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用于眼内液体给药的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10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眼内液体给药之给药装置,其中该给药装置之一第二致动部件经构形以轴向阻挡该给药装置之一柱塞杆及/或一第一致动部件,其中该第二致动部件将经致动以轴向释放该柱塞杆及/或该第一致动部件使得可致动该第一致动部件。该给药装置包括一固定构件,其中该固定构件经构形以至少在该柱塞杆之一初始位置及/或一给药位置中阻挡该柱塞杆及/或该第一致动部件之一向后移动,且其中该固定构件经构形以在到达该柱塞杆之该给药位置之前阻挡该第二致动部件之致动。前阻挡该第二致动部件之致动。前阻挡该第二致动部件之致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特别是用于眼内液体给药的给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根据技术方案1之前言之较佳用于眼用(特别是眼内)液体给药之给药装置。
[0002]本专利技术大体上系关于用于将液体(特别是一药物)给药/输送至一病患(即一人或动物)之给药/输送装置之领域。
[0003]根据本专利技术之给药/输送装置较佳地适于将药物(直接)输送(特别是注射)至人或动物之眼睛(特别是玻璃体、眼睛之内房及/或后房)中。因此,本专利技术特别系关于用于眼科(特别是眼内)液体(特别是一药物)注射之给药/输送装置。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之给药装置亦可用于将液体(特别是一药物)给药/注射至人体或动物体之其他部位中。

技术介绍

[0004]WO2014/005728A1系关于一种适用于眼科注射之一小容量注射器,其中注射器内预填充有一药物且包括一本体、一塞子及一柱塞。柱塞包括经配置以接触塞子之一柱塞接触表面,使得柱塞可用于将塞子推向一出口,藉此输送容纳于注射器内之一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之目的系提供一种改良(特别是纯机械)之给药/输送装置,其系用户亲和和及/或容易、直观及/安全使用的及/或最小化或至少降低误用、滥用、污染、不正确及/或不精确剂量及/或气泡之输送/给药之风险及/或最小化或至少降低给药/输送装置之制程或制程内之要求及/或复杂度。
[0006]以上目的由技术方案1之一给药/输送装置达成。有利的进一步发展系附属技术方案之主题。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之给药/输送装置(在下文中称作给药装置)较佳地经调适以(不可移动地)固持液体(特别是一药物)之一(特别是)圆柱形容器。
[0008]该容器较佳地预填充有该液体(特别是一药物)。
[0009]较佳地,一塞子/活塞/柱塞(在下文中称作塞子)可移动地配置于该容器内,特别是使得藉由该塞子朝向该容器之出口之一轴向移动,施配容纳于该容器中之该液体。
[0010]较佳地,该给药装置包括该容器及/或该塞子。
[0011]此外,该给药装置包括一保持器/固持器(在下文中称作保持器),较佳地,其中该容器系或可(特别是)由该保持器不可移动地固持/接纳及/或至少部分地配置于该保持器内。
[0012]该给药装置包括一致动机构,其用于致动该给药装置及/或用于移动该容器内之该塞子,特别是用于在液体给药之前用于所谓的灌注该给药装置及/或用于自该容器施配/给药该液体,如下文将解释。
[0013]该给药装置(特别是其致动机构)包括:一柱塞/活塞/连接杆,其(特别是直接及/或轴向地)作用于该塞子;一第一致动部件,其(特别是直接及/或轴向地)作用于该柱塞/活
塞/连接杆;及一第二致动部件,其中该第二致动部件可移动地(特别是可旋转地)附接至该保持器及/或其中该柱塞/活塞/连接杆(在下文中称作柱塞杆)及/或该第一致动部件(特别是)相对于该保持器及/或该容器轴向移动(特别是滑动)。
[0014]较佳地,该柱塞杆可藉由致动(特别是压下)该第一致动部件相对于该保持器及/或容器轴向移动(特别是(进一步)至该容器中)(特别是)以灌注该给药装置及/或(随后灌注)以自该容器施配/给药该液体。
[0015]该给药装置之该致动机构(特别是该第一致动部件)较佳地经构形以在给药之前及/或藉由(人工)致动(特别是压下)该第一致动部件(特别是第一次)而在灌注期间(轴向地)移动(特别是推动)该柱塞杆及/或该塞子进一步进入该容器中及/或自一初始/未致动位置至一给药/即用/灌注位置,及/或在灌注之后、在(后续)给药期间及/或藉由(特别是人工)致动该第一致动部件(特别是再次及/或第二次)自该给药/即用/灌注位置至一最终/已致动/停用位置。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个态样,该第二致动部件经构形以轴向阻挡(特别是依一形式配合方式)该柱塞杆及/或该第一致动部件特别是(直接)移动至该给药/即用/灌注位置中及/或至该最终/已致动/停用位置中或(完全)致动及/或插入至该容器中,其中该第二致动部件经(人工)致动(特别是旋转或滑动)以轴向释放/接通该柱塞杆及/或该第一致动部件,使得该第一致动部件可经(特别是部分、完全及/或随后)致动及/或使得该柱塞杆及/或该塞子可自该初始/未致动位置移动至该给药/即用/灌注位置及/或自该给药/即用/灌注位置移动至该最终/已致动/停用位置及/或进一步移动至该容器中。
[0017]依此方式,达成该给药装置之一简单、直观且使用者亲和之使用。特定而言,灌注程序与给药程序清楚分离,藉此降低该给药装置之滥用、液体浪费及/或不正确/不精确剂量之风险。
[0018]较佳地,该第二致动部件可藉由使该第二致动部件相对于该容器及/或该保持器及/或围绕该柱塞杆转动/旋转或滑动(最佳地至少基本上90度)来致动。依此方式,提高可用性及/或减少滥用之风险。
[0019]由于该第二致动部件较佳地在至少基本上横向于该第一致动部件之致动方向之一方向上致动,所以最小化或至少减小该第二致动部件对该第一致动部件及/或注射侧之一可能影响。
[0020]该第一致动部件可藉由朝向该第二致动部件及/或朝向该保持器(人工)推动(特别是压下)该第一致动部件来致动。
[0021]藉由致动(特别是推动/压下)该第一致动部件且因此移动该柱塞杆及/或该塞子,可(人工)灌注该给药装置及/或推出该容器内容纳之空气/气体及/或附接其上之一针头。
[0022]在本专利技术之内文中,术语“灌注(prime/priming)”较佳地系指(紧接)在容纳于该给药装置(特别是其容器)中之该液体之给药之前之该给药装置之(必要)准备。
[0023]较佳地,在灌注期间,该柱塞杆经(轴向)移动使得及/或直至该柱塞杆(特别是其前部分及/或尖端)邻接该塞子。
[0024]最佳地,在灌注期间,该柱塞杆经(轴向)移动使得该柱塞杆(特别是其前部分及/或尖端)移动/推动该塞子(特别是朝向一出口)及/或使得该液体之一(小)部分经施配及/或该容器及/或附接其上之一针头之空气(即液体中容纳之气泡)经移除(特别是推出)。
[0025]该给药装置在灌注期间较佳地经垂直固持(特别是)使得该容器之该出口及/或附接其上之一针头向上指向及/或空气可自该容器至少部分地推出。
[0026]较佳地,灌注之后之该容器中容纳之体积对应于将给药至一病患/使用者之一所要/预定剂量。
[0027]经常,该(预填充)容器中容纳之该体积超出待给药之剂量体积使得该液体、容器及/或附接其上之针头中容纳之空气可至少部分藉由在不影响待给药之剂量之情况下灌注来移除。
[0028]然而,该给药装置之灌注并非暗示一容器实际上填充有一液体及/或施配该液体之一部分。特定而言,即使该容器系空的及/或在不移动及/或作用于该塞子之情况下,亦可致动该致动机构(最佳地该第一致动部件)。
[0029]换言之,“灌注(prime/priming)”特别是意谓该柱塞杆及/或该塞子自该初始/未致动位置移动至一界定位置(在下文中称作给药/即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特别是用于一液体(11)之眼内给药之给药装置(100),该给药装置(100)包括:一保持器(20),其用于固持容纳该液体(11)之一容器(10),及一致动机构,其包括一柱塞杆(40)、一第一致动部件(60)及一第二致动部件(70),该第二致动部件(70)可移动附接至该保持器(20),其中,该柱塞杆(40)经调适以作用于可移动配置于该容器(10)内之一塞子(18),且其中,该第一致动部件(60)可经人工致动以使该柱塞杆(40)相对于该保持器(20)自一初始位置轴向移动至一给药位置及自该给药位置轴向移动至一最终位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致动部件(70)经构形以在该柱塞杆(40)之该给药位置中轴向阻挡该柱塞杆(40)及/或该第一致动部件(60),其中该第二致动部件(70)将经致动以轴向释放该柱塞杆(40)及/或该第一致动部件(60)使得该第一致动部件(60)可被致动且该柱塞杆(40)可自该给药位置移动至该最终位置,及/或该致动机构包括一固定构件(90),其中,该固定构件(90)经构形以至少在该柱塞杆(40)之初始位置及/或给药位置中阻挡该柱塞杆(40)及/或该第一致动部件(60)向后移动,且其中,该固定构件(90)经构形以在该初始位置中及/或在到达该给药位置之前阻挡该第二致动部件(70)以及在致动该第一致动部件(60)之后及/或在到达该给药位置时自动接通该第二致动部件(70)之致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装置,其中,该柱塞杆(40)轴向延伸穿过该保持器(20)及/或该第二致动部件(7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药装置,其中,该第一致动部件(60)可藉由朝向该第二致动部件(70)及/或朝向该保持器(20)

