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变色型FDY长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67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变色型FDY长丝,所述涤纶长丝本体包括芯纱、变色层、内导电层、纳米银抑菌层、导电层、除臭层、抗静电层以及光催化层,所述变色层内部设置有内导电层,所述纳米银抑菌层位于所述涤纶长丝本体的外侧,所述导电层连接在所述变色层的外侧,且所述纳米银抑菌层与所述涤纶长丝本体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所述除臭层位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的外侧,所述抗静电层连接在所述除臭层的外侧,所述光催化层布置在所述抗静电层的外侧,通过导电层为阳级层其主要提供电子转移的回路,内导电层为阴极层主要是提供导电的电压层,变色层为压电变色层,通过设置外导电层和内导电层的电压,从而实现电子变色层的颜色以及颜色的变化。及颜色的变化。及颜色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变色型FDY长丝


[0001]本技术涉及FDY长丝
,具体为一种荧光变色型FDY长丝。

技术介绍

[0002]FDY涤纶长丝指的是一种主体材质为聚酯、纺丝过程中引入拉伸作用下的长纤维,其长度可以达到几千米甚至几万米,其大体成产步骤依次包括打桨、酯化、缩聚、以及拉伸纺丝。
[0003]如申请号:201721285617.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FDY涤纶长丝,包括:涤纶长丝本体,所述的涤纶长丝本体上设置有棉麻层,所述的棉麻层内部端设置有涤纶长丝FDY单丝,所述的涤纶长丝本体为若干根的涤纶长丝FDY单丝构成的丝束,所述的棉麻层与所述的涤纶长丝本体为一体设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弹性、延展性好,且手感佳、吸湿透气性好、手感柔 顺,满足了经济、环保的要求。
[0004]上述FDY涤纶长丝通过棉麻层和涤纶长丝FDY单丝满足手感和视觉丰满等问题,但是在用到服装上和床上用品及装饰的时候,抗菌性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在FDY涤纶长丝的基础上增加其抗菌性能,同时上述FDY涤纶长丝并不具有光有色丝是的丝线的炫色能力上略显不足。
[000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荧光变色型FDY长丝,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变色型FDY长丝,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荧光变色型FDY长丝,涤纶长丝本体包括芯纱、变色层、内导电层、纳米银抑菌层、导电层、除臭层、抗静电层以及光催化层,所述变色层内部设置有内导电层,所述纳米银抑菌层位于所述涤纶长丝本体的外侧,所述导电层连接在所述变色层的外侧,且所述纳米银抑菌层与所述涤纶长丝本体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除臭层位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的外侧,所述抗静电层连接在所述除臭层的外侧,所述光催化层布置在所述抗静电层的外侧。
[0009]优选的,所述纳米银抑菌层由纳米银粒组成。
[0010]优选的,所述除臭层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
[0011]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层由导电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抗静电层呈网状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光催化层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荧光变色型FDY长丝,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纳米银抑菌层,因为纳米银抑菌层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
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所以能起到抑菌作用,而通过设置除臭层,因为除臭层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其纳米除臭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除臭性能,最后通过设置光催化层,因为光催化层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菌、自洁、防污、除臭功能,所以利用光催化层能进一步提高涤纶长丝本体的抗菌性和除臭性;
[0014]1.导电层为阳级层其主要提供电子转移的回路,内导电层为阴极层主要是提供导电的电压层,变色层为压电变色层,通过设置外导电层和内导电层的电压,从而实现电子变色层的颜色以及颜色的变化。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涤纶长丝本体;2、芯纱;3、变色层;4、内导电层;5、纳米银抑菌层;6、导电层;7、除臭层;8、抗静电层;9、光催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荧光变色型FDY长丝,涤纶长丝本体1包括芯纱2、变色层3、内导电层4、纳米银抑菌层5、导电层6、除臭层7、抗静电层8以及光催化层9,变色层3内部设置有内导电层4,纳米银抑菌层5位于涤纶长丝本体1的外侧,导电层6连接在变色层3的外侧,且纳米银抑菌层5与涤纶长丝本体1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除臭层7位于纳米银抑菌层5的外侧,抗静电层8连接在除臭层7的外侧,光催化层9布置在抗静电层8的外侧,纳米银抑菌层5由纳米银粒组成,因为纳米银抑菌层5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所以能起到抑菌作用,除臭层7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抗静电层8由导电纱线编织而成,抗静电层8呈网状结构,光催化层9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因为除臭层7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其纳米除臭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除臭性能。
[0020]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根据图1

2所示,涤纶长丝本体1包含芯纱2,通过导电层6为阳级层其主要提供电子转移的回路,内导电层4为阴极层主要是提供导电的电压层,变色层3为压电变色层3,通过设置外导电层6和内导电层4的电压,从而实现电子变色层3的颜色以及颜色的变化,通过设置纳米银抑菌层5,因为纳米银抑菌层5由纳米银粒组成,其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所以能起到抑菌作用,而通过设置除臭层7,因为除臭层7由纳米除臭聚酯纤维组成,其纳米除臭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除臭性能,最后通过设置光催化层9,因为光催化层9由纳米二氧化钛组成,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菌、自洁、防污、除臭功能,所以利用光催化层9能进一步提高涤纶长丝本体1的抗菌性和除臭性。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变色型FDY长丝,其特征在于,涤纶长丝本体(1)包括芯纱(2)、变色层(3)、内导电层(4)、纳米银抑菌层(5)、导电层(6)、除臭层(7)、抗静电层(8)以及光催化层(9),所述变色层(3)内部设置有内导电层(4),所述纳米银抑菌层(5)位于所述涤纶长丝本体(1)的外侧,所述导电层(6)连接在所述变色层(3)的外侧,且所述纳米银抑菌层(5)与所述涤纶长丝本体(1)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所述除臭层(7)位于所述纳米银抑菌层(5)的外侧,所述抗静电层(8)连接在所述除臭层(7)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越康张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丽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