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71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餐桌,餐桌包括:第一面板,能够承托烹饪器皿;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一面板相连,用于加热所第一面板;第二加热组件,与第一面板相连,用于加热烹饪器皿。通过在餐桌的第一面板背侧集成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使餐桌自身具备了保温和加热功能,用户在使用该餐桌时,可利用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在平整的第一面板上完成食材的加热和菜品的保温,免去了向餐桌上搬运保温板、电磁炉等其他发热产品的操作。炉等其他发热产品的操作。炉等其他发热产品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餐桌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餐桌。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人们常通过电磁炉、保温板等烹饪设备在餐桌上完成食物的加热。但电磁炉和保温板会占用餐桌大部分空间,影响餐桌上方的空间利用率。且高低不同的烹饪设备会在用餐过程中带来不便,破坏用户的就餐体验。
[0003]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攻克上述技术缺陷的餐桌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餐桌。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餐桌,餐桌包括:第一面板,能够承托烹饪器皿;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一面板相连,用于加热所第一面板;第二加热组件,与第一面板相连,用于加热烹饪器皿。
[0007]本专利技术限定了一种餐桌,餐桌包括第一面板。第一面板的上表面形成了餐桌的台面,用户可将盛放有食物的烹饪器皿或餐具放置在第一面板上。但在部分就餐场景中,食物需要持续加热。例如,当用户在餐桌上烹制火锅时,烹饪器皿内的食物需要持续加热。再例如,当用户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餐桌上所盛放的食物会快速冷却,需持续加热才能保证食物不会低温凝结。因此,在就餐过程中便存在了加热食物的需求。
[0008]针对这一需求,相关技术中多通过将电磁炉、保温板等具备加热能力的烹饪设备搬运至桌面上,来满足食物加热需求。但摆放在桌面上的烹饪设备会占用桌面上方的大量空间,不利于用户在桌面上摆放多种食物,导致桌面上的空间利用率降低。同时,将烹饪设备搬运至桌面上方会给用户带来不便,比如搬运保温板这体积和重量较大的烹饪器具时,会耗费用户大量体力,且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再者,不同的烹饪设备的高度不同,对应夹取食物的操作面的高度不同,用户在多种烹饪设备间操作的困难也对应增加,以至于用户就餐体验受到影响。
[0009]对此,本申请设置了与第一面板相连的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其中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设置在第一面板的底部,第一面板顶部为餐桌的台面,即用户的就餐区域,用户可将食物放置在第一面板上方。其中,第一加热组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加热第一面板,使第一面板升温,升温的第一面板可通过热传递加热其上放置的餐具以及餐具内的食物,从而为食物持续提供热量,减缓食物冷却的速度,例如高温第一面板可以将热量经由餐盘传递至餐盘内的汤汁食物中,以避免汤汁食物凝固。第二加热组件则用于加热第一面板上所放置的烹饪器皿,以使烹饪器皿升温,从而通过高温烹饪器皿加热其内部盛放的食物,例如通过持续加热烹饪器皿烹制火锅。
[0010]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在餐桌的第一面板背侧集成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使餐桌自身具备了保温和加热功能,用户在使用该餐桌时,可利用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在平整的第一面板上完成食材的加热和菜品的保温,免去了向餐桌上搬运保温板、电磁炉等其他发热产品的操作。从而解决了前述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烹饪设备搬运困难、桌面上方空间利用率低下、就餐体验差的技术问题。同时,在就餐完毕后,用户直接清理第一面板的上表面即可清洁作业,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单独清理设备和桌面的方式来说,降低了清洁难度。进而实现了优化餐桌结构,拓宽餐桌功能,提升餐桌实用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餐桌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面板包括定位孔,第一加热组件设于定位孔上,以在定位孔处形成加热区。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加热组件在第一面板上的设置方式做出了限定。具体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面板的定位孔,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定位孔上,以使部分第一加热组件可以暴露在定位孔处,从而在定位孔区域形成可用于盛拖以及加热烹饪器皿的加热区。工作过程中,将烹饪器皿放置在加热区内的第一加热组件上,其后便可通过第一加热组件加热烹饪器皿以及其内部盛放的食物。通过设置定位孔,一方面可以起到定位安装第一加热组件的作用,使加热组件可以精准安装在预定安装位置上。另一方面,设置定位孔可以使第一加热组件直接接触并加热烹饪器皿,以提升针对烹饪器皿的加热效率,满足高功率加热需求。进而实现优化第一加热组件定位结构,提升第一加热组件加热性能,提升餐桌实用性的技术效果。
