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591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它包括组合转接支架,所述组合转接支架上设置有与H型钢结构的下端插装配合的容置腔,多个组合转接支架通过容置腔间隔插装固定在H型钢结构的下端,各组合转接支架的下端分别固连有竖向支撑架,各竖向支撑架的下端与转换层龙骨固定连接,所述转换层龙骨的下端通过全丝吊筋与吊顶龙骨固定连接。该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可实现吊顶龙骨转换层与H型钢结构现场装配化施工,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解决了传统吊顶龙骨转换层的现场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焊接作业会影响钢结构的强度、拆卸后会进一步影响钢结构的强度、存在焊接作业风险的问题,绿色环保,安全节能。安全节能。安全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节能型建筑屋顶
,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屋顶施工中,当吊顶超过3m时,就有必要做转换层,转换层主要是让吊顶龙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转换层中设计着力点,可以有效地缓解吊顶龙骨带来的压力,这样在日后使用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龙骨因用力过猛而断裂的情况。
[0003]一般屋顶主体为H型钢结构,H型钢结构下面的吊顶龙骨转换层与H型钢结构现场焊接固定,焊接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业人员的焊接水平,无法保证焊接质量的统一稳定,使吊顶龙骨转换层的现场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且传统的焊接作业会影响钢结构的强度,拆卸后会进一步影响钢结构的强度,还存在焊接不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该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可实现吊顶龙骨转换层与H型钢结构现场装配化施工,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解决了传统吊顶龙骨转换层的现场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焊接作业会影响钢结构的强度、拆卸后会进一步影响钢结构的强度、存在焊接作业风险的问题,绿色环保,安全节能。
[0005]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它包括组合转接支架,所述组合转接支架上设置有与H型钢结构的下端插装配合的容置腔,多个组合转接支架通过容置腔间隔插装固定在H型钢结构的下端,各组合转接支架的下端分别固连有竖向支撑架,各竖向支撑架的下端与转换层龙骨固定连接,所述转换层龙骨的下端通过全丝吊筋与吊顶龙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组合转接支架包括水平角钢支架和两倾斜角钢支架,两倾斜角钢支架分别通过螺栓对称固定于水平角钢支架的上方,且两倾斜角钢支架的内侧端高于外侧端,两倾斜角钢支架的下端与水平角钢支架的上端之间留有间隙一,两倾斜角钢支架的内侧端之间留有间隙二,间隙一与间隙二连通形成容置腔。
[0007]优选的,两倾斜角钢支架的外侧端及中部分别通过螺栓与水平角钢支架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倾斜角钢支架中部的螺栓与H型钢结构下端外侧之间留有间距。
[0009]优选的,所述转换层龙骨包括横向主龙骨和纵向副龙骨,所述纵向副龙骨位于横向主龙骨的底部,所述横向主龙骨和纵向副龙骨均与竖向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架的上端与水平角钢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水平角钢支架、倾斜角钢支架、竖向支撑架、横向主龙骨和纵向副龙骨均为镀锌角钢。
[0011]优选的,所述竖向支撑架的上端与水平角钢支架的中部焊接,所述横向主龙骨和纵向副龙骨均与竖向支撑架的下端焊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中,吊顶龙骨转换层与H型钢结构之间无需采用传统的焊接固定,只需将各个组合转接支架通过容置腔间隔插装固定在H型钢结构的下端后再通过螺栓进行调节、加固即可,并可方便维修拆卸,两倾斜角钢支架的下端斜面对H型钢结构下端具有压紧和限位的作用,可提高组合转接支架与H型钢结构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此外,水平角钢支架和两倾斜角钢支架上在工厂预先开孔,用于现场安装螺栓,这样现场安装时不会因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而影响安装质量,保证了焊接质量的统一稳定,且安装效率高,并可避免传统的焊接作业会影响钢结构的强度、拆卸后会进一步影响钢结构的强度、还存在焊接不安全的问题。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点的放大图。
[0015]图中,1

