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19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方法包括:脱胶:称取天然蚕丝纤维加入配制溶液,煮沸一段时间后冲洗,浸泡,晾干;蚕丝纤维预处理:将脱胶后蚕丝纤维风干后裁剪,甲酸预处理;氧化蚕丝纤维:通过次氯酸钠对甲酸预处理后蚕丝纤维进行氧化;分散液制备;纺丝;浸渍、清洗并冷冻干燥;经、纬纱分别采用桑蚕丝和蚕丝纳米纤维相结合进行纺纱。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节约了化学试剂的使用,同时也使整个生产过程更为绿色环保,还改善了纳米纤维贮存和运输效率。织造出的真丝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湿性、透湿性和抗菌性,而且还具有夏季面料所要求的轻薄滑爽、挺括美观的外观风格,能满足消费者对面料功能性、舒适性和健康性、环保性、卫生性的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蚕丝是最常见的服装用纤维原料之一,丝绸最早起源于我国,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丝织品是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蚕丝蛋白残留物,中国丝绸的考古证据因而提前了4000年,也证实了中国是首个专利技术蚕丝并利用蚕丝的国家,桑蚕丝的种桑、养蚕、结茧、缫丝,每一步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印记。最早在殷商时期,祖先们就能够装造并改进织机,甚至专利技术了提花装置,将桑蚕丝织就成精美的丝绸。丝绸视觉感受上的富丽堂皇,手感上的舒适亲肤,让蚕丝成了高贵奢侈的象征。丝绸产业链有以下特点:产业链长,具有单一性,用于缫丝的蚕茧不适宜长途运输,使得生产原料具有唯一性,原料用途具有单一性。由于自然条件、本身产品缺陷的限制和化纤的不断发展,真丝纤维在纤维中的比例逐渐减少。
[0003]桑蚕丝纤维是天然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细而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光泽好,吸湿性能极好,具有较好的强伸度,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蚕丝蛋白广泛存在于天然蚕丝纤维中,其与丝胶蛋白一起组成了天然蚕丝的主要结构。蚕丝蛋白由于结构稳定,以及优异的生物兼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早已广泛应用于功能性材料的制备。此外,天然蚕丝蛋白的改性研究也被认为是蚕丝蛋白应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蚕丝蛋白材料的改性通常致力于改善材料表面与活体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用天然蚕丝纤维与桑蚕丝制得的真丝面料产品不仅能体现其塑身效果和美观性,还使真丝面料拥有亲肤舒适性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天然蚕丝纤维的氧化,使其侧链引入带有负电荷的羧基基团,以静电力斥力作用制备蚕丝纳米纤维,并将桑蚕丝同天然蚕丝纳米纤维交织,以期将桑蚕丝的优良特性同天然蚕丝纳米纤维的优点结合,从而制备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的真丝面料。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步骤(1)天然蚕丝纳米纤维分散液的制备
[0007]脱胶:称取天然蚕丝纤维(桑蚕丝)加入完全沸腾得配制溶液,煮沸一段时间后冲洗,浸泡,最后,将脱胶后的蚕丝纤维置入通风橱,晾干,装入封口袋中备用;蚕丝纤维预处理:将脱胶后蚕丝纤维风干后裁剪,甲酸预处理;氧化蚕丝纤维:通过次氯酸钠(NaClO)对甲酸预处理后蚕丝纤维进行氧化,收集得到固体部分并保存;分散液制备:取固形物放入蒸馏水中,超声分散,随后将分散液离心分离为分散固形物,得纳米纤维分散液。
[0008]步骤(2)纺丝与纺纱工艺
[0009]将所得的分散液加入到干喷

湿法纺丝机的料罐之中进行脱泡。纺丝溶液经过混合溶解、过滤和脱泡等纺前准备后,料管冷却至室温进行纺丝。纺丝结束后,将所得的纤维浸渍于NaOH溶液中,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并冷冻干燥。纺纱:经、纬纱分别采用70~85%桑蚕丝
和15~30%蚕丝纳米纤维。纱线按一定比例交替排列,以透孔组织为主,平纹组织为辅形成联合组织。
[0010]步骤(3)织造工艺
[0011]络筒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气捻接器,络筒速度490~520 m/min ,并选择较小张力。整经工序采用“低速度、小张力、低整经速度”的配置。斜纹绸系列采用3/2斜纹组织;素软缎系列采用五枚三飞缎纹组织;双绉系列为平纹组织。
[0012]作为优选,步骤(1)天然蚕丝纳米纤维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步,将1.5~3L蒸馏水加热至85~100℃左右后,称取3.5~5g Na2CO3加入其中。待溶液完全沸腾,称取4~7 g天然蚕丝纤维(桑蚕丝)加入溶液。每5

8分钟使用玻璃棒将纤维进行分散,避免因团聚使得其内部的丝胶蛋白难以脱除。
[0013]其中,脱胶过程中,应保持蚕丝纤维较好地分散于溶液中,使得受热和脱胶均匀。
[0014]作为优选,第二步,将蚕丝纤维煮沸20~35min后,在蒸馏水下进行冲洗除去表面丝胶蛋白。然后将其置入装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浸泡,每隔0.5~1h换一次水,换水2~5次,进一步除去纤维团束中残留的丝胶蛋白。最后,将脱胶后的蚕丝纤维置入通风橱,晾干24~48h后,装入封口袋中备用;脱胶后将蚕丝纤维风干,将干燥纤维剪至2

5 cm长,以固液比1:18~1:22浸没于质量分数为87~90%的甲酸溶液中预处理1 ~2.5h。待蚕丝纤维完全润涨,将混合体系于9000~12000 r/min下匀浆处理0.5~2min,重复2

