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氛围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29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车内氛围灯电路,其包括:电源VIN、接地端GND、驱动芯片U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氛围灯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灯具
,具体属于一种车内氛围灯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汽车越来越普遍,很多车也安装上了氛围灯,汽车车内氛灯提高汽车的科技感,多种功能和视觉效果,让客户在行驶中更加有体验感。闪烁或者亮度过高的车内氛围灯会影响驾驶员对车外的视线,转移驾驶员注意力,夜间行车安全没有保障。在静止时也会消耗一些电量。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款车内氛围灯电路,弥补之前的技术缺陷。现在利用模具和降低电流解决之前亮度过高,整体静态电流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内氛围灯电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车内氛围灯电路,其包括:电源VIN、接地端GND、驱动芯片U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

电阻R8、瞬态二极管TVS1、瞬态二极管TVS2、电感L1、电容C1

电容C13、MOS管Q1、MOS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磁珠FB1、磁珠FB2、磁珠FB3、灯珠LED1
‑ꢀ
LED20,其中所述电源VIN一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一路通过瞬态二极管TVS1与接地端GND相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一路与磁珠FB1的输入端相连接,另外两路分别通过电容C3、电容C4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磁珠FB1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电容C5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磁珠FB1的输出端另一路与驱动芯片U1的VBAT管脚相连接;r/>[0006]驱动芯片U1的LIN管脚分别与瞬态二极管TVS2、电容C9相连接后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瞬态二极管TVS2、电容C9并联连接,LIN信号还与磁珠FB3的输入端相连接,磁珠FB3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电容C10与接地端GND相连接,另一端与通过驱动芯片U1的LIN IN CHIP管脚相连接;
[0007]驱动芯片U1的BLUX管脚一路与电感L1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路通过二极管D3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电感L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电感L1的输出端还与驱动芯片U1的UDD5P0管脚相连接;
[0008]驱动芯片U1的GPI03管脚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一路通过电阻R3与驱动芯片U1的UDD5P0管脚相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另一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MOS管Q1的源极也与UDD5P0管脚相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与驱动芯片U1的UDD5V_CH0管脚相连接;
[0009]驱动芯片U1的GPI02管脚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一路通过电阻R5与驱动芯片U1的UDD5P0管脚相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另一路与MOS管Q2的栅极相连接,MOS管Q2的源极也与UDD5P0管脚相连接;MOS管Q2的漏极与驱动芯片U1的UDD5V_CH1管脚相连接;
[0010]驱动芯片U1的VDD1V5管脚通过电容C1与接地端GND相连接,驱动芯片U1的VDD3V3管脚通过电容C2与接地端GND相连接;驱动芯片U1的BUBS管脚通过电容C7、电阻R2与BLUX0管脚相连接,驱动芯片U1的VBATP0管脚、BLUX管脚通过电容C3、电容C6并联连接后接地;
[0011]MOS管Q1漏极进入灯珠正极LED1、LED3、LED5、LED7、LED9、LED11、LED13、LED15,灯珠负极再按对应网络连接到芯片引脚LED0

LED23;MOS管Q2漏极进入灯珠正极LED2、LED4、LED6、LED8、LED10、LED12、LED14,灯珠负极再按对应网络连接到芯片引脚LED0

LED20。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芯片U1的型号为英迪芯IND83204。
[0013]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精心选择驱动芯片,根据客户要求和汽车氛围灯及相关标准,先后设计出很多的方案,同时也选择了很多的芯片。最后确定性价比比较好,市场拥有量较大,客户反应还很不错的英迪芯IND83204芯片。
[0015]2.为了能过EMC,多处用到滤波电路,尽可能减小脉动的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保留其直流成分,使输出电压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比较平滑,减少干扰和分布电容使驱动工作更可靠。
[0016]3.经过若干次的修改方案,S202现在静态电流能够达到<0.1MA,可以更少的减少电瓶电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优选实施例电源经二极管、TVS过压保护部分的示意图;
[0018]图2是LIN信号经过TVS2过压保护部分的示意图;
[0019]图3是MOS管和三极管Q3部分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驱动芯片U1的管脚示意图;
[0021]图5 是BLUX管脚与电感L1的连接部分示意图;
[0022]图6是LED灯珠部分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
[002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25]一、概述
[0026]S202氛围灯是我司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出的室内氛围灯,适应9

16V电压,静态电流<0.1MA,过EMC实验,历经两年,经过若干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打样,再修改,做实验,反复测试才完成的一款满足市场的氛围灯。
[0027]二、灯具结构
[0028]此氛围灯由专用的模具和专用的芯片以及烧录程序(包含语音功能,呼吸效果,流水效果,这些都是现有程序和技术,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车规级元器件和车规级灯珠组成。以下是关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介绍。
[0029]三、工作原理〔详见原理图〕
[0030]优选的,如图1

6所示,一种车内氛围灯电路,其包括:电源VIN、接地端GND、驱动芯
片U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

电阻R8、瞬态二极管TVS1、瞬态二极管TVS2、电感L1、电容C1

电容C13、MOS管Q1、MOS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磁珠FB1、磁珠FB2、磁珠FB3、灯珠LED1
‑ꢀ
LED20,其中所述电源VIN一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一路通过瞬态二极管TVS1与接地端GND相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一路与磁珠FB1的输入端相连接,另外两路分别通过电容C3、电容C4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磁珠FB1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电容C5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磁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氛围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VIN、接地端GND、驱动芯片U1、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1

电阻R8、瞬态二极管TVS1、瞬态二极管TVS2、电感L1、电容C1

电容C13、MOS管Q1、MOS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磁珠FB1、磁珠FB2、磁珠FB3、灯珠LED1

LED20,其中所述电源VIN一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一路通过瞬态二极管TVS1与接地端GND相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一路与磁珠FB1的输入端相连接,另外两路分别通过电容C3、电容C4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磁珠FB1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电容C5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磁珠FB1的输出端另一路与驱动芯片U1的VBAT管脚相连接;驱动芯片U1的LIN管脚分别与瞬态二极管TVS2、电容C9相连接后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瞬态二极管TVS2、电容C9并联连接,LIN信号还与磁珠FB3的输入端相连接,磁珠FB3的输出端一路通过电容C10与接地端GND相连接,另一端与通过驱动芯片U1的LIN IN CHIP管脚相连接;驱动芯片U1的BLUX管脚一路与电感L1的输入端相连接,另一路通过二极管D3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电感L1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与接地端GND相连接;电感L1的输出端还与驱动芯片U1的UDD5P0管脚相连接;驱动芯片U1的GPI03管脚通过电阻R7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洲邱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濠棣茁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