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86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肺部引流管,包括主管和副管,主管为双通道管,尾部分开,顶部设有斜面,副管位于主管的内部,顶部配套有刺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直接刺入肺脓肿,促进抗生素的生效;能够随时对患者体内的病原情况进行检测;降低了插管的难度。了插管的难度。了插管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肺部引流管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肺部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肺脓疡引流术是在患者全身条件很差,肺功能很差或伴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而不能耐受开胸肺切除者,才会选择的急救手术。
[0003]由于患者身体条件无法手术,常规抗生素(通过血液运输)会由于肺脓肿外侧硬壳很难起效(除非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才有可能会有部分渗透起效),故而只能采取输送药物的方式进行救治。
[0004]肺脓疡引流术的流程为:以患者的痰液为样本查验病毒种类,再选取能够杀死样本中病毒的抗生素,将引流管定位插送至指定位置,并通过其将抗生素输送至单处的肺脓肿处进行治疗。治疗时,需要刺破肺脓肿外侧的硬壳(一般为纤维化的外壳),如果肿块过大,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汲取排出。
[0005]常规的引流管只能满足物质的输送这一个条件,无法进行“刺破”、“定位”和“汲取”的几个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肺部引流管,包括主管1和副管2,主管1为双通道管,尾部分开,顶部设有斜面,副管2位于主管1的内部,顶部配套有刺针3。
[0007]优选的,主管1的尾部还连接有三通接管,副管2从三通接管的侧管延伸而出。
[0008]优选的,主管1的外部还设有显影结构11。
[0009]优选的,显影结构11由多组相互垂直的斜面组成。
[0010]优选的,主管1的两个通道分别与外部的抗生素与生理盐水连接;
[0011]或,
[0012]主管1的两个通道分别与外部的抗生素与负压装置连接。
[0013]优选的,副管2与外部的负压装置相连。
[0014]优选的,主管1分为置入管12、连接管13和外接管14,置入管12埋设在患者体内,连接管13衔接置入管12和外接管14,外接管14与外部的药液装置相连通。
[0015]优选的,副管2与刺针3的连接处还设有限位环。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能够直接刺入肺脓肿,促进抗生素的生效;
[0018]2、能够随时对患者体内的病原情况进行检测;
[0019]3、降低了插管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2]图中,
[0023]1、主管;2、副管;3、刺针;11、显影结构;12、置入管;13、连接管;14、外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
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如图1

2所示可知,本技术包括有:主管1和副管2,主管1为双通道管,尾部分开,顶部设有斜面,副管2位于主管1的内部,顶部配套有刺针3。值得说明的是刺针3采用输液针,内部中空。当主管1从患者的侧部刺入通过显影或者超声设备判断位置,在靠近肺脓肿的过程中,刺针3会穿透外侧的硬壳,其内部的脓液会随着刺针3的顶部流经副管2最终排出体外,再次推进后,主管1的前段没入肺脓肿中,通过主管1输送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救援。在输送抗生素前,可以后拉副管2,将患者体内的副管2和刺针3整体取出,防止内留的细菌二次感染。主管1采用双通道管,一个用于抗生素的注射,另一个可用于采样与肺部清洗。
[0026]优选的,主管1的尾部还连接有三通接管,副管2从三通接管的侧管延伸而出,依次便于拉出,同时也避免了刺针3对主管1内壁的污染。在刺针3退出后,三通接管的侧口需要通过阀口或者盖帽进行回路闭合。
[0027]优选的,主管1的外部还设有显影结构11。显影结构11由多组相互垂直的斜面组成。超声显影装置发出的声波在两次反射后返回,在显影装置中形成明显的标记,便于最终成像的观测。
[0028]优选的,主管1的两个通道分别与外部的抗生素与生理盐水连接;
[0029]或,主管1的两个通道分别与外部的抗生素与负压装置连接。
[0030]常规下,在副管2退出后,抗生素开始接入,同时负压装置处于接入状态,一旦抗生素浓度过高,或者患者肺部出现特殊反应,需要通过负压装置抽出,同时更换生理盐水稀释。而当需要对的肺部取样时,也可以通过负压装置进行抽取。
[0031]优选的,副管2与外部的负压装置相连,便于肺囊肿的脓液抽出。由于身体患者较差,可采用注射器或者引流的方式进行抽入副管2内部后,直接取出。取出的样本也可以作为样本留存。
[0032]优选的,主管1分为置入管12、连接管13和外接管14,置入管12埋设在患者体内,连接管13衔接置入管12和外接管14,外接管与外部的药液装置相连通。
[0033]优选的,副管2与刺针3的连接处还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大小与主管1的内部通路相对应或者略小于内部通路,其用处在于防止刺针3在刺入时,副管2与刺针3相对主管1大后退,同时取出时,也只需稍加用力即可。
[0034]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肺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和副管(2),所述主管(1)为双通道管,尾部分开,顶部设有斜面,所述副管(2)位于主管(1)的内部,顶部配套有刺针(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尾部还连接有三通接管,所述副管(2)从三通接管的侧管延伸而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的外部还设有显影结构(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肺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结构(11)由多组相互垂直的斜面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肺部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文君夏维宋成虎陈若郑明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