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短流程仿麂皮绒面料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60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染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短流程仿麂皮绒面料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收缩涤锦复合丝编织织物,将织物浸入含有碱液、耐碱渗透剂、膨胀剂的处理液中,于80~100℃处理45~90min进行碱减量开纤,使高收缩锦纶充分收缩,带动高条数涤纶纱变的蓬松;水洗、酸中和后织物酸中和后不排水,加蓬松整理剂处理,得到的织物经剖幅整理变成平幅状态,预定型、轻磨毛,定型得到仿麂皮绒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收缩锦纶在水中受热收缩,使得与之复合的高条数涤纶拱起、蓬松,大幅减少碱减量工艺使用的烧碱,在碱减量工艺中加入处理液,可以使涤纶大分子链段在相对低温状态下膨胀开,进一步减少碱量,提高短密绒毛的均匀性。提高短密绒毛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短流程仿麂皮绒面料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染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短流程仿麂皮绒面料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麂皮绒是由胶原质的底版为主体结构,经过表面涂有金刚砂的研磨辊研磨,使其表面产生了一层很细的绒毛,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其表面是互相交织的纤维簇,其底根和绒毛的纤维极细,因此赋予了麂皮绒特殊的柔软效果,但其存在水洗后收缩发硬、牢度和尺寸稳定性差、重量重、裁剪率低、易被细菌和虫蛀侵蚀、质量以及尺寸不均匀等缺点,故后来人们开发了仿麂皮绒面料。现有的仿麂皮绒面料主要是采用海岛丝以经编或纬编编织而成,其中海岛纤维的岛组分一般采用聚酯(PET)或聚酰胺(PA);海的组分可以是聚乙烯(PE)、聚酰胺(PA6或PA66)、聚丙烯(PP)、聚乙烯醇(PVA)、聚苯乙烯(PS)以及丙烯酸酯共聚物或改性聚酯等,在染整过程中,海的组分被烧碱溶解去除,仅剩余岛的组分就变得很蓬松,之后再经过刷毛、磨绒,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短密的绒毛,从而达到仿麂皮绒面料的效果。仿麂皮面料绒毛手感细腻、柔软具有极好的蓬松性、覆盖性和保暖性防水透气透湿性良好,广泛用于服装及汽车内饰领域,深受消费者喜爱。
[0003]仿麂皮绒面料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织坯

松弛

碱减量

(染色

还原清洗)

剖幅

预定型

刷毛、磨绒

剪毛

定型

成品,可以看出,其生产流程比较冗长,同时其碱减量过程不仅使用大量烧碱,造成废水pH偏高,而且溶解的海组分均为有机大分子物质,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及污水COD;此外刷毛、磨绒、剪毛还会造成大量的微纤维,此类微纤维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最终在江海湖泊中逐渐富集,严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
[0004]为了减少磨毛步骤,降低碱量,现有技术存在采用高收缩涤锦复合纤维,经沸水处理后,高收缩涤丝产生较大的收缩而处于芯层,超细纤维包覆在网络丝表面呈绒圈状,使织物具有丰满、柔软的手感、优雅的光泽及良好的吸湿透气性等,从而可开发出非磨绒加工得到的麂皮绒面料。例如《中国纤维给你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中提到的“高收缩涤锦复合纤维GPN,突破了常规涤锦复合纤维需要磨毛而产生绒感的瓶颈,GPN在碱减量后,在高温(如130℃)的染色条件下,布面直接起绒而产生绒感,其绒感细腻、均匀,无掉毛现象,且色牢度高、易染深色”,同样忽略了能耗和成品绒毛轻微打绺的问题,且碱量难以进一步降低。CN201610902122.9一种薄型PK仿麂皮摇粒绒面料的生产方法中采用的是120℃保温90min的长时间碱减量工艺,时间长,能耗很大,碱减量工序中碱用量仍然为15g/L,同时成品织物上还存在轻微的绒毛打绺现象,虽然可以满足一般的品质要求,但并不能满足高端品质客户的需求。在碱减量工艺中,碱用量对最终产品的手感、光泽、蓬松感等织物性能存在影响,一般要求较大的用量,以及高温下才能取得均匀开纤效果和蓬松度,改善打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仿麂皮绒面料染整工艺流程长、污染重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短流程仿麂皮绒面料生产方法,降低温度,缩短生产流程,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绒
毛细腻,各项品质满足客户要求。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高效短流程仿麂皮绒面料生产方法,生产过程具有以下步骤:
[0008]①
选取新型高收缩涤锦复合丝,其中锦纶为高收缩纱,占比20%~35%,涤纶为细旦高条数纱,占比65%~80%(质量占比),在纬编双面机台上编织织物,其机台针数应与纱线粗细相匹配;
[0009]其中锦纶高收缩纱的规格为:50D/24F

