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91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1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导流结构,被配置为佩戴于用户的头部,其中,导流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下凹段,第一连接段、下凹段和第二连接段依次连接,下凹段相对于导流结构具有向下的凹陷;以及第一麦克风,被配置为收集用户说话的声音信号,第一麦克风位于下凹段处。本说明书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中,当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进行运动或处于大风天气时,导流结构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向,并在相对于导流结构向下凹陷的下凹段生成低流速区域,将第一麦克风或者进声孔设置在下凹段处,可以显著降低外部气流对麦克风的影响,从而保证第一麦克风采集用户说话时的声音信号的质量,提高用户体验感。提高用户体验感。提高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设备


[0001]本说明书涉及可穿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日益发展,与人们生活联系愈发紧密,很多人在户外活动或者进行运动时会 佩戴具有麦克风的电子设备(例如,耳机、手机、智能眼镜等)。但是用户在进行跑步、骑行等运 动中,或者户外大风天气时,电子设备中麦克风的收音孔位置有较大的气流速度,在通话过程中会 有非常明显的风噪,甚至掩盖掉语音内容,严重影响通话效果和用户体验。另外,由于风噪是强非 稳态噪声,且直接来源于与麦克风的振膜接触的空气,没有明显的方向性,目前常规的降噪算法都 很难实现对风噪的有效检测和抑制,并且比较消耗计算资源,或者有非常明显的缺陷,例如削弱低 频信号,进而影响音质。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具有较佳的佩戴体验以及较好 的降风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导流结构,被配置为佩戴于用户的头部,其中, 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下凹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下凹段和所述第二 连接段依次连接,所述下凹段相对于所述导流结构具有向下的凹陷;以及第一麦克风,被配置为收 集用户说话的声音信号,所述第一麦克风位于所述下凹段处。
[000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有益效果如下:(1)当用户佩戴可穿 戴设备进行运动或处于大风天气时,导流结构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向,并在相对于导流结构向下凹陷 的下凹段生成低流速区域,将第一麦克风或者进声孔设置在下凹段处,可以显著降低外部气流对麦 克风的影响,从而保证第一麦克风采集用户说话时的声音信号的质量,提高用户体验感。(2)本说 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中的导流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风噪效果,例如,仅采用双气导麦克风就 可以达到常规多麦克风阵列或者骨传导麦克风的降噪效果。(3)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 的体积较小,仅需要将可穿戴设备(例如,镜腿)的局部结构调整为导流结构类似的结构即可。(4)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通过物理方法降低风噪,对语音信号(例如,用户讲话时的声音 信号)的损害较小,也给后续算法处理留出更多空间。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可穿戴设备的示例性框架图;
[0007]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4是根据本申请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气流方向的流场图;
[0010]图5是根据本申请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流速变化曲线图;
[0011]图6是根据本申请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8是根据本申请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流向的气流流场图;
[0014]图9是根据本申请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流速变化曲线图;
[0015]图10A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来流方向时的三维流场分布图;
[0016]图10B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来流方向时的凹陷区域中不同位置处的气流速 度分布图;
[0017]图11A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60
°
来流方向时的三维流场分布图;
[0018]图11B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60
°
来流方向时的凹陷区域中不同位置处的气流速 度分布图;
[0019]图12A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90
°
来流方向时的三维流场分布图;
[0020]图12B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90
°
来流方向时的凹陷区域中不同位置处的气流 速度分布图;
[0021]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导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导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5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的示意图;
[0024]图1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声学输出单元的声场辐射图;
[0025]图1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声学输出单元的另一声场辐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 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它类似情 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0027]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 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 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
[0028]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 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 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 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0029]本说明书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导流结 构,被配置为佩戴于用户的头部。例如,可穿戴设备为眼镜时,导流结构可以为眼镜腿或其局部结 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结构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下凹段,第一连接段、下凹段 和第二连接段依次连接,下凹段位于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其中,下凹段相对于导流结构 具有向下的凹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麦克风,被配置为收集用户说话时 产生的声音信号,第一麦克风位于下凹段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麦克风可以位于下凹段内部, 第一麦克风可以通过下凹段处的进声孔
拾取用户说话时的声音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 可以为具有音频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眼镜、智能头盔等),当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进行运动或 处于大风天气时,导流结构可以改变气流的流向,并在相对于导流结构向下凹陷的下凹段生成低流 速区域,将第一麦克风或者进声孔设置在下凹段处,可以显著降低外部气流对麦克风的影响,从而 保证第一麦克风采集用户说话时的声音信号的质量,提高用户体验感。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 供的可穿戴设备中的导流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风噪效果,例如,仅采用双气导麦克风就可以达到常规 多麦克风阵列或者骨传导麦克风的降噪效果。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体积 较小,仅需要将可穿戴设备(例如,镜腿)的局部结构调整为导流结构类似的结构即可。除此之外,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通过物理方法降低风噪,对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导流结构,被配置为佩戴于用户的头部,其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下凹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下凹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依次连接,所述下凹段相对于所述导流结构具有向下的凹陷;以及第一麦克风,被配置为收集用户说话的声音信号,所述第一麦克风位于所述下凹段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位于所述下凹段中向下凹陷的区域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下凹段连接,所述第一端部相对所述下凹段的底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下凹段的底部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包括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下凹段连接;所述第三端部相对所述下凹段的底部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四端部相对于所述下凹段的底部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相对所述下凹段的底部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三端部相对于所述下凹段的底部的高度。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珮耕王真张磊齐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