H型钢结构,2

组合转接支架,3

倾斜角钢支架,4

螺栓,5

水平角钢支架,6

容置腔,7

竖向支撑架,8

横向主龙骨,9

纵向副龙骨,10

全丝吊筋,11

吊顶龙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7]一种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它包括组合转接支架2,所述组合转接支架2上设置有与H型钢结构1的下端插装配合的容置腔6,多个组合转接支架2通过容置腔6间隔插装固定在H型钢结构1的下端,优选相邻两组合转接支架2之间的间距为1600mm,各组合转接支架2的下端分别固连有竖向支撑架7,各竖向支撑架7的下端与转换层龙骨固定连接,所述转换层龙骨的下端通过全丝吊筋10与吊顶龙骨11固定连接。
[0018]所述组合转接支架2包括水平角钢支架5和两倾斜角钢支架3,两倾斜角钢支架3分别通过螺栓4对称固定于水平角钢支架5的上方,两倾斜角钢支架3的外侧端及中部分别通过螺栓4与水平角钢支架5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倾斜角钢支架3中部的螺栓4与H型钢结构1下端外侧之间留有间距。两倾斜角钢支架3的内侧端高于外侧端,两倾斜角钢支架3的下端与水平角钢支架5的上端之间留有间隙一,两倾斜角钢支架3的内侧端之间留有间隙二,间隙一与间隙二连通形成容置腔6。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组合转接支架2后,吊顶龙骨转换层与H型钢结构1之间无需采用传统的焊接固定,只需将各个组合转接支架2通过容置腔6间隔插装固定在H型钢结构1的下端后再通过螺栓4进行调节、加固即可,并可方便维修拆卸,两倾斜角钢支架3的下端斜面对H型钢结构1下端具有压紧和限位的作用,可提高组合转接支架2与H型钢结构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此外,水平角钢支架5和两倾斜角钢支架3上在工厂预先开孔,用于现场安装螺栓4,这样现场安装时不会因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而影响安装质量,保证了焊接质量的统一稳定,且安装效率高,并可避免传统的焊接作业会影响钢结构的强度、拆卸后会进一步影响钢结构的强度、还存在焊接不安全的问题。
[0019]所述转换层龙骨包括横向主龙骨8和纵向副龙骨9,所述纵向副龙骨9位于横向主龙骨8的底部,所述横向主龙骨8和纵向副龙骨9均与竖向支撑架7的下端固定连接,优选横向主龙骨8和纵向副龙骨9均与竖向支撑架7的下端焊接,所述竖向支撑架7的上端与水平角钢支架5的中部固定连接,优选竖向支撑架7的上端与水平角钢支架5的中部焊接,
[0020]所述水平角钢支架5、倾斜角钢支架3、竖向支撑架7、横向主龙骨8和纵向副龙骨9均为镀锌角钢。
[0021]本技术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组合转接支架,所述组合转接支架上设置有与H型钢结构的下端插装配合的容置腔,多个组合转接支架通过容置腔间隔插装固定在H型钢结构的下端,各组合转接支架的下端分别固连有竖向支撑架,各竖向支撑架的下端与转换层龙骨固定连接,所述转换层龙骨的下端通过全丝吊筋与吊顶龙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组合转接支架包括水平角钢支架和两倾斜角钢支架,两倾斜角钢支架分别通过螺栓对称固定于水平角钢支架的上方,且两倾斜角钢支架的内侧端高于外侧端,两倾斜角钢支架的下端与水平角钢支架的上端之间留有间隙一,两倾斜角钢支架的内侧端之间留有间隙二,间隙一与间隙二连通形成容置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H型钢结构下吊顶转换层结构,其特征是:两倾斜角钢支架的外侧端及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洁葛晓燕于善敬吕守国上官亚迪吕明明王韶峰范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元尚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