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动力柜的顶部通风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71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动力柜的顶部通风降温装置,柜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动力柜内温度信号与设定温度信号经差动平衡放大器计算出差值1,差值经同相放大后,加到光电耦合器,柜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动力柜内温度信号与动力柜外环境温度经差分放大器计算出差值2,差值2为正且大于0.7V时,三极管Q3导通、光电耦合器不导通、三极管Q4导通、晶闸管T1触发导通,差值1控制双向晶闸管T2的导通角,进而调节风扇电机B2的转速,差值2为负或小于0.7V时,三极管Q截止、光电耦合器的引脚2为地,光电耦合器导通、三极管Q5导通,电动风窗风阀驱动电机B1得电,打开风窗进行自然通风的散热,能实现所需降低温度与散热量匹配。热量匹配。热量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动力柜的顶部通风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柜
,特别是用于动力柜的顶部通风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力柜是指给整台机器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的电气控制柜组合,有接触器、变频器、高压柜、变压器等等,体积较大,内中器件较多并相对复杂的动力设备控制,环境温度以及内中器件发热,会影响动力柜内部分电气元件的灵敏度、导致其内部高温损坏,现有技术采用在动力柜顶部、侧边设置通风窗或散热孔进行自然通风,以及设置风机进行柜内温度的控制,但其实现的是定风量控制,不能实现柜内所需温度与风机或自然通风的散热相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用于动力柜的顶部通风降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采取的定风量控制,不能实现柜内所需温度与风机或自然通风的散热相匹配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通风窗风阀、风机、柜内温度传感器、柜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内温度传感器、柜外温度传感器连接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连接通风窗风阀、风机;
[0005]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温度传感器RT1,温度传感器RT1的上端连接电源+5V,温度传感器RT1的下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5的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3的正极、接地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接地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位器RW1的右端,电位器RW1的可调端连接地,电位器RW1的左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位器RW2的可调端,电位器RW2的左端连接设定温度信号,电位器RW2的右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5V,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4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7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连接地,运算放大器AR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9的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的引脚1、晶闸管T1的阳极,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AR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9的一端、接地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传感器检测的室外温度信号,运算放大器AR2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2连接电源+5V,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21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的引脚1,光电耦合器U1的引脚4通过电阻R11连接电源+15V,光电耦合器U1的引脚3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
基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2连接电源+15V,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电动风窗风阀驱动电机B1的正极,电动风窗风阀驱动电机B1的负极连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9V,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晶闸管T1的控制极,晶闸管T1的阴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5的一端、双向晶闸管T1的控制极,晶闸管T1的第二阳极连接风扇电机B2的一端,风扇电机B2的另一端连接交流220V电源的N线,晶闸管T1的第一阳极连接交流220V电源的L线。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检测的动力柜内温度信号与设定温度信号经差动平衡放大器计算出差值1,差值经同相放大后,一路加到光电耦合器的引脚1,另一路加到晶闸管T1的阳极,检测的动力柜内温度信号与动力柜外环境温度经差分放大器计算出差值2,差值2为正且大于0.7V时,三极管Q3导通、光电耦合器的引脚2为高电平,光电耦合器不导通、三极管Q4导通、晶闸管T1触发导通,差值1控制双向晶闸管T2的导通角,进而调节风扇电机B2的转速,也即实现根据柜内所需温度调节风机功率,差值2为负或小于0.7V时,三极管Q截止、光电耦合器的引脚2为地,光电耦合器导通、三极管Q5导通,电动风窗风阀驱动电机B1得电,打开风窗进行自然通风的散热,能实现所需降低温度与散热量匹配。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09]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0]实施例一,用于动力柜的顶部通风降温装置,包括通风窗风阀、风机、柜内温度传感器、柜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柜内温度传感器、柜外温度传感器连接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连接通风窗风阀、风机;
[0011]所述信号处理器接收温度传感器RT1检测的动力柜内温度信号,具体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进行检测,其温度越高、阻值越小,与电阻R15分压后,转换为温度越高,分压电压越大的信号,经滤波后加到三极管Q1、三极管Q2为核心组成的差动平衡放大器,差动平衡放大器还接入动力柜内适宜温度对应的设定温度信号,计算出差值1,其中电位器RW1用于调节三极管Q1、三极管Q2的对称性,电位器RW2调节设定温度信号的大小,之后进入运算放大器AR4、电阻R5

电阻R7组成的同相放大器同相比例放大,经单向导电二极管D1、电阻R9和电容C2滤波后加到光电耦合器U1的引脚1,检测的动力柜内温度信号与动力柜外环境温度信号(也即室外温度信号)经运算放大器AR2、电阻R18

电阻R20组成的差分放大器计算出差值2,差值2为正且大于0.7V时,三极管Q3导通、光电耦合器U1的引脚2为高电平,光电耦合器U1不导通、三极管Q4导通、晶闸管T1触发导通,差值1控制双向晶闸管T2的导通角,进而调节风扇电机B2的转速,也即实现根据柜内所需温度调节风机功率,差值2为负或小于0.7V时,三极管Q3截止、光电耦合器U1的引脚2为地,光电耦合器U1导通、三极管Q5导通,电动风
窗风阀驱动电机B1得电,打开风窗进行自然通风的散热,能实现所需降低温度与散热量匹配,包括温度传感器RT1,温度传感器RT1的上端连接电源+5V,温度传感器RT1的下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5的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3的正极、接地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接地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位器RW1的右端,电位器RW1的可调端连接地,电位器RW1的左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动力柜的顶部通风降温装置,包括通风窗风阀、风机、柜内温度传感器、柜外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内温度传感器、柜外温度传感器连接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连接通风窗风阀、风机;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温度传感器RT1,温度传感器RT1的上端连接电源+5V,温度传感器RT1的下端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15的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3的正极、接地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接地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位器RW1的右端,电位器RW1的可调端连接地,电位器RW1的左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位器RW2的可调端,电位器RW2的左端连接设定温度信号,电位器RW2的右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5V,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AR4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7的一端,运算放大器AR4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连接地,运算放大器AR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接地电阻R9的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光电耦合器U1的引脚(1)、晶闸管T1的阳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欲龙邢纪周戴文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麦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