙12h后下机,置于通风、干燥、洁净的空间待冷却后及时装箱。
[00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制作出来的乌龙茶干茶色泽乌绿油润带霜色,条索紧结重实、蜻蜓头、螺旋腿,匀整洁净,香气花果香显露、带有蜜糖香和乳香;滋味醇厚甘爽、回味生津、观音韵明显、齿颊留香、耐冲泡,汤色深金黄或橙黄明亮,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明显做青足,呈绸缎面;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新的方法制作的乌龙茶使用传统重发酵做青工艺,经过变温烘焙法
烘焙之后,可自然存放,无需冰箱冷藏,节省购买冰箱贮存茶叶和电费的成本,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减少了茶叶在商品流通环节的贮存不便,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感,增强产品的消费动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采摘新鲜的乌龙茶青叶;S2、将采摘后的新鲜乌龙茶青叶进行凉青处理;S3、将凉青后的乌龙茶青叶进行日光萎凋处理;S4、将萎凋后的青叶及时进行做青处理;S5、做青后的青叶进行杀青处理;S6、杀青后的杀青叶进行包揉造型;S7、包揉造型后的茶条进行干燥处理;S8、干燥后的毛茶进行精制;S9、精制后茶叶进行精焙火工艺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青叶进行采摘时,需在芽梢形成驻芽时进行采摘,采摘时间为晴天上午9:30至下午15:00,摘茶树小开面2

3叶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青叶从茶山运送到工场须先进行凉青作业,将鲜叶摊放在干净且阴凉的地方,原则上厚度在20

30cm左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果香带蜜糖味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青叶进行萎凋处理时,在晴天的下午阳光热射程度较弱时,将鲜叶移到晒青场地,按照0.6kg/

的鲜叶量薄摊于专用的晒青布或者竹笳篱上进行晒青,历时约25

55min,失水率为10

12%,叶色由浓绿转为暗绿,叶质柔软,顶二叶部下垂、手抓较柔软、闻嗅有清香带花香,说明晒青程度适当,及时将青叶移至做青房,薄摊于竹笳篱水筛上晾青。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万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官万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