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44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包括外壳体、固定在外壳体两端的侧盖、固定在侧盖外侧的安装架和开设在安装架上的安装孔,所述外壳体的下端呈开口状,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集尘滤盒,所述外壳体的右侧设置有建立气流通道定向循环流通的导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循环气吹式除粉结构,可将印刷物表面附着的粉尘进行综合的去除操作,同时整个除粉过程中降低了划痕、压痕和凹痕等缺陷的产生,既提升了除粉机构除粉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印刷物加工后的成品率和成品效果。成品率和成品效果。成品率和成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印刷半成品出来后,一般都会在上面喷粉,目的是为了让叠在一起的纸张不会粘张,但是在覆膜工序的时候,如果粉太多,会导致覆膜效果不好,可能会出现覆膜效果起雪花,或者覆膜不牢,因此覆膜之前在全自动覆膜机上要进行除粉操作。
[0003]而目前设备上所使用的除粉机构常规采用物理方式除粉,轮子走过来,轮子上面有个毛刷装置,轻轻除粉,太重会容易刮花印刷表面,还有一种如申请号为CN201822247830.0,专利名称为一种自动预涂膜覆膜机用的除粉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所记载的辊式除粉结构,这两种除粉机构均难以高效的去除印刷品表面的粉末,同时易使得印刷物产生划痕、压痕和凹痕等缺陷。
[0004]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免伤去除印刷物表面粉末的除粉机构,在全自动覆膜机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除粉效果欠佳,同时易导致印刷物产生加工缺陷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包括外壳体、固定在外壳体两端的侧盖、固定在侧盖外侧的安装架和开设在安装架上的安装孔,所述外壳体的下端呈开口状,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集尘滤盒,所述外壳体的右侧设置有建立气流通道定向循环流通的导流机构。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导流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和内壳体右侧之间的气腔、固定在外壳体右侧的支撑托架、安装在支撑托架上端的无刷微型气泵、安装在无刷微型气泵进气端且与下插槽右侧相连通的吸气管和安装在无刷微型气泵出气端且与气腔相连通的出气管。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气腔的下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排气口。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集尘滤盒右端开设有换气孔,所述集尘滤盒的内部右侧安装有覆盖换气孔的滤气棉,所述集尘滤盒的左端上方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有与第二进气口相对应的第一进气口。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集尘滤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吸片,所述内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第
二磁吸片相贴合的第一磁吸片。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集尘滤盒的上端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把手。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外壳体的下端外缘部分安装有引导滑条。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内壳体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呈倾斜分布的橡胶刮条,且橡胶刮条的下端朝向远离排气口的一端。
[00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技术中,采用循环气吹式除粉结构,无刷微型气泵工作时,便会使得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顺时针循环流动的气流通道,无刷微型气泵输出的空气便可通过气腔和多个排气口呈风幕吹向印刷物表面,而含尘空气在气流的作用下,便可顺着气流通道进入到集尘滤盒内进行过滤处理,同时内壳体下方的橡胶刮条便可将印刷物表面粘附的粉尘进行进一步的擦除操作,这种结构可将印刷物表面附着的粉尘进行综合的去除操作,同时整个除粉过程中降低了划痕、压痕和凹痕等缺陷的产生,既提升了除粉机构除粉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印刷物加工后的成品率和成品效果。
[0024]2、本技术中,将集尘滤盒设置成外置式结构,常态下,在集尘滤盒自重以及第一、第二磁吸片之间磁吸的作用下,集尘滤盒便处于下插槽内,当操作人员双手分别握持把手,便可将集尘滤盒竖直向上抽出外壳体的下插槽内,这种结构便于集尘滤盒的日常安拆操作,有效提升了粉尘排料以及滤气棉更换和维护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的立体拆解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中除粉机构的局部立体纵剖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中集尘滤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例说明:
[0029]1、外壳体;101、内壳体;102、下插槽;103、气腔;104、第一进气口;105、排气口;106、引导滑条;107、侧盖;108、安装架;109、安装孔;110、第一磁吸片;2、集尘滤盒;201、换气孔;202、第二进气口;203、把手;204、第二磁吸片;3、滤气棉;4、支撑托架;5、无刷微型气泵;6、吸气管;7、出气管;8、橡胶刮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包括外壳体1、固定在外壳体1两端的侧盖107、固定在侧盖107外侧的安装架108和开设在安装架108上的安装孔109,外壳体1的下端呈开口状,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壳体101,外
壳体1和内壳体101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外壳体1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集尘滤盒2,外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建立气流通道定向循环流通的导流机构。
[0032]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1和内壳体101右侧之间的气腔103、固定在外壳体1右侧的支撑托架4、安装在支撑托架4上端的无刷微型气泵5、安装在无刷微型气泵5进气端且与下插槽102右侧相连通的吸气管6和安装在无刷微型气泵5出气端且与气腔103相连通的出气管7。
[0033]气腔103的下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排气口105,可使得单股空气均分成多股排出,从而使得外壳体1下方形成风幕。
[0034]具体的,如图1

3所示,集尘滤盒2右端开设有换气孔201,便于过滤后的空气排出集尘滤盒2,集尘滤盒2的内部右侧安装有覆盖换气孔201的滤气棉3,集尘滤盒2的左端上方开设有第二进气口202,外壳体1和内壳体101之间形成有与第二进气口202相对应的第一进气口104,当集尘滤盒2安装到下插槽102内后,第一进气口104和第二进气口202便会对接,此时外壳体1和内壳体101左半区之间的空气便可进入到集尘滤盒2内。
[0035]集尘滤盒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吸片204,内壳体1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磁吸片204相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包括外壳体(1)、固定在外壳体(1)两端的侧盖(107)、固定在侧盖(107)外侧的安装架(108)和开设在安装架(108)上的安装孔(10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下端呈开口状,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壳体(101),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101)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集尘滤盒(2),所述外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建立气流通道定向循环流通的导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包括设置在外壳体(1)和内壳体(101)右侧之间的气腔(103)、固定在外壳体(1)右侧的支撑托架(4)、安装在支撑托架(4)上端的无刷微型气泵(5)、安装在无刷微型气泵(5)进气端且与下插槽(102)右侧相连通的吸气管(6)和安装在无刷微型气泵(5)出气端且与气腔(103)相连通的出气管(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用除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103)的下端等距开设有多个排气口(1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圣展孟小林马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深发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