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68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包括安装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顶部的上套管、固定连接于上套管顶部的上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底部相对上套管下方的下套管,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上套管内部的换刀壁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内壁用于驱动换刀臂组件上下移动或转动的齿盘凸轮机构;出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顺着第二凸块与出油箱之间的缝隙渗出并流入至集油槽,通过集油槽导入至导油槽,实现在四方轴矩形条部分完成换刀动作回退到顶端时轴体及时补充润滑油,降低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也形成了润滑油的循环冷却,频繁换刀时也不易出现机构温升现象。换刀时也不易出现机构温升现象。换刀时也不易出现机构温升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换刀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刀机构
,具体是一种自动换刀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产品加工过程中,通常利用换刀机构与换刀机构上的刀臂配合使用,以完成加工设备与刀库之间的更换刀具动作。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松锁刀的换刀机构(授权公告号CN214024701U),该专利技术利用驱动件驱动齿盘凸轮相对于箱体转动,带动弧面凸轮共同转动;驱动架在弧面凸轮的驱动下朝向刀臂移动,推动限位件相对于刀臂移动以锁住锁刀件,从而实现锁刀,有效避免了在换刀的过程中出现掉刀的情况。
[0004]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凸轮式自动旋转举升换刀机构(授权公告号CN207014073U),该专利技术可自动完成抓刀、下拉、旋转、举升、回原点的一系列换刀动作;使用方法简单,结构紧凑,降低了该机构本身的加工成本,提升了加工效率,同时节约了能源,进一步增加了机构使用时的持久稳定性和负载能力。
[0005]虽然上述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换刀机构容易掉刀、稳定性的问题,但是,在ATC自动换刀的工作过程中,由于高速换刀运动和摩擦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会导致设备温度过高,从而引起故障、影响加工质量,并且缩短设备寿命,且高温工作状态下换刀臂内部润滑油加速损耗,因此需要定时停机人工添加润滑油,影响工作效率。
[0006]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自动换刀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刀机构,以解决上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换刀机构散热效果差,且人工添加润滑油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包括安装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顶部的上套管、固定连接于上套管顶部的上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底部相对上套管下方的下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上套管内部的换刀壁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内壁用于驱动换刀臂组件上下移动或转动的齿盘凸轮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顶部用于驱动齿盘凸轮机构转动的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外壁的散热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板外壁通过齿盘凸轮机构驱动用于给安装壳体内部散热的散热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板顶部用于给换刀臂组件添加润滑油的润滑机构;其中,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盖板顶部的阀体、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底部储存润滑油的分隔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箱底部的出油箱、滑动连接于所述阀体内壁的第二活塞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活塞板底部和阀体内壁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顶部的第二导油管、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外壁且通过第二活塞板
阻挡进油口的第三导油管、内嵌于所述出油箱底部的第二凸块、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块顶部和分隔箱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箱底部且与分隔箱内部连通的隔油仓、铰接于所述隔油仓内壁的隔油板、两端分别与所述隔油板底部和隔油仓内壁固定连接用于辅助隔油板封堵隔油仓顶部的第四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隔油仓内部和出油箱内部连通的连通管、顶端贯穿所述阀体底部且底端于所述隔油板上表面铰接的下压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塞板底端相对下压杆上方的上插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内壁用于监测安装壳体内部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应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板外壁的散热壳体、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远离散热板一侧外壁的过滤网板、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内部的换挡机构、风冷组件、抽油组件,其中所述换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内部且散热板外壁并与齿盘凸轮机构轴心位置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外壁的第一大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远离散热板的一端的第二大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散热板外壁的花键轴、滑动连接于所述花键轴外壁的花键套、固定连接于所述花键套靠近散热板一端的第一小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花键套远离散热板一端的第二小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花键套外壁的第一推导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板外壁的液压缸、一端与所述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推导环内壁的推板,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液压缸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大齿轮直径大于第一大齿轮直径,所述第一小齿轮直径大于第二小齿轮直径,所述第一小齿轮在花键轴外壁滑动时能与第一大齿轮外壁啮合,所述第二小齿轮在花键轴外壁滑动时能与第二大齿轮外壁啮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花键轴远离散热板一端的散热扇、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扇远离花键轴一端轴心位置的第二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外壁的圆盘、若干个开设于所述圆盘外壁的限位槽、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内壁的滑块、两端分别与滑块靠近圆盘轴心位置的一端和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远离圆盘轴心位置一端的弧形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油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过滤网板轴心位置的摩擦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壳体外壁的导油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导油壳体内壁且与摩擦套筒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三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轴远离摩擦套筒一端的凸轮盘、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油壳体内壁下方的第一活塞板、两端分别与所述凸轮盘外壁和第一活塞板顶部铰接的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导油壳体底部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板内部连通的第一导油管,所述第一导油管内部设置有向导油壳体内部排油的第二单向阀。