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版、丝网印刷烫金模切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48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柔版、丝网印刷烫金模切一体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该柔版、丝网印刷烫金模切一体机,通过上墨组件的设置,当转轴运行时,能够通过传动带、传动轴以及传动柱和叶片的配合,将墨水进行抽取,直至到达送墨架内部,使墨水均匀流至印版滚筒外侧,并通过印版滚筒转动,能够与刮板接触,将多余的墨水进行刮除,同时能够使墨水渗入至印版滚筒的印口处,保证后续的印刷效果,较与传统的浸墨传导的方式,能够保证印版滚筒的印刷完成性,提升其印刷效果,同时减少了液面高度的限制,能够在墨水用至底部后再进行添加,提升了设备的使用便捷性。的使用便捷性。的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版、丝网印刷烫金模切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具体为柔版、丝网印刷烫金模切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印刷标签或者图标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图案要求需要进行柔版印刷或丝网印刷或烫金等印刷工序,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图案需要同时进行柔版印刷、丝网印刷、烫金,这样就只能通过不同的印刷设备逐一分步的进行图案印刷,即将具有离型纸和底纸的卷纸放置在柔版印刷机上柔版印刷加工,参考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110306037.7”的“柔版、丝网印刷、烫金模切一体机”,该专利解决了现有的设备在印刷时需要反复拆装并校对图案位置,费事费力,严重影响生产的进度以及生产的质量,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但在进行柔版印刷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该申请中墨水传递的方式主要通过网纹传墨辊浸墨而后传递至印版滚筒,也就是浸墨的方式,通过浸墨传导的方式对墨水液位要求较高,当液位下降后会导致浸墨效果下降,需要反复的加墨,且通过浸墨的方式难以使得印版滚筒表面均匀涂覆油墨,导致后续的印刷图案出现缺失,降低了印刷效果,其次在卷纸放置的过程中较为繁琐,难以保持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柔版、丝网印刷烫金模切一体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外侧安装有封板(101),且封板(101)内部开设有视窗(102),所述机体(1)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平模切收卷模块(103)、烫金模块(104)、丝网印刷模块(105)、柔版印刷模块(3)以及放卷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柔版印刷模块(3)固定在机体(1)内部,所述柔版印刷模块(3)外侧设有输送组件,所述柔版印刷模块(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701),且转轴(701)外侧套接有印版滚筒(7),所述柔版印刷模块(3)外侧固定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输出端与转轴(701)端部均固定套接有齿轮(7011),两个齿轮(7011)相互啮合,所述柔版印刷模块(3)内部固定有隔板(306),且隔板(306)外侧设有上墨组件;所述上墨组件包含有送墨管(8),所述送墨管(8)固定在柔版印刷模块(3)内部,所述送墨管(8)内部固定有密封架(803),所述密封架(803)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传动柱(804)和驱动柱(806),所述传动柱(804)和驱动柱(806)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驱动带(807),所述传动柱(804)位于送墨管(8)内部,且传动柱(804)端部固定有若干个叶片(805),所述驱动柱(806)位于送墨管(8)外侧,且驱动柱(806)端部设有传动组件,所述送墨管(8)的顶面固定有送墨架(801),所述送墨架(801)与送墨管(8)之间固定有进墨嘴(8011),且通过进墨嘴(8011)相互连通,所述送墨架(801)内部开设有多个出墨孔(8012),且外侧固定有刮板(8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版、丝网印刷烫金模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含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转动安装在柔版印刷模块(3)内部,所述传动轴(9)端部与转轴(701)端部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带(702),所述传动轴(9)的圆周外侧与驱动柱(806)的端部均固定套接有斜齿轮(901),两个所述斜齿轮(901)之间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版、丝网印刷烫金模切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含有输送辊(10),所述柔版印刷模块(3)的内部固定有侧边架(302),所述侧边架(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豪戈超翰蔡圣洁李章刘超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力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