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79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所述沥青瓦由包括以下原料制成:固结料,包括有机硅共聚改性苯丙乳液、水、成膜助剂,所述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涂盖料,包括70#沥青、10#沥青、沥青改性剂、PP颗粒、滑石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掉砂沥青瓦,解决了传统沥青瓦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砂粒层掉砂的问题,延缓了沥青的老化时间,提升了沥青瓦的使用寿命。了沥青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水建筑材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玻纤沥青瓦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屋面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视觉体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沥青瓦质量参差不齐,主要问题有沥青瓦表面的覆面彩砂在制备、运输、使用过程中极易掉砂,一方面影响玻纤沥青瓦的外观,另一方面砂粒粘接不牢会造成抗滑效果差,玻纤沥青瓦多用在坡屋面,在施工时是很大的安全隐患,最重要的一点是掉砂使沥青胶料与外界自然条件过早接触而加速沥青瓦老化,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及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产品的技术缺陷,杜绝沥青瓦彩砂脱落现象,保护沥青瓦覆面彩砂,耐磨、耐候、粘附性好,达到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等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它包括固结料、涂盖料、背胶;
[0006]所述的固结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共聚改性苯丙乳液35~55份,水45~55份,成膜助剂1~2.5份;
[0007]所述的涂盖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70#沥青25~30份,10#沥青5~10份,沥青改性剂2~8份,PP颗粒1~5份,滑石粉55~60份;
[0008]所述的背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70#沥青70~75份、基础油10~15份、SBS 2~5份,SBR3~6份,TM助粘剂2~5份,C9树脂3~8份,PP颗粒1~2份。
[0009]优选的,所述的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
[0010]优选的,所述的TM助粘剂为固含量大于98%的由多种有机单体聚合而成的膏状高分子材料。
[0011]优选的,所述的PP颗粒为无规聚丙烯。
[0012]优选的,所述有机硅共聚改性聚苯丙乳液由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酯乳液共聚法制成,固含量为45%~49%,PH值为7~9,Tg值为25~29℃。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如上所述防掉砂耐候沥青瓦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14]步骤一:将70#沥青、10#沥青加热到150~160℃分别加入立式配料罐中搅拌混合升温至160~180℃;依次缓慢加入沥青改性剂、PP颗粒,升温至185~190℃,启动胶体磨研磨2~3遍至无肉眼可见颗粒后在此温度下改性1~1.5小时,得到初步改性沥青;
[0015]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初步改性沥青送入卧式填充搅拌罐,加入滑石粉保温
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涂盖料;
[0016]步骤三:生产线在玻纤胎基展卷后,进入涂油池,浸凃涂盖料,再经过撒砂,然后将由70#沥青、基础油、SBS,SBR,TM助粘剂,C9树脂,PP颗粒的背胶滚涂在沥青瓦背面,并覆盖PE隔离膜,然后在上表面外露层上喷凃厚度为0.05~0.1mm的固结层,鼓风烘干辅助成膜后经冷却、裁切、分拣得到防掉砂耐候沥青瓦。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撒砂使用覆面彩砂,为连续配的玄武岩烧结砂。
[0018]本专利技术人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的覆面彩砂采用连续级配玄武岩颗粒能够均匀嵌入到沥青瓦涂盖料中,使其更加牢固稳定,砂粒不易脱落,减少涂盖料与大气的接触;耐候性好。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覆面彩砂层上表面喷涂固结料,其可以起到填充覆面彩砂表面缝隙,使覆面彩砂的玄武岩颗粒相互粘结固结在沥青瓦涂盖料表面,有效阻止水通过覆面彩砂的玄武岩颗粒层间的缝隙进入到下面沥青瓦涂盖层,防止水对沥青瓦涂盖料侵蚀老化,提升沥青瓦的使用寿命;
[0021]3.本专利技术沥青瓦喷涂固结料后经过鼓风烘干和冷却工序,能够快速成膜,配合后续成型生产线的多个传动辊,将覆面彩砂牢牢固定在沥青瓦上,连续级配彩砂相对平整性和机械稳定性好,极大减轻了防水卷材在生产、运输、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覆面彩砂脱落问题;
[0022]4.本专利技术固结料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硅共聚改性聚苯丙乳液,成膜后坚实平整,能够对沥青瓦提供优异的物理保护,还使其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水性、耐磨性,大大提升了沥青瓦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4]实施例1
[0025]将28份70#沥青、6份10#沥青加热到150~160℃分别加入立式配料罐中搅拌混合升温至160~180℃;依次缓慢加入5.5份沥青改性剂、1.5份PP颗粒,升温至185~190℃,启动胶体磨研磨2~3遍至无肉眼可见颗粒后在此温度下改性1