70D/36F,高收缩锦纶收缩率在40%~60%;细旦高条数涤纶单纤细度低于0.8dtex;
[0010]②
将步骤

的织物退卷、松布,放置在布车内于20℃以上环境中存放12h以上,消除织造、打卷形成的内应力;
[0011]③
将步骤

得到的织物浸入含有碱液、耐碱渗透剂、膨胀剂的处理液中,于80~100℃处理45~90min进行碱减量开纤,使高收缩锦纶充分收缩,带动高条数涤纶纱变的蓬松;
[0012]④
将步骤

的织物进行水洗、酸中和,温度20

40℃,时间10

20min;
[0013]⑤
将步骤

得到的织物酸中和后不排水,在缸内加蓬松整理剂1

2g/L,温度30

40℃,时间15

30min,即可出缸;
[0014]⑥
将步骤

得到的织物经剖幅整理变成平幅状态,并在定型机上160~180℃,车速25~40m/min进行预定型,增加尺寸稳定性;
[0015]⑦
将步骤

得到的织物在砂皮磨毛机上轻磨毛,砂皮目数为320~400目;轻磨毛的车速25m/min,转速1350转/min;
[0016]⑧
将步骤

得到的织物在定型机上按照指定的门幅、克重进行成品定型,温度130~150℃,车速25~40m/min。
[0017]进一步,步骤(3)处理液组分为:液碱8

12g/L(质量分数30%

32%)、耐碱渗透剂0.3

1g/L、膨胀剂2

4g/L。
[0018]作为优选耐碱渗透剂、膨胀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优选:耐碱渗透剂TY

111、膨胀剂TY

131,来源:天源化工。
[0019]进一步,步骤(5)蓬松整理剂为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优选TY

202。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采用高收缩涤锦复合丝,利用高收缩锦纶在水中受热收缩,使得与之复合的高条数涤纶拱起、蓬松,故可以大幅减少碱减量工艺使用的烧碱,液碱用量降低到10g/L,与传统工艺相比可以减少约40%~50%以上;
[0022](2)本专利技术在碱减量工艺中加入处理液,使碱减量温度从120℃降低到90

100℃,低温可以使得碱液快速渗透到纤维表面,即使织物上油剂含量不匀,也不易导致开纤不匀;同时也可以使涤纶大分子链段在相对低温状态下膨胀开,有利于氢氧化钠分子的进入,并在纤维表面性能均匀的刻蚀,提高短密绒毛的均匀性,取得独特的效果;
[0023](3)在酸中和后不排酸,加入蓬松整理剂,同时在出缸前进行蓬松整理,由此形成的面料手感特别蓬松,减少了绒毛打绺,既可以省1缸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短流程仿麂皮绒面料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取高收缩涤锦复合丝,其中锦纶高收缩纱,质量占比20%~35%,涤纶为细旦高条数纱,质量占比65%~80%,在纬编双面机台上编织织物;(2)将步骤(1)的织物退卷、松布,放置消除内应力;(3)将步骤(2)得到的织物浸入含有8

12g/L碱液、0.3

1g/L耐碱渗透剂、2

4g/L膨胀剂的处理液中,于80~100℃处理45~90min;耐碱渗透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膨胀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将步骤(3)的织物进行水洗、酸中和;得到的织物酸中和后不排水,在缸内加蓬松整理剂进行处理,出缸;蓬松整理剂为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5)将步骤(4)得到的织物经剖幅整理变成平幅状态,并在定型机上进行预定型;(6)将步骤(5)预定型得到的织物在砂皮磨毛机上轻磨毛,砂皮目数为320~400目,得到的织物在定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