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64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8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电芯,电芯具有第一软极耳和第一硬极耳,第一硬极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一连接段背离电芯的本体的一侧,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软极耳连接,在壳体的第一方向上,部分第二连接段延伸至第一连接段外侧,以形成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与壳体的侧壁连接。由于第一延伸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硬极耳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的间隙,外部设备更容易伸入到位,进而便于第一硬极耳与壳体贴紧,降低了电芯的极耳与壳体之间连接的难度。芯的极耳与壳体之间连接的难度。芯的极耳与壳体之间连接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能源装置,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稳定的电压和电流。随着电池行业的发展,各企业对电池的生产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目前,电池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电芯,外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极柱组件,电芯的第一极耳与极柱组件焊接、第二极耳与壳体的侧壁焊接。
[0004]然而,在焊接之前需要使用外部设备伸入第二极耳中并推动第二极耳与壳体贴紧,当电芯的端部与壳体的侧壁之间距离较小时不易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电芯的端部与壳体的侧壁之间距离较小时不易将第二极耳与壳体贴紧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电芯,电芯具有第一软极耳和第一硬极耳,第一硬极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位于第一连接段背离电芯的本体的一侧,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软极耳连接,在壳体的第一方向上,部分第二连接段延伸至第一连接段外侧,以形成第一延伸部;
[0007]第一延伸部与壳体的侧壁连接。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软极耳焊接至第一连接段朝向第二连接段的表面,第一软极耳与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还包括安装于壳体上的极柱组件;
[0010]电芯还具有第二软极耳和第二硬极耳,第二软极耳与第一软极耳并排设置,第二硬极耳包括相连接的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第四连接段位于第三连接段背离电芯的本体的一侧,第三连接段与第二软极耳连接,在壳体的第一方向上,部分第四连接段延伸至第三连接段外侧,以形成第二延伸部;
[0011]第二延伸部与极柱组件连接。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软极耳焊接至第三连接段朝向第四连接段的表面,第二软极耳与第四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件。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对,在壳体的第一方向上,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具有间隔。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在壳体的第一方向上的间隔宽度大于或等于2mm。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对,在壳体的第二方向上,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交错布置,其中,壳体的第二方向垂直于壳体的第一方向。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延伸部位于第一延伸部朝向电芯的本体的一侧。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壳体的第二方向上,第一延伸部朝向电芯的本体的一面与第二延伸部朝向电芯的本体的一面的距离为0.05mm

3mm。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硬极耳还包括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第一弯折段;
[0019]第一弯折段与第一软极耳的末端相对,或者,第一弯折段与第一软极耳的侧边相对。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硬极耳还包括连接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的第二弯折段,第二弯折段与第二软极耳的末端相对,或者,第二弯折段与第二软极耳的侧边相对。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极柱组件包括内绝缘片和连接片,内绝缘片安装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片安装于内绝缘片背离壳体的一侧,连接片与第二延伸部连接,连接片和内绝缘片之间形成通道,内绝缘片上设置有连通通道的避让孔,壳体设置有正对避让孔的孔位。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道包括设置在连接片朝向内绝缘片一侧的第一槽,第一槽连通避让孔与壳体的内部。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阻流结构。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槽的槽底的凸筋,和/或;
[0025]第一阻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槽的槽底的沟槽。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槽在内绝缘片上形成特斯拉阀,特斯拉阀连通避让孔与壳体的内部。
[00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道包括设置在内绝缘片朝向连接片一侧的第二槽,第二槽连通避让孔与壳体的内部。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片上设置有连接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区,连接区分别与孔位和避让孔的位置正对。
[00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片正对避让孔的位置设置有凹槽,连接区位于凹槽的槽底。
[00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极柱组件还包括极柱和外绝缘片,极柱分别穿过外绝缘片、壳体的侧壁、内绝缘片和连接片,极柱的一端设置有与外绝缘片背离壳体的一面相抵的第一限位部,极柱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片背离内绝缘片的一面相抵的第二限位部。
[003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电芯,电芯具有第一软极耳和第一硬极耳,第一硬极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在壳体的第一方向上,第二连接段具有超出第一连接段的第一延伸部。第一连接段与第一软极耳连接,第一延伸部与壳体的侧壁连接。当需要将电芯的极耳与壳体连接时,只需要使用外部设备伸入第一延伸部与电芯的本体之间的间隙,利用外部设备推动第一延伸部即可使电芯的极耳与壳体贴紧。由于第一延伸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硬极耳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的间隙,外部设备更容易伸入到位,进而便于第一硬极耳与壳体贴紧,降低了电芯的极耳与壳体之间连接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爆炸图;
[003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硬极耳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壳体与极耳组件连接的示意图;
[0036]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在第一软极耳处的剖面图;
[003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在第二软极耳处的剖面图;
[0039]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0]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2]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极柱组件与壳体连接的示意图;
[0043]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2为图10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端部的部分剖面图;
[0046]图14为本申请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电芯,所述电芯具有第一软极耳和第一硬极耳,所述第一硬极耳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背离所述电芯的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软极耳连接,在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上,部分所述第二连接段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段外侧,以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极耳焊接至所述第一连接段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表面,所述第一软极耳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极柱组件;所述电芯还具有第二软极耳和第二硬极耳,所述第二软极耳与所述第一软极耳并排设置,所述第二硬极耳包括相连接的第三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所述第四连接段位于所述第三连接段背离所述电芯的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软极耳连接,在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上,部分所述第四连接段延伸至所述第三连接段外侧,以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极柱组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极耳焊接至所述第三连接段朝向所述第四连接段的表面,所述第二软极耳与所述第四连接段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对,在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具有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在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上的间隔宽度大于或等于2mm。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对,在所述壳体的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交错布置,其中,所述壳体的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朝向所述电芯的本体的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朝向所述电芯的本体的一面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朝向所述电芯的本体的一面的距离为0.05mm

3mm。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继春卫志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