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专利>正文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盆骨纠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295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盆骨纠形装置,涉及纠形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主体和对接块,所述主体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矩形通孔,通过体重不断压缩调节杆和连接板之间的弹性件,可使弹性件通过盛接板不断给予患者的盆骨区域进行反馈力,这样就能够持续对患者的骨盆进行纠形,通过将调节杆调节到对卡持件上不同的位置,可改变成盛接板纠形反馈力的大小,不仅能够调节纠形的力度,还能够对盆骨持续的施加压力进行复位,相较于传统的纠形装置而言,具有更高的纠形效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盆骨纠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纠形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盆骨纠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一侧的髋关节在进行置换手术后,盆骨会出现向一侧轻微倾斜的症状,矫形器是通过限制或辅助身体运动,用以减轻患者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障碍的体外无创固定支撑器,因此,在患者进行一侧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需要通过使用矫形装置来对盆骨进行纠形。
[0003]现有技术种,例如申请号为CN202010168748.8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涉及一种盆骨与脊椎组合矫正椅,它包括座椅架、两块用于供患者坐下的面板、绑定装置、面板调节装置、盆骨矫正装置、支撑装置和脊椎矫正装置;所述绑定装置用于将患者的盆骨绑定在对应的面板上;所述面板调节装置与对应的面板相连并用于调节对应的面板相对所述座椅架的位置,进而带动绑定在相应的所述面板上的盆骨上下移动以矫正;所述盆骨矫正装置用于动作至抵住并挤压患者的左侧后腰以便推动左盆骨前移矫正,或用于动作至抵住并挤压患者的右侧后腰以便推动右盆骨前移矫正。本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对盆骨和脊椎进行矫正,能够大大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盆骨纠形装置,包括安装机构(1);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有主体(101)和对接块(10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1)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对接块(1011)共设有两组,且对接块(1011)对称设在主体(101)的底端,并且对接块(1011)内部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安装机构(1)上设有底部组件(2),底部组件(2)的架体(201)处在主体(101)的底部,且主体(101)底部的对接块(1011)插接在架体(201)内端的对接槽(202)内,并且对接块(1011)被对接槽(202)内的限位板(2021)贯穿;所述安装机构(1)上设有限位组件(3),且限位组件(3)的安装架(301)插接在主体(101)内部的矩形通孔中;所述安装机构(1)上设有两组复位组件(4),复位组件(4)的盛接板(401)处在主体(101)上端的两侧,且盛接板(401)外侧的连接板(4012)的下端贯穿主体(101)滑动安装在架体(201)内的滑槽(2011)中,并且连接板(4012)的下端与滑槽(2011)之间设有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盆骨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还包括侧槽(102)和扶正板(1021);所述侧槽(102)共设有两组,且侧槽(102)对称开设在主体(101)的两侧;所述扶正板(1021)共设有两组,且扶正板(1021)通过弹性件滑动安装在侧槽(102)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盆骨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2)包括架体(201)、滑槽(2011)和活动槽(2012);所述架体(201)为矩形结构所述滑槽(2011)共设有两组,且滑槽(2011)对称开设在架体(201)两侧内部的中间位置,并且滑槽(2011)贯穿架体(201)的两侧;所述活动槽(2012)共设有四组,且活动槽(2012)设在架体(201)的两侧,活动槽(2012)处在滑槽(2011)的两侧,并且活动槽(2012)与滑槽(201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盆骨纠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2)包括对接槽(202)和限位板(2021);所述对接槽(202)共设有两组,且对接槽(202)对称设在架体(201)的上端内侧,并且对接槽(202)贯穿架体(201)的上端;所述限位板(2021)插接在架体(201)的上端内侧,且限位板(2021)贯穿两组对接槽(20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春梅朱金琴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