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236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5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集室内环境参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舒适度;根据所述当前舒适度和预设目标舒适度,确定目标室内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目标室内环境参数,确定智能建筑能耗;基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根据所述智能建筑能耗,控制所述供能系统定量供能。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根据实际场景中用户的需求,控制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的问题。控制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的问题。控制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0001]本文件涉及智慧建筑运维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双碳”目标的提出,以零碳模式为导向的建筑运维理念已经出现,并成为人们目前关注的焦点。
[0003]为了实现零碳模式要求的利用清洁能源与建筑节能技术,现有技术通常针对建筑构建能源微网,能源微网是一种以能源优化利用为导向的智慧型能源综合利用的区域网络。并在该网络中引入清洁能源,以实现零碳模式。
[0004]然而,现有技术只是基于定性分析开通清洁能源的供能渠道,保证建筑能使用相应的清洁能源,但不能定量地确定各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导致智能建筑体系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根据实际场景中用户的需求,控制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从而提高智能建筑体系的适用性。
[0006]第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方法,包括:
[0007]所述智能建筑体系包括:供能系统;
[0008]采集室内环境参数;
[0009]根据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舒适度;
[0010]根据所述当前舒适度和预设目标舒适度,确定目标室内环境参数;
[0011]根据所述目标室内环境参数,确定智能建筑能耗;
[0012]基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根据所述智能建筑能耗,控制所述供能系统定量供能。
[0013]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舒适度,包括:
[0014]将所述室内环境参数输入到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所述当前舒适度;
[0015]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以室内环境参数为输入,以舒适度为输出。
[0016]进一步地,所述当前舒适度对应多个第一室内环境参数;
[0017]所述目标舒适度对应多个第二室内环境参数;
[0018]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一一对应;
[0019]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舒适度和预设目标舒适度,确定目标室内环境参数,包括:
[0020]分别确定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和相应的第二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取值范围内;
[0021]在所述差值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时,确定相应的第二室内环境参数为所述目标室内环境参数。
[0022]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根据所述智能建筑能耗,控制所述供能系统供能,包括:
[0023]获取所述供能系统中供能子系统标识和供能子系统碳排放量;
[0024]根据所述供能子系统碳排放量,确定供能子系统供能的优先级;
[0025]根据所述供能子系统供能的优先级和所述供能子系统标识,控制相应的供能子系统供能。
[0026]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根据所述智能建筑能耗,控制所述供能系统供能,包括:
[0027]确定所述智能建筑体系碳汇量;
[0028]获取所述供能系统中供能子系统碳排放量;
[0029]根据所述供能子系统碳排放量和所述碳汇量,控制相应的供能子系统供能。
[003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
[0031]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室内环境参数;
[0032]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舒适度;根据所述当前舒适度和预设目标舒适度,确定目标室内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目标室内环境参数,确定智能建筑能耗;
[0033]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根据所述智能建筑能耗,控制所述供能系统定量供能。
[0034]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室内环境参数输入到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所述当前舒适度;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以室内环境参数为输入,以舒适度为输出。
[003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系统,包括:建筑主体、能源微网系统、水循环系统、厨余回收系统、传感系统以及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装置;
[0036]所述传感系统设置在建筑主体中,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装置通过网络相连;
[0037]所述能源微网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和所述厨余回收系统设置所述建筑主体外围,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装置通过网络相连。
[0038]进一步地,所述传感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热导式气体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0039]所述能源微网系统包括:太阳能供能子系统、风能供能子系统和天然气供能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
[0040]所述建筑主体中设置有绿植体系,所述建筑主体的建筑材料为固碳混凝土。
[0041]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包括:
[004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能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44]对于用户而言,舒适度是最能反应的居住环境是否适宜的参数,而舒适度又与室内环境参数以及用户开启能耗设备的行为密切相关。例如,室内温度高会让人不舒适,此时
用户大概率会开启空调。因此,本申请基于舒适度和室内环境参数,量化能耗,以实现能源使用量的量化。之后,基于智能建筑体系节能和环保的特性,控制供能系统定量供能,以降低能耗并提高智能建筑体系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4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6]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47]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文件的保护范围。
[0049]智能建筑体系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智能建筑中存在大量传感设备、节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体系的能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包括:供能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室内环境参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舒适度;根据所述当前舒适度和预设目标舒适度,确定目标室内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目标室内环境参数,确定智能建筑能耗;基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根据所述智能建筑能耗,控制所述供能系统定量供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参数,确定当前舒适度,包括:将所述室内环境参数输入到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所述当前舒适度;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以室内环境参数为输入,以舒适度为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舒适度对应多个第一室内环境参数;所述目标舒适度对应多个第二室内环境参数;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和所述第二室内环境参数一一对应;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舒适度和预设目标舒适度,确定目标室内环境参数,包括:分别确定所述第一室内环境参数和相应的第二室内环境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取值范围内;在所述差值不在预设取值范围内时,确定相应的第二室内环境参数为所述目标室内环境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根据所述智能建筑能耗,控制所述供能系统供能,包括:获取所述供能系统中供能子系统标识和供能子系统碳排放量;根据所述供能子系统碳排放量,确定供能子系统供能的优先级;根据所述供能子系统供能的优先级和所述供能子系统标识,控制相应的供能子系统供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智能建筑体系,根据所述智能建筑能耗,控制所述供能系统供能,包括:确定所述智能建筑体系碳汇量;获取所述供能系统中供能子系统碳排放量;根据所述供能子系统碳排放量和所述碳汇量,控制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占省李明明刘亮王京京及炜煜孙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