5次使蚕丝纤维均匀分散于甲酸中;混合体系应呈现较为均一的泥浆状态。
[0015]其中,甲酸溶液通过部分溶解蚕丝蛋白中的非晶区,将原本致密复杂的丝蛋白疏解开,提高了蚕丝纤维的可及性。
[0016]作为优选,第三步,将预处理后蚕丝离心分离,固形物采用蒸馏水反复清洗至中性;通过次氯酸钠(Na ClO)对甲酸预处理后蚕丝纤维进行氧化,每0.5~2g蚕丝纤维加入100~400 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一定量NaClO在室温下进行氧化,通过持续加入0.5~0.8 M NaOH使得体系pH维持在8~11左右;当NaOH不再被消耗时,加入0.5~0.8 M HCl将体系pH调至中性;重复离心洗涤7

10次去除上清液中盐离子,收集得到水不溶的固体部分3~6℃保存。
[0017]采用本专利技术,NaClO在后续的反应中与蚕丝纤维表面作用的同时也能较为容易地进入微纤维的间隙中;通过将蛋白中丝氨酸侧链上的羟基氧化,在纤维中引入了带有较强电负性的羧基基团。带有电负性的蚕丝纳米纤维可以容易地通过轻微超声处理分散于中性的水相中。这不仅节约了化学试剂的使用,同时也使整个氧化过程更为绿色环保。
[0018]作为优选,第四步,取一定量氧化后的水不溶固形物与100 mL蒸馏水中,超声分散10~25 min,随后将分散液于9000~12000 r/min下离心分离为分散固形物,上清部分则为所需要的纳米纤维分散液。
[0019]采用本专利技术,将酸性条件下沉淀的蚕丝纳米纤维混合体系pH通过NaOH调节至pH 7~10以上,可以使沉淀的蚕丝纳米纤维重新形成稳定均一的分散液。蚕丝纳米纤维的这一特性极大地改善了纳米纤维贮存和运输效率。
[0020]作为优选,步骤(2)纺丝与纺纱工艺包括:将所得的分散液加入到干喷

湿法纺丝机的料罐之中,75~90℃脱泡。安装过滤装置及计量泵,凝固浴溶液选择水。纺丝溶液经过混合溶解、过滤和脱泡等纺前准备后,料管冷却至室温进行纺丝。纺丝液在0.2~0.5MPa的氮气
压力下下通过计量泵,然后从喷丝头挤出的溶液细流经由空气浴进入水凝固浴,溶液细流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浴中的凝固剂向细流内部扩散,纤维素在凝固浴中析出而形成纤维。纺丝结束后,将所得的纤维浸渍于0.09~0.12mol/L NaOH溶液中2~3.5h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并冷冻干燥。经、纬纱分别采用70~85%桑蚕丝和15~30%蚕丝纳米纤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天然蚕丝纳米纤维分散液的制备;步骤(2)纺丝与纺纱工艺;步骤(3)织造工艺;其中,步骤(2)纺纱时的经、纬纱分别采用70~85%桑蚕丝和15~30%蚕丝纳米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天然蚕丝纳米纤维分散液的制备包括:脱胶:称取天然蚕丝纤维加入完全沸腾得配制溶液,煮沸一段时间后冲洗,浸泡,最后,将脱胶后的蚕丝纤维置入通风橱,晾干,装入封口袋中备用;蚕丝纤维预处理:将脱胶后蚕丝纤维风干后裁剪,甲酸预处理;氧化蚕丝纤维:通过次氯酸钠对甲酸预处理后蚕丝纤维进行氧化,收集得到固体部分并保存;分散液制备:取固形物放入蒸馏水中,超声分散,随后将分散液离心分离为分散固形物,得纳米纤维分散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纺丝与纺纱工艺包括:将所得的分散液加入到干喷

湿法纺丝机的料罐之中进行脱泡;纺丝溶液经过混合溶解、过滤和脱泡纺前准备后,料管冷却至室温进行纺丝;纺纱:经、纬纱分别采用70~85%桑蚕丝和15~30%蚕丝纳米纤维。纱线按一定比例交替排列,以透孔组织为主,平纹组织为辅形成联合组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织造工艺包括:络筒采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气捻接器,络筒速度490~520 m/min,并选择较小张力;整经工序采用“低速度、小张力、低整经速度”的配置;斜纹绸系列采用3/2斜纹组织;素软缎系列采用五枚三飞缎纹组织;双绉系列为平纹组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天然蚕丝纳米纤维分散液的制备包括第一步,将1.5~3L蒸馏水加热至85~100℃左右后,称取3.5~5g Na2CO3加入其中;待溶液完全沸腾,称取4~7 g天然蚕丝纤维(桑蚕丝)加入溶液;每5

8分钟使用玻璃棒将纤维进行分散,避免因团聚使得其内部的丝胶蛋白难以脱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天然蚕丝纳米纤维分散液的制备包括第二步,将蚕丝纤维煮沸20~35min后,在蒸馏水下进行冲洗除去表面丝胶蛋白。然后将其置入装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浸泡,每隔0.5~1h换一次水,换水2~5次,进一步除去纤维团束中残留的丝胶蛋白;最后,将脱胶后的蚕丝纤维置入通风橱,晾干24~48h后,装入封口袋中备用;脱胶后将蚕丝纤维风干,将干燥纤维剪至2

5 cm长,以固液比1:18~1:22浸没于质量分数为87~90%的甲酸溶液中预处理1 ~2.5h;待蚕丝纤维完全润涨,将混合体系于9000~12000 r/min下匀浆处理0.5~2min,重复2

5次使蚕丝纤维均匀分散于甲酸中;混合体系应呈现较为均一的泥浆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丝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天然蚕丝纳米纤维分散液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荣新孙继明潘林江俞水林吴越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新宇丝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