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体保温壳及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27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保温壳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阀体保温壳及其成型模具,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下壳体由上至下具有依次连通的锥形孔、柱形孔一和柱形孔二,锥形孔和柱形孔二与外界连通;上壳体具有一体成型的锥形座体和圆台体,锥形座体具有通孔一,圆台体具有连通的通孔二和通孔三,通孔一与通孔二连通,通孔一和通孔三与外界连通,通孔一的内径大于通孔二的内径,小于通孔三的内径,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分割成若干部分,若干部分之间粘接形成一整体,圆台体的外侧壁与锥形孔的内侧壁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阀门保温壳不便于装拆的问题。不便于装拆的问题。不便于装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体保温壳及其成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阀体保温壳
,具体的,涉及一种阀体保温壳及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阀门保温通常都是现场包裹保温材料,外包铝皮进行铆固,这种保温方式施工时间长,不便于安装和拆卸,由于阀门需要定期检查维修,那么就需要频繁的拆装保温壳,而现有的方式在拆装时会破坏保温壳,需要重新安一个新的,这样就增加了维修的成本,且会造成大量垃圾,所以需要对现有的保温壳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一种阀体保温壳及其成型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阀门保温壳不便于装拆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阀体保温壳,包括
[0006]下壳体,由上至下具有依次连通的锥形孔、柱形孔一和柱形孔二,所述锥形孔和所述柱形孔二与外界连通;
[0007]上壳体,具有一体成型的锥形座体和圆台体,所述锥形座体具有通孔一,所述圆台体具有连通的通孔二和通孔三,所述通孔一与所述通孔二连通,所述通孔一和所述通孔三与外界连通,所述通孔一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二的内径,小于所述通孔三的内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分割成若干部分,若干部分之间粘接形成一整体,所述圆台体的外侧壁与所述锥形孔的内侧壁贴合。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对称分割成两部分,所述上壳体的切割面与所述下壳体的切割面之间成夹角设置,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以及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缝隙均进行粘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一和所述通孔二用于包裹阀门的阀杆部分,所述通孔三、所述柱形孔一和所述柱形孔二用于包裹阀门的阀盖部分。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提出一种用于于制作所述阀体保温壳的成型模具,包括
[0011]底座,具有间隔分布的成型槽一和成型槽二,所述成型槽一由两个对称且连通的内槽一组成,两个所述内槽一均与所述上壳体外轮廓的一半相吻合,所述成型槽二由两个对称且连通的内槽二组成,两个所述内槽二均与所述下壳体外轮廓的一半相吻合;
[0012]封盖,摆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封盖上具有成型模块一和成型模块二,所述成型模块一和所述成型模块二分别与所述成型槽一和所述成型槽二的外轮廓相吻合且位置相对应。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4]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0015]连接件,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轴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封盖上。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7]提手,设置在所述封盖上,所述提手具有连接的连接部和提压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封盖上,所述提压部呈倾斜设置。