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13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包括自复位系统和耗能系统。其中,梁柱由薄壁型工字钢和胶合竹粘接在一起形成;提前张拉的预应力筋提供自复位能力;L型钢、内摩擦板、耗能杆和高强螺栓组成的两阶段耗能器提供两阶段耗能,分别对应摩擦板摩擦耗能和耗能杆弯曲耗能,对应第二启动点和第三刚度,可以使结构适应地震作用下能量散发不均匀,不规则的环境,有效的满足结构在大中小震下的安全稳定,减少结构的残余位移,维持结构的正常使用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薄壁型工字钢腹板的U型槽中插入胶合竹,有效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结构发生局部屈曲和失稳,避免梁柱接触点木材端部的局部挤压而发生破坏,且插入胶合竹可以减少结构重量,方便构件的更换和安装。安装。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抗震和耗能构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建筑结构在经历地震作用后,其主体部分和结构构件会产生较大的倾覆和与变形,修复困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有的结构由于破坏较大,不能继续满足正常使用的状态,相当于倒塌毁坏,因此近几年来自复位结构出现,大量运用于框架结构和装配式结构中,可以确保结构在地震或者外部荷载作用下保持安全的状态,提高结构构件的可修复性,使结构在外荷载作用后恢复原状。自复位结构包括耗能系统和自复位系统,传统的自复位结构的耗能系统一般只是通过摩擦耗能或者耗能件耗能,耗能方式比较单一,耗能器只存在单一刚度,无法满足结构在地震作用等外荷载作用下不均匀不规则的能量散发方式,震后结构的恢复力较弱,具有较大的残余变形。
[0003]绿色理念指导我国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它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善待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柱(1)、梁(2)、预应力筋(12)和两阶段耗能器(7)组成;两阶段耗能器(7)由L型钢(8)、内摩擦板(9)、耗能杆(10)和高强螺栓(11)组成;提前张拉的预应力筋(12)提供自复位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薄壁型工字钢柱(3)和柱胶合竹(5)通过高强粘结材料粘结在一起组成柱(1);薄壁型工字钢梁(4)和梁胶合竹(6)通过高强粘结性材料粘结在一起组成梁(2);在薄壁型工字钢梁(4)的端部焊接了钢板(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薄壁型工字钢柱(3)留设有供对拉螺栓穿过的第一孔洞(14)和供预应力筋(12)穿过的第二孔洞(15);柱胶合竹(5)上也设有供对拉螺栓穿过的第四孔洞(17)和供预应力筋(12)穿过的第三孔洞(16);薄壁型工字钢梁(4)的腹板上有供耗能杆(10)穿过的第六孔洞(19)和高强螺栓(11)穿过的第五孔洞(18);梁胶合竹(6)上有供预应力筋(12)穿过的第七孔洞(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筋(12)穿过梁胶合竹(6)上的第七孔洞(20)和薄壁型工字钢柱(3)上的第二孔洞(15)以及柱胶合竹(5)上的第三孔洞(16)进行张拉提供初始预应力,使梁柱节点接触面紧密贴合;且预应力筋(12)布置在薄壁型工字钢柱(3)和薄壁型工字钢梁(4)的腹板中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钢(8)、内摩擦板(9)、耗能杆(10)和高强螺栓(11)组成两阶段耗能器(7)且两阶段耗能器(7)关于薄壁型工字钢梁(4)的腹板上下两侧对称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两阶段耗能特征的自复位钢竹组合梁柱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L型钢(8)分为端板和外摩擦板两部分,端板上有供对拉螺栓穿过的第十孔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黄林杰温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