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023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新风系统、热水系统和环境监测控制系统,所述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和所述热水系统电连接;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由冷热源设备、缓冲水箱、制热末端、制冷末端和供热循环泵站组成。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共用热冷源设备,配合缓冲水箱、换热模块和蓄能水箱,可对系统内的废热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系统能效,节能环保;通过采用共用的冷热源设备和辅助热源,能够大大减少系统外机的数量,方便安装;通过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新风系统和热水系统的协同安装,相较于现有的单个独立系统安装,可大大减少室内的空间占用。可大大减少室内的空间占用。可大大减少室内的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环境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如中央空调、地暖、新风系统和泳池热泵系统均为独立的控制系统,集成度低,各种控制设备的外机占用空间大,且使用过程中各系统的噪音叠加,导致噪声较大;同时由于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在实际使用时,各系统之间存在较多的废热和废冷,导致能耗较高;由于每套系统均需要单独开启和调节,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室内空调系统,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集成度高,噪音小,集成度高,控制操作便捷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新风系统、热水系统和环境监测控制系统,所述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和所述热水系统电连接;
[0006]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由冷热源设备、缓冲水箱、制热末端、制冷末端和供热循环泵站组成;
[0007]所述新风系统由冷热源设备、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缓冲水箱、辅助热源和循环泵机组成;
[0008]所述热水系统由冷热源设备、辅助热源、换热模块、蓄能水箱和热水循环泵组成;
[0009]所述环境监测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温控面板、室外温湿度探测器、室内空气探测器和排风机组成。
[0010]作为优选,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中,所述缓冲水箱连接冷热源设备,且通过所述供热循环泵站连接制热末端和制冷末端,所述制热末端与所述制冷末端分别通过分集水器与供热循环泵站连通。
[0011]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水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接有外接自来水的自动补水阀。
[0012]作为优选,所述热水循环泵连接室内热水管道。
[0013]作为优选,所述换热模块为电热水箱或板式换热器。
[0014]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对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新风系统和热水系统进行集成控制,通过共用热冷源设备,配合缓冲水箱、换热模块和蓄能水箱,可对系统内的废热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系统能效,节能环保;
[0015]2、通过采用共用的冷热源设备和辅助热源,能够大大减少系统外机的数量,方便安装;
[0016]3、通过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新风系统和热水系统的协同安装,相较于现有的单
个独立系统安装,可大大减少室内的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1、冷热源设备;2、循环泵机;3、辅助热源;4、自动补水阀;5、换热模块;6、增压泵;7、排风机;8、室外温湿度探测器;9、室内空气探测器;10、主控制器;11、露点探测器;12、温控面板;13、热水循环泵;14、蓄能水箱;15、供热循环泵站;16、制冷末端;17、制热末端;18、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19、缓冲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2]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新风系统、热水系统和环境监测控制系统,所述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和所述热水系统电连接;
[0023]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由冷热源设备1、缓冲水箱19、制热末端17、制冷末端16和供热循环泵站15组成;该系统中,制冷末端16和制热末端17均为冷媒循环管道,铺设在室内的底板下方,缓冲水箱19内的冷媒通过供热循环泵站15向制冷末端16和制热末端17供水后,即可通过地面辐射的方式调节室内温度;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中,所述缓冲水箱19连接冷热源设备1,且通过所述供热循环泵站15连接制热末端17和制冷末端16,所述制热末端17与所述制冷末端16分别通过分集水器与供热循环泵站15连通;
[0024]所述新风系统由冷热源设备1、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18、缓冲水箱19、辅助热源3和循环泵机2组成;将送风管道的一端连接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18的出风口,另一端在外接风管后连通至每个房间,通过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18对空气的多重过滤,对室内空气进行置换,室内风路循环采用下送上回的方式进行,形成新风湖,且可过滤空气中的PM2.5,保证室内空气洁净;在辅助热源3参与下,还可以通过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18对室内空气进行等温或等焓除湿,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避免室内发霉;同时可对室内泳池所在房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空气品质及空气气流组织进行调节,使得室内泳池环境中的温湿度均衡,进一步提高舒适度;
[0025]所述热水系统由冷热源设备1、辅助热源3、换热模块5、蓄能水箱14和热水循环泵13组成;冷热源设备1提供热源,经换热模块5加热后,将热水储存在蓄能水箱14中储存,而后通过热水循环泵13将热水送至生活用水管道或室内游泳池的加热管道;所述热水循环泵
13连接室内热水管道,热水管道可连接生活热水管道,也可连接室内游泳池的水温调节管道以供应热水,调节泳池水温;所述换热模块5为电热水箱或板式换热器,在供应室内的生活热水时,可采用功率较小的电热水箱,需要调节室内游泳池的水温时,由于所需的换热功率较大,因此可采用板式换热器作为换热设备;
[0026]所述环境监测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10、温控面板12、室外温湿度探测器8、室内空气探测器9、露点探测器11和排风机7组成,室内空气探测器9用于对室内环境的二氧化碳和PM2.5含量进行检测,排风机7用于对室内换气,且主控制器10分别与冷热源设备1、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18电连接,主控制器10与温控面板12、室外温湿度探测器8、室内空气探测器9、排风机7、冷热源设备1和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18之间均采用RS485通讯协议进行双向通讯,以实现温湿度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和室内空气调节的控制;
[0027]该系统内还设置有增压泵6对缓冲水箱19和蓄能水箱14供水。
[0028]作为缓冲水箱19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缓冲水箱19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接有外接自来水的自动补水阀4,自动补水阀4可向缓冲水箱19中自动补水,设置两个缓冲水箱19,并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新风系统、热水系统和环境监测控制系统,所述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和所述热水系统电连接;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由冷热源设备(1)、缓冲水箱(19)、制热末端(17)、制冷末端(16)和供热循环泵站(15)组成;所述新风系统由冷热源设备(1)、室内空气处理一体机(18)、缓冲水箱(19)、辅助热源(3)和循环泵机(2)组成;所述热水系统由冷热源设备(1)、辅助热源(3)、换热模块(5)、蓄能水箱(14)和热水循环泵(13)组成;所述环境监测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10)、温控面板(12)、室外温湿度探测器(8)、室内空气探测器(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鹤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澄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