1.5小时,得到初步改性沥青;将初步改性沥青送入卧式填充搅拌罐,加入59份滑石粉保温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涂盖料。生产线在玻纤胎基展卷后,进入涂油池,浸凃涂盖料,再经过撒砂,然后将由70#沥青72份、基础油14份、SBS 3份,SBR4份,TM助粘剂3份,C9树脂3份,PP颗粒1份的背胶滚涂在沥青瓦背面,并覆盖PE隔离膜,然后在上表面外露层上喷凃厚度为0.05mm的固结层,其中有机硅共聚改性苯丙乳液45.0份,水53.5份,十二碳醇酯1.5份;鼓风烘干辅助成膜后经冷却、裁切、分拣得到防掉砂耐候沥青瓦。
[0026]实施例2:
[0027]将29份70#沥青、7份10#沥青加热到150~160℃分别加入立式配料罐中搅拌混合升温至160~180℃;依次缓慢加入4份沥青改性剂、1.5份PP颗粒,升温至185~190℃,启动胶体磨研磨2~3遍至无肉眼可见颗粒后在此温度下改性1

1.5小时,得到初步改性沥青;将
初步改性沥青送入卧式填充搅拌罐,加入58.5份滑石粉保温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涂盖料。生产线在玻纤胎基展卷后,进入涂油池,浸凃涂盖料,再经过撒砂,然后将由70#沥青72份、基础油13份、SBS 3.5份,SBR 3.5份,TM助粘剂3.5份,C9树脂3份,PP颗粒1.5份的背胶滚涂在沥青瓦背面,并覆盖PE隔离膜,然后在上表面外露层上喷凃厚度为0.05mm的固结层,其中有机硅共聚改性苯丙乳液47.0份,水51份,十二碳醇酯2份;鼓风烘干辅助成膜后经冷却、裁切、分拣得到防掉砂耐候沥青瓦。
[0028]实施例3
[0029]将30份70#沥青、8份10#沥青加热到150~160℃分别加入立式配料罐中搅拌混合升温至160~180℃;依次缓慢加入5份沥青改性剂、2份PP颗粒,升温至185~190℃,启动胶体磨研磨2~3遍至无肉眼可见颗粒后在此温度下改性1

1.5小时,得到初步改性沥青;将初步改性沥青送入卧式填充搅拌罐,加入55份滑石粉保温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涂盖料。生产线在玻纤胎基展卷后,进入涂油池,浸凃涂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其特征是:它包括固结料、涂盖料、背胶;所述的固结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硅共聚改性苯丙乳液35~55份,水45~55份,成膜助剂1~2.5份;所述的涂盖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70#沥青25~30份,10#沥青5~10份,沥青改性剂2~8份,PP颗粒1~5份,滑石粉55~60份;所述的背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70#沥青70~75份、基础油10~15份、SBS 2~5份,SBR3~6份,TM助粘剂2~5份,C9树脂3~8份,PP颗粒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其特征是:所述的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其特征是:所述的TM助粘剂为固含量大于98%的由多种有机单体聚合而成的膏状高分子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其特征是:所述的PP颗粒为无规聚丙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掉砂耐候沥青瓦,其特征是:所述有机硅共聚改性聚苯丙乳液由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酯乳液共聚法制成,固含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阜新王春义李宝君邱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久申防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