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混合构件、烟气中SO3脱除系统及烟气脱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脱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混合构件、烟气SO3脱除系统及烟气脱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冶金和石化等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SO2和SO3的烟气。现有资料表明,电力行业中,一般燃煤锅炉中0.5%~1.5%的硫分会被氧化为SO3;在富氧再生条件下,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SO3约占硫氧化物总量的5%~10%;钢铁行业中,烧结烟气中SO3的排放量占总硫氧化物排放量的1%~2%。在普遍采用V2O5系活性组分的SCR脱硝装置中,也会将部分SO2氧化为SO3,转化率约为0.5%~1.5%,尤其是在SCR反应器低负荷运行时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会急剧增加。
[0003]SO3具有强腐蚀性,会与烟气中的水蒸汽结合形成硫酸,在露点温度下凝结在金属部件表面,引起后续余热锅炉、CO锅炉、空预器等设备的腐蚀穿孔,并影响装置的长周期运行;SO3会与SCR脱硝系统逃逸氨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硫酸氢铵,大量生成的硫酸氢铵在低温时沉积在催化剂孔道,粘附飞灰,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混合构件,其呈竖直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构件包括导流筒和混合筒;所述导流筒内用于将气体和液体为并流或逆流导入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包括两层以上竖向设置的格栅,每层格栅均包括若干均匀设置、彼此间具有间隙的格栅板,相邻的两层格栅,其间隙交错设置;所述混合筒的末端设置底板。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的上沿固定在导流筒的上沿或下沿。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设格栅板宽度为d,相邻的两层格栅之间的间距为0.5~4 d,每层格栅的格栅板之间的间隙宽度0.5~4 d,总开孔面积为混合筒横截面积0.5~1.5倍。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水平板或锥形板。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锥形板,所述底板的外沿不小于最外层的格栅的外沿,锥形底板与混合筒横截面夹角α不小于烟道内粉尘的安息角。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包括三层格栅,分别为内层环形格栅,中间层环形格栅和外层环形格栅,其中相邻两层格栅间距为0.5~1.5 d、每层格栅的格栅板之间的间隙与格栅间距相同,为0.5~1.5 d。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其特征在于,设内层环形格栅横截面直径D,所述混合筒的高度为混合筒直径D的1.0~3.0倍。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气液混合构件中导流筒与轴线夹角β为10~60
°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应用于烟气半干法脱硫系统,气液混合构件设置于150~800℃高温烟道内部,优选300~500℃烟道内部。11.一种烟气SO3脱除装置,其中包括权利要求1
‑
10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构件。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烟气SO3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吸收液罐、吸收液供料泵、吸收液循环泵、双流体雾化喷枪、烟气/雾化吸收液混合构件和雾化喷嘴,所述烟气/雾化吸收液混合构件和雾化喷嘴设置于烟道内部横截面上;其中,所述的双流体雾化喷枪设置于外部套管内部,所述外部套管包括循环液进口和循环液出口;所述吸收液罐的第一出口通过管线、吸收液供料泵、与双流体雾化喷枪相连通;所述吸收液罐的第二出口通过管线、吸收液循环泵与所述雾化喷枪外部套管的循环液进口相连通,所述外部套管的循环液出口通过管线与吸收液罐上的循环液入口相连通;所述双流体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星,金平,王海波,李欣,李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