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9]本技术中,将保温壳设计为可分离的形式,即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装而成,在阀门上安装保温壳时,由于上壳体和下壳体是分割成几部分的,以分割成两部分为例,先下壳体的一半抵在阀门的阀盖位置,使柱形孔一和柱形孔二贴合到阀盖和阀盖下方的管路,然后再把下壳体的另一半贴合到对侧位置,然后用胶或其他粘接物将两半下壳体进行粘接,组成一个整体,之后采用同样的安装方法,先将一半上壳体抵在阀门的阀杆位置,使通孔一、通孔二与阀杆贴合,然后下移上壳体,使锥形座体与下壳体的锥形孔壁面贴合,此时,通孔三和柱形孔一对接,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将阀盖罩在其内部,之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另一半上壳体,最后把所有的缝隙进行粘接,保温壳即完成安装,需要拆卸时只需将粘接物去除即可分离。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阀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阀体保温壳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下壳体,2、锥形孔,3、柱形孔一,4、柱形孔二,5、上壳体,6、锥形座体,7、圆台体,8、通孔一,9、通孔二,10、通孔三,11、底座,12、成型槽一,13、成型槽二,14、内槽一,15、内槽二,16、封盖,17、成型模块一,18、成型模块二,19、轴,20、连接件,21、提手,22、连接部,23、提压部,24、阀门,25、阀杆,26、阀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阀体保温壳,包括
[0027]下壳体1,由上至下具有依次连通的锥形孔2、柱形孔一3和柱形孔二4,锥形孔2和柱形孔二4与外界连通;
[0028]上壳体5,具有一体成型的锥形座体6和圆台体7,锥形座体6具有通孔一8,圆台体7具有连通的通孔二9和通孔三10,通孔一8与通孔二9连通,通孔一8和通孔三10与外界连通,通孔一8的内径大于通孔二9的内径,小于通孔三10的内径,上壳体5和下壳体1均分割成若干部分,若干部分之间粘接形成一整体,圆台体7的外侧壁与锥形孔2的内侧壁贴合。
[0029]见图1所示,阀门24包含阀杆25、阀盖26等结构,阀杆25和阀盖26部分裸露在外会
流失热量,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阀门24外套设保温壳来防止热量流失。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的阀门24保温壳不便于装拆的问题,将保温壳设计为可分离的形式,即由上壳体5和下壳体1组装而成,在阀门24上安装保温壳时,由于上壳体5和下壳体1是分割成几部分的,以分割成两部分为例,先下壳体1的一半抵在阀门24的阀盖26位置,使柱形孔一3和柱形孔二4贴合到阀盖26和阀盖26下方的管路,然后再把下壳体1的另一半贴合到对侧位置,然后用胶或其他粘接物将两半下壳体1进行粘接,组成一个整体,之后采用同样的安装方法,先将一半上壳体5抵在阀门24的阀杆25位置,使通孔一8、通孔二9与阀杆25贴合,然后下移上壳体5,使锥形座体6与下壳体1的锥形孔2壁面贴合,此时,通孔三10和柱形孔一3对接,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将阀盖26罩在其内部,之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另一半上壳体5,最后把所有的缝隙进行粘接,保温壳即完成安装,需要拆卸时只需将粘接物去除即可分离。
[0030]综上,该保温壳体不仅能对阀门24进行有效的保温,还便于拆装。
[0031]进一步,上壳体5和下壳体1均对称分割成两部分,上壳体5的切割面与下壳体1的切割面之间成夹角设置,上壳体5、下壳体1以及上壳体5和下壳体1之间的缝隙均进行粘接。
[0032]进一步,通孔一8和通孔二9用于包裹阀门24的阀杆25部分,通孔三10、柱形孔一3和柱形孔二4用于包裹阀门24的阀盖26部分。
[0033]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体保温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由上至下具有依次连通的锥形孔(2)、柱形孔一(3)和柱形孔二(4),所述锥形孔(2)和所述柱形孔二(4)与外界连通;上壳体(5),具有一体成型的锥形座体(6)和圆台体(7),所述锥形座体(6)具有通孔一(8),所述圆台体(7)具有连通的通孔二(9)和通孔三(10),所述通孔一(8)与所述通孔二(9)连通,所述通孔一(8)和所述通孔三(10)与外界连通,所述通孔一(8)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二(9)的内径,小于所述通孔三(10)的内径,所述上壳体(5)和所述下壳体(1)均分割成若干部分,若干部分之间粘接形成一整体,所述圆台体(7)的外侧壁与所述锥形孔(2)的内侧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5)和所述下壳体(1)均对称分割成两部分,所述上壳体(5)的切割面与所述下壳体(1)的切割面之间成夹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保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8)和所述通孔二(9)用于包裹阀门的阀杆部分,所述通孔三(10)、所述柱形孔一(3)和所述柱形孔二(4)用于包裹阀门的阀盖部分。4.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暄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零霜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