[0014]其中,在该技术方案中,不对第一加热组件和定位孔的相对位置做出硬性限定。第一加热组件可以固定在定位孔内,还可以设置传动机构使第一加热组件可在定位孔处升降,满足定位装配和加热烹饪器皿的需求即可。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第二面板,嵌设于定位孔内;加热件,与第二面板相连,在餐桌的高度方向上,加热件位于第二面板下方。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前述技术方案,对第一加热组件的结构做出进一步限定。具体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第一面板和加热件。第一面板嵌设在定位孔中,且第一面板的形状与定位孔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嵌入在定位孔内的第二面板可以配合第一面板形成平整的就餐台面,并同时提升餐桌表面的一体性,降低第一加热组件的突兀感。加热件与第二面板的下表面相连接,嵌设在定位孔中的第二面板可以在加热件上方遮挡加热件,以避免加热件等其他餐桌内部结构暴露。由此可见,通过设置第二面板,可以在构成加热区的基础上减小第一加热组件对餐桌台面的影响,提升餐桌台面的利用率。进而实现提升餐桌实用性,提升用户就餐体验的技术效果。
[0017]其中,该技术方案不对通孔的截面形状做具体限定,确保通孔的截面形状和第二面板的截面形状相同,以使第二板件可以有效填充定位孔。在一种可选择的设计中,定位孔和第二板件的截面积均呈圆形,且第二板件可与定位孔过盈配合。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组件还包括:定位件,与第一面板相连,位于定位孔和加热件之间,与第二面板相接触。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加热组件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嵌设在定位孔中。其中,定
位件呈环状,定位件的外环面抵靠在定位孔的内壁上,内环面套接在加热件上,以在定位件的径向方向上定位加热件。在此基础上,在第二板件的下表面上,部分区域未被加热件所覆盖,在完成第一加热组件的装配后,定位件的上端面抵靠在上述未被覆盖的区域上,以在定位件的径向方向上定位加热件。装配过程中,先将定位件嵌入定位孔,并将加热件与第二板件相连,其后将加热件对准定位件并下压定位件,直至定位件与第二板件抵接后完成装配。通过设置定位件,一方面可以提升第一加热组件的定位精度,为装配第一加热组件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定位件可以在径向方向上起到支撑加热件的作用,可以在轴向方向上起到支撑第二板件的作用,以降低第二板件内陷或加热件错位甚至脱落的概率。进而实现提升第一加热组件结构稳定性,降低第一加热组件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0020]其中,定位件为径向尺寸可调节的弹性卡圈,在未受力状态下,定位件的直径大于定位孔的直径。将定位件嵌入定位孔后,定位件通过自身的弹力抵靠在定位孔的内壁上,以确保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桌,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面板,能够承托烹饪器皿;第一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用于加热所第一面板;第二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用于加热所述烹饪器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包括定位孔,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定位孔上,以在所述定位孔处形成加热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第二面板,嵌设于所述定位孔内;加热件,与所述第二面板相连,在所述餐桌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第二面板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还包括:定位件,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位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加热件之间,与所述第二面板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电热件和/或电磁加热件。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N个发热件,设于所述第一面板上,避开所述定位孔,以在所述第一面板上对应形成N个发热区;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在所述第一面板的表面上盘绕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桌,其特征在于,N=2;在所述餐桌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加热区位于两个所述发热区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桌,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木强毛金元彭启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