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80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所述减震模块包括两个减震部,所述减震部包括扣件、底座和连接部;所述底座轴向设有所述连接部,所述扣件设有与所述底座端部匹配的凹槽,所述底座端部安装在所述扣件的凹槽内,所述连接部、所述底座以及所述扣件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心相同,所述连接部端部为凹凸结构,两个所述减震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匹配连接组成所述减震模块。通过该减震模块保证减震效果不会因室内机多年运行大大减弱,有效防止噪音,降低维修成本。降低维修成本。降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
,尤其涉及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多联中央空调作为夏季制冷重要设备,普及率很高,尤其是涉及中高端住宅,多联机已成为精装修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住户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地产商在多联机室内机吊装环节提出了严格的减震要求,通常会在初装时安装减震垫满足减震的要求,但是多年运行后,减震垫位置由于室内机振动易发生偏移错位从而使减震效果大打折扣,产生噪音,因此需要一种更为合理的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以克服由于室内机多年振动,减震垫易发生偏离影响减震效果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所述减震模块包括两个减震部,所述减震部包括扣件、底座和连接部;
[0006]所述底座轴向设有所述连接部,所述扣件设有与所述底座端部匹配的凹槽,所述底座端部安装在所述扣件的凹槽内,所述连接部、所述底座以及所述扣件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心相同,所述连接部端部为凹凸结构,两个所述减震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匹配连接组成所述减震模块。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部为圆柱体,所述底座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座的外径,所述条形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条形开口卡接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底座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扣件包括圆片和圆柱环,所述圆片上设有所述圆柱环,所述圆片与所述底座端面贴合,所述圆柱环与所述底座外壁贴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模块穿设在吊杆上,所述吊杆为螺纹杆,所述圆片与螺母抵接,通过所述螺母与所述螺纹杆配合将所述减震模块固定锁紧。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凸出部和凹陷部,所述连接部端部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凹陷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陷部匹配。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室内机与吊杆之间安装减震模块,减震模块由两个减震部通过设置的凹凸结构连接组成,该连接方式使减震模块整体结构稳定,能够避免因室内机工作多年发生偏移,保证防振效果的持久性,降低了维修成本,并且进一步防止由于减震效果减弱,振动传递到吊杆与楼板连接处使螺母松动而导致安装不稳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实施例中减震模块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施例中减震部的主视图;
[0017]图4为本实施例中减震部的俯视图。
[0018]图中:1、减震模块;11、减震部;111、扣件;112、底座;113、连接部;114、圆片;115、圆柱环;116、凸出部;117、凹陷部;2、吊杆;3、螺母;4、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减震模块1包括两个减震部11,所述减震部11包括扣件111、底座112和连接部113;
[0021]所述底座112轴向设有所述连接部113,所述扣件111设有与所述底座112端部匹配的凹槽,所述底座112端部安装在所述扣件111的凹槽内,所述连接部113、所述底座112以及所述扣件111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心相同,所述连接部113端部为凹凸结构,两个所述减震部11通过所述连接部113的端部匹配连接组成所述减震模块1。
[0022]所述底座112与所述连接部113为圆柱体,所述底座112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113的外径。
[0023]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减震模块1包括两个相同的减震部11,两个减震部11轴向排列方向相反,减震部11包括扣件111、底座112和连接部113,所述底座112与所述连接部113为圆柱体,底座112一端设有连接部113,另一端安装在扣件111的凹槽内,所述连接部113、所述底座112以及所述扣件111设有通孔,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部113、所述底座112以及所述扣件111轴心相同,所述底座112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113的外径。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部113端部为凹凸结构,两个连接部113的端部相对匹配连接从而组成了减震模块1,底座112与连接部113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具备良好的弹性及抗冲击等性能。为避免螺母3与底座112材质不同,直接连接会影响固定效果,在底座112与螺母3之间设置扣件111,扣件111为金属材质,利用底座112的弹性性能将其安装到扣件111的凹槽内,起到保护底座112的作用,防止底座112磨损影响减震效果。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扣件111为镀锌钢板制作。
[0025]还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设有安装部4,所述安装部4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座112的外径,所述条形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部113的外径,所述
安装部4通过所述条形开口卡接在所述连接部113与所述底座112之间。
[0026]所述减震模块1穿设在吊杆2上,所述吊杆2为螺纹杆,所述圆片114与螺母3抵接,通过所述螺母3与所述螺纹杆配合将所述减震模块1固定锁紧。
[0027]具体地,如图1所示,吊杆2穿过减震模块1,通过螺母3将减震模块1固定在吊杆2上,室内机设有安装部4,室内机通过安装部4与减震模块1连接进而与吊杆2连接,室内机端角处分别设有四个安装部4,每个安装部4对应连接一个减震模块1,当室内机运行时,振动传递到减震模块1,减震模块1具有较高弹性能够吸收振动阻止其通过吊杆2传递到楼板,从而有效减少了噪音。
[0028]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减震模块1由外径长度不同的连接部113和底座112组成,由于安装部4的条形开口宽度大于连接部113的外径,该条形开口能够穿入连接部113从而使室内机与减震模块1连接,又由于安装部4的条形开口宽度小于底座112的外径,使得室内机与减震模块1保持连接状态,该结构能够使室内机不需螺栓即可与减震模块1连接,保证减震效果的同时避免通过螺栓连接时,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模块(1)包括两个减震部(11),所述减震部(11)包括扣件(111)、底座(112)和连接部(113);所述底座(112)轴向设有所述连接部(113),所述扣件(111)设有与所述底座(112)端部匹配的凹槽,所述底座(112)端部安装在所述扣件(111)的凹槽内,所述连接部(113)、所述底座(112)以及所述扣件(111)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心相同,所述连接部(113)端部为凹凸结构,两个所述减震部(11)通过所述连接部(113)的端部匹配连接组成所述减震模块(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2)与所述连接部(113)为圆柱体,所述底座(112)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113)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联机室内机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设有安装部(4),所述安装部(4)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底座(112)的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振伟李磊姜福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盈绿能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