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导油管远离阀体的一端与所述导油壳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导油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弧形板处于摩擦套筒内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板为中空结构,所述散热板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条相互连通的散热管道,所述散热板和散热管道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油。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刀壁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套管内壁的连接柱、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柱顶部的第二推导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推导环顶部的第一弹簧、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套管底部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内壁开设有与矩形条形状形同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条插接于矩形槽内部,所述转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滚子轴承件。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条的四面外壁开设有导油槽,所述矩形条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导油槽连通的集油槽,所述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凸块和第一凸块均为光滑球面结构,所述第一凸块位于第二凸块的下方。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出油箱内部填充润滑油后,在矩形条每次移动至顶端时,会带动第一凸块向上挤压第二凸块,同时压缩第三弹簧,出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顺着第二凸块与出油箱之间的缝隙渗出并流入至集油槽,通过集油槽导入至导油槽,实现在安装壳体内部高温状态下自动添加润滑油的功能,防止机械臂组件在过热环境加速磨损的现象。
[0019]2、冷却油经过导油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包括安装壳体(1)、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1)顶部的上套管(7)、固定连接于上套管(7)顶部的上盖板(10)、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1)底部相对上套管(7)下方的下套管(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上套管(7)内部的换刀壁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壳体(1)内壁用于驱动换刀臂组件上下移动或转动的齿盘凸轮机构(6)、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1)顶部用于驱动齿盘凸轮机构(6)转动的驱动电机(3)、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壳体(1)外壁的散热板(2)、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板(2)外壁通过齿盘凸轮机构(6)驱动用于给安装壳体(1)内部散热的散热机构(4)、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板(10)顶部用于给换刀臂组件添加润滑油的润滑机构(5);其中,所述润滑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上盖板(10)顶部的阀体(45)、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45)底部储存润滑油的分隔箱(49)、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箱(49)底部的出油箱(50)、滑动连接于所述阀体(45)内壁的第二活塞板(47)、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活塞板(47)底部和阀体(45)内壁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48)、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45)顶部的第二导油管(34)、固定连接于所述阀体(45)外壁且通过第二活塞板(47)阻挡进油口的第三导油管(46)、内嵌于所述出油箱(50)底部的第二凸块(5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凸块(54)顶部和分隔箱(49)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53)、固定连接于所述分隔箱(49)底部且与分隔箱(49)内部连通的隔油仓(55)、铰接于所述隔油仓(55)内壁的隔油板(57)、两端分别与所述隔油板(57)底部和隔油仓(55)内壁固定连接用于辅助隔油板(57)封堵隔油仓(55)顶部的第四弹簧(58)、两端分别与所述隔油仓(55)内部和出油箱(50)内部连通的连通管(56)、顶端贯穿所述阀体(45)底部且底端于所述隔油板(57)上表面铰接的下压杆(5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塞板(47)底端相对下压杆(52)上方的上插杆(51);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1)内壁用于监测安装壳体(1)内部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应器(5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换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板(2)外壁的散热壳体(12)、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12)远离散热板(2)一侧外壁的过滤网板(13)、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12)内部的换挡机构、风冷组件、抽油组件,其中所述换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12)内部且散热板(2)外壁并与齿盘凸轮机构(6)轴心位置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14)、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4)外壁的第一大齿轮(1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4)远离散热板(2)的一端的第二大齿轮(16)、转动连接于所述散热板(2)外壁的花键轴(17)、滑动连接于所述花键轴(17)外壁的花键套(18)、固定连接于所述花键套(18)靠近散热板(2)一端的第一小齿轮(19)、固定连接于所述花键套(18)远离散热板(2)一端的第二小齿轮(20)、固定连接于所述花键套(18)外壁的第一推导环(21)、固定连接于所述散热板(2)外壁的液压缸(23)、一端与所述液压缸(23)输出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推导环(21)内壁的推板(22),所述温度感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相雨邱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古田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