特别是人工

推动该第一致动部件(60)来致动。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给药装置,其中,该第二致动部件(70)可藉由相对于该保持器(20)及/或围绕该柱塞杆(40)

特别是人工

旋转或滑动该第二致动部件(70)来致动,较佳地达至少基本上90度及/或以改变该第二致动部件(70)相对于该第一致动部件(60)及/或该柱塞杆(40)之对准。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给药装置,其中,该柱塞杆(40)包括沿该柱塞杆(40)之该主轴(A)变动之一横截面。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给药装置,其中,该第二致动部件(70)包括一开口(78),其中该第二致动部件(70)将经致动以使该开口(78)与该柱塞杆(40)

特别是旋转或滑动地

对准使得该柱塞杆(40)可移动通过该开口(78)。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给药装置,其中,该第一致动部件(60)可经

特别是人工

致动以将该柱塞杆(40)自该初始位置移动至该给药位置且随后及/或在致动该第二致动部件(70)之后自该给药位置移动至该最终位置。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给药装置,其中,该第一致动部件(60)将在致动该第二致动部件(70)之前

特别是第一次

经致动以将该柱塞杆(40)自该初始位置移动至该给药位置及/或接通该第二致动部件(70),及/或其中,该第一致动部件(60)将再次及/或在致动该第二致动部件(70)之后经致动以将该柱塞杆(40)自该给药位置移动至该最终位置。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给药装置,其中,该第二致动部件(70)在该初始位置中及/或在到达该给药位置之前,特别是藉由该固定构件(90),来阻挡;及/或其中,该第
二致动部件(70)可仅在该第一致动部件(60)之致动之后

尤其是第一次

被致动。10.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