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22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4
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包括开合装置、导光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开设有开口;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管和均光板,所述导光管分别与支撑台和均光板连通;所述开合装置包括采光罩,采光罩包括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所述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能够启闭支撑台的开口。本申请能够在提升室内采光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室内通风效果。善室内通风效果。善室内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采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采光是指设计门窗的大小和建筑的结构使建筑物内部得到适宜的光线。在建筑的外侧,为了保证建筑内部的采光性,通常会在建筑物的顶部或侧壁安装采光结构,例如设置矩形玻璃窗以提高室内采光。但是对于低层建筑、地下室和大空间室内建筑而言,存在采光不足的情况。
[0003]为了提高低层建筑、地下室和大空间室内建筑的室内亮度,一般采用开启日光灯的办法来补充室内的光线,这种方法是通过消耗电能来提高室内光照亮度的。有的设置有采光结构,包括采光罩、导光管和漫射器,采光罩安装于室外,导光管分别与采光罩和漫射器连接,漫射器安装于室内,光线经过导光管反射后从漫射器射出,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的亮度。
[0004]但是,对于地下室和大空间的室内建筑而言,室内与室外难以交换空气,并且采光罩将导光管封闭,降低了室内的通风效果,容易导致地下室和大空间的室内建筑通风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在提升室内采光的前提下,改善室内通风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包括开合装置、导光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开设有开口;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管和均光板,所述导光管分别与支撑台和均光板连通;所述开合装置包括采光罩,采光罩包括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所述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能够启闭支撑台的开口。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后,能够开启支撑台的开口,从而能够使导光管与外界的空气连通,同时光线仍能够进入室内,以减少照明的电能消耗,既能够提高室内采光,又能够改善室内通风。当外界下雨时,转动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使支撑台的开口封闭,减少雨水进入室内的情况。
[0008]可选的,所述开合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设置于支撑台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采光罩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采光罩的转
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驱动源使第一齿轮转动时,第二齿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一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能够使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相向或背向转动,进而能够开启或闭合导光管。
[0010]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清洁环,所述清洁环设置于支撑台的开口侧壁,所述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均与清洁环抵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清洁环接触,清洁环能够对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的表面进行擦拭,提升清洁效果。同时,清洁环也能够提升采光罩与支撑台之间的密封性,减少雨水进入室内的情况。
[0012]可选的,建筑节能采光结构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柔性过滤网,所述柔性过滤网分别与支撑台和第一骨架连接,所述柔性过滤网能够覆盖支撑台的开口。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第一骨架时,能够带动柔性过滤网覆盖支撑台的开口,从而在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开启支撑台的开口时,能够减少外界的灰尘和杂质进入室内的情况。当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闭合支撑台的开口时,转动第一骨架使柔性过滤网收纳,减少柔性过滤网对进光量的影响。
[0014]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柔性过滤网设置有两个,一个柔性过滤网分别与第二骨架和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能够使两个过滤网覆盖支撑台的开口。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骨架能够分别带动柔性过滤网覆盖支撑台的开口,能够减少杂物进入室内的情况。
[001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骨架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二骨架的转轴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驱动源使第三齿轮转动时,第四齿轮的旋转方向与第三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能够使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相向或背向转动,以启闭支撑台的开口。
[0018]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三齿轮连接;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一齿轮连接;锥齿轮,所述锥齿轮转动设置于支撑台上,所述锥齿轮分别与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啮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源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通过锥齿轮带动第六齿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并且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使采光罩的启闭状态与柔性过滤网的启闭状态相反。
[0020]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导光管连通;
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柔性管,所述导光柔性管分别与支撑环和支撑台连通,所述支撑台与支撑环之间连接有支撑杆。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光柔性管能够便于调整支撑台的倾角,再通过支撑杆固定支撑台的位置,能够调整更佳的进光角度,提升室内采光。
[0022]可选的,所述支撑环内设置有光圈组件,所述光圈组件包括:支撑盘,所述支撑盘设置于支撑环内;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转动设置于支撑环内;叶片,所述叶片滑动设置于支撑盘和支撑架之间;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能够带动支撑架转动,并使叶片启闭导光管。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源使支撑架转动,使叶片启闭导光管,能够依据需求调整导光管的进光量。
[0024]可选的,建筑节能采光结构设置有多组,相邻导光管之间连通有分光管。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光管能够连通相邻导光管,从而使相邻的导光管的光线强度相互补偿,提升室内光线的均匀性。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第一采光罩和第二采光罩能够启闭导光管,能够提升室内采光,也能提升室内通风;2.采光罩和柔性过滤网的启闭状态相反,在导光管与室外连通时,柔性过滤网能够减少杂物进入导光管的情况;3.叶片能够启闭导光管,进而控制进入导光管的光线强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建筑节能采光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建筑节能采光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展示采光罩与柔性过滤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展示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展示支撑台和采光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展示光圈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展示光圈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合装置(1)、导光组件(2)和支撑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台(31),所述支撑台(31)开设有开口;所述导光组件(2)包括导光管(21)和均光板(23),所述导光管(21)分别与支撑台(31)和均光板(23)连通;所述开合装置(1)包括采光罩(11),采光罩(11)包括第一采光罩(111)和第二采光罩(112),所述第一采光罩(111)和第二采光罩(112)转动设置于支撑台(31)上,所述第一采光罩(111)和第二采光罩(112)能够启闭支撑台(31)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1)还包括驱动组件(12),所述驱动组件(12)包括:第一驱动源(121),所述第一驱动源(121)设置于支撑台(31)上;第一齿轮(122),所述第一齿轮(122)转动设置于支撑台(31)上,所述第一齿轮(122)与第一采光罩(111)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121)带动第一齿轮(122)转动;第二齿轮(123),所述第二齿轮(123)转动设置于支撑台(31)上,所述第二齿轮(123)与第二采光罩(112)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123)与第一齿轮(122)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还包括清洁环(34),所述清洁环(34)设置于支撑台(31)的开口侧壁,所述第一采光罩(111)和第二采光罩(112)均与清洁环(34)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建筑节能采光结构还包括过滤组件(5),所述过滤组件(5)包括:第一骨架(51),所述第一骨架(51)转动设置于支撑台(31)上;柔性过滤网(53),所述柔性过滤网(53)分别与支撑台(31)和第一骨架(51)连接,所述柔性过滤网(53)能够覆盖支撑台(31)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节能采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5)还包括第二骨架(52),所述第二骨架(52)转动设置于支撑台(31)上;所述柔性过滤网(53)设置有两个,一个柔性过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需志吴伟何江华左威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