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制砷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036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法制砷废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沉降塔、风机、动力波塔、电除雾器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沉降塔的一端与废气排气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风机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动力波塔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波塔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除雾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除雾器的另一端与烟囱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沉降塔、风机、动力波塔和电除雾器控制连接。其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高效的处理湿法制砷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包括酸雾、粉尘等有害元素,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及全自动运行等优点。行等优点。行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制砷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法制砷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湿法制砷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成分是酸雾、三氧化二砷粉尘及含砷有害气体,由于其废气种类多样性的特点,导致废气的处理非常困难,现有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洗涤塔去除粉尘,再用填料塔循环塔去除酸雾及含砷有害气体,往往出现去除率不高,粉尘颗粒堵塞设备、管道的现场出现,导致废气处理不彻底,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制砷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任意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砷废气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沉降塔、风机、动力波塔、电除雾器和控制单元;
[0005]其中,所述沉降塔的一端与废气排气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风机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动力波塔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波塔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除雾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除雾器的另一端与烟囱连接,
[0006]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沉降塔、风机、动力波塔和电除雾器控制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沉降塔包括:隔板、第一捕沫器、第一清洗单元和沉降塔主体,
[0008]其中,所述沉降塔主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沉降塔主体内部,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的顶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的底部之间留有通道;
[0009]所述第一捕沫器设置在位于所述出气口一侧的所述沉降塔主体内部,且一端与所述隔板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的内侧壁固接;
[0010]所述第一清洗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捕沫器上端,且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固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清洗单元为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包括喷淋管和若干喷头,
[0012]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为密封端,一端设置所述沉降塔主体的内壁上,若干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捕沫器为不锈钢丝网捕沫器或PVC波纹捕沫器。
[0014]进一步,所述动力波塔包括连接管、第二捕沫器、第三捕沫器、循环泵、第二清洗单元和动力波塔主体;
[0015]其中,所述动力波塔主体的内部下端为储液区,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动力波塔主体的外部,且一端与所述动力波塔主体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伸入到所述动力波塔主体内部的第二管道内的所述第二清洗单元连接,
[0016]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电除雾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力波塔主体的顶部联通,所述第二捕沫器和第三捕沫器均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
[0017]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0018]进一步,所述第二捕沫器和第三捕沫器为不锈钢丝网捕沫器或PVC波纹捕沫器。
[0019]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离心泵、第一液位计、清洗阀、第二液位计、加水阀、加碱阀、PH计、第二离心泵和控制器;
[0020]其中,所述第一离心泵与所述沉降塔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沉降塔主体的内部;
[0021]所述第二离心泵与所述动力波塔主体连接,所述PH计和第二液位计均设置在所述动力波塔主体的内部;
[0022]所述加水阀和加碱阀均设置在所述动力波塔主体上;
[0023]所述清洗阀设置在所述清洗单元的管道上;
[0024]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心泵、第一液位计、清洗阀、第二液位计、加水阀、加碱阀、PH计和第二离心泵控制连接。
[0025]进一步,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耐腐蚀不锈钢管。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本技术可以高效的处理湿法制砷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包括酸雾、粉尘等有害元素,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占地面积小及全自动运行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7]图 1 为本技术一种湿法制砷废气处理装置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沉降塔、1

1.隔板、1

2.第一捕沫器、1

3.清洗单元、1

4.沉降塔主体、2.动力波塔、2

1.连接管、2

2.第二捕沫器、2

3.第三捕沫器、2

4.循环泵、2

5.第二清洗单元、2

6. 动力波塔主体、3.电除雾器、4.风机、5.烟囱、6.控制单元、6

1.第一离心泵、6

2.第一液位计、6

3.清洗阀、6

4.第二液位计、6

5.加水阀、6

6.加碱阀、6

7.PH计、6

8.第二离心泵、7.废气排气管、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制砷废气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沉降塔1、风机4、动力波塔2、电除雾器3和控制单元6;
[0032]其中,所述沉降塔1的一端与废气排气管7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8与所述风机4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9与所述动力波塔2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波塔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除雾器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除雾器3的另一端与烟囱5连接,
[0033]所述控制单元6分别与风机4、动力波塔2和电除雾器3控制连接。
[0034]所述沉降塔1包括:隔板1

1、第一捕沫器1

2、第一清洗单元1

3和沉降塔主体1

4,
[0035]其中,所述沉降塔主体1

4的顶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隔板1

1设置在所述沉降塔主体1

4内部,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1

4的顶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1

4的底部之间留有通道;
[0036]所述第一捕沫器1

2设置在位于所述出气口一侧的所述沉降塔主体1

4内部,且一
端与所述隔板1

1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1

4的内侧壁固接;
[0037]所述第一清洗单元1

3设置在所述第一捕沫器1

2上端,且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1

4固接。
[0038]所述第一清洗单元1

3为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包括喷淋管和若干喷头,
[0039]所述喷淋管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制砷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沉降塔、风机、动力波塔、电除雾器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沉降塔的一端与废气排气口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风机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动力波塔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波塔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除雾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除雾器的另一端与烟囱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沉降塔、风机、动力波塔和电除雾器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塔包括:隔板、第一捕沫器、第一清洗单元和沉降塔主体,其中,所述沉降塔主体的顶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沉降塔主体内部,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的顶部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的底部之间留有通道;所述第一捕沫器设置在位于所述出气口一侧的所述沉降塔主体内部,且一端与所述隔板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的内侧壁固接; 所述第一清洗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捕沫器上端,且一端与所述沉降塔主体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单元为喷淋结构,所述喷淋结构包括喷淋管和若干喷头,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为密封端,一端设置所述沉降塔主体的内壁上,若干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喷淋管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捕沫器为不锈钢丝网捕沫器或PVC波纹捕沫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君朱国荣江红卫周维伟邓力能付圣江吴伟齐许远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