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VR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设式互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135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VR外设互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联合VR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设式互动设备,包括互动设备、螺接在互动设备底部的底座件以及用于为底座件充电的充电件;互动设备底部设置有螺纹套管;互动设备底部依次设置有正极导柱与负极导柱;底座件包括螺接在螺纹套管上的供电件以及转动设置在供电件上的导电件;导电件包括与安装口转动配合的绝缘板;绝缘板表面对称设置有导电杆;导电杆与绝缘环滑动配合。该装置通过外设设备与底座件的螺接装配,实现外设设备与底座件的快速组装,代替传统外设设备与电池的一体化结构,当需要更换时,取下底座件,将其放入到充电件中进行充电,将备用的底座件组装到外设设备上,提高了外设设备的续航能力。设备的续航能力。设备的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合VR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设式互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VR外设互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联合VR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设式互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于一体,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普遍采用充电线缆连接的方式的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拖沓的电线干扰,影响使用。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0119751U的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VR外设互动装置,包括互动设备和底座设备,底座设备与互动设备活动连接,体验者在使用完毕后将互动设备朝下插入到底座设备中,插入后的导电桩与导电槽卡合,导电桩的底部通过导线与外接的电源线相接,实现对电源箱的内置电源的充电,整个插拔过程操作简单,与传统的插线式充电方法相比,充电的总时长大大增加,提高互动设备的续航能力,隐藏式导电柱的设置,避免拖沓的电线干扰,使用更加安全。
[0004]然而,该VR外设互动装置,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VR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设式互动设备,包括互动设备(1)、螺接在所述互动设备(1)底部的底座件(2)以及用于为底座件(2)充电的充电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设备(1)底部设置有螺纹套管(4);所述互动设备(1)底部依次设置有正极导柱(5)与负极导柱(6);所述互动设备(1)底部设置有两组分别与正极导柱(5)、负极导柱(6)同轴心的绝缘环(7);所述绝缘环(7)与互动设备(1)之间对称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底座件(2)包括螺接在所述螺纹套管(4)上的供电件(9)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供电件(9)上的导电件(10);所述供电件(9)包括:安装箱(11),所述安装箱(11)滑动设置在所述充电件(3)中;所述安装箱(11)表面开有安装口(12),且其表面设置有与螺纹套管(4)螺接的环形板(13);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1)内部的充电电池(14);以及贯穿设置在安装箱(11)底部的第一导热壳(15),所述第一导热壳(15)内部设置有输入电圈(16);所述导电件(10)包括与安装口(12)转动配合的绝缘板(17);所述绝缘板(17)表面对称设置有导电杆(18);所述导电杆(18)与绝缘环(7)滑动配合;两所述导电杆(18)分别与充电电池(14)正、负极之间电连接有输送线缆(19);所述输入电圈(16)与充电电池(14)之间对称电连接有充电线缆(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VR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设式互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12)周侧面设置有环形轨(21);所述绝缘板(17)周侧面开有环形槽(22);所述环形轨(21)与环形槽(22)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VR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设式互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1)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L形撑板(23);所述充电电池(14)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两L形撑板(23)上;所述充电电池(14)正、负极之间串联有库仑计(24);所述互动设备(1)周侧面依次设置有LED显示屏(25)以及显示灯(26);所述互动设备(1)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LED显示屏(25)以及显示灯(26)通过电连接;所述显示灯(26)串联在正极导柱(5)、负极导柱(6)之间;所述控制器输入端与库仑计(24)通过电连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磊尤海宁马晨殷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成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