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62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培养皿盖、漏斗、滤纸体、离心管和灭菌袋,所述培养皿盖盖合于漏斗上口,所述滤纸体由多层擦镜纸叠合构成;所述滤纸体放置于漏斗内侧,并与漏斗内壁贴合;所述漏斗插入到离心管,所述漏斗下部包覆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活动嵌入到离心管内侧上部;组装后的所述培养皿盖、漏斗和离心管,外部包覆双层纱布,并通过绑扎绳或皮筋扎紧,所述离心管下部凸出双层纱布;所述双层纱布外部套接有两层灭菌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能够对于培养基等大颗粒杂质的过滤,通过多层擦镜纸过滤,不易堵塞,可以反复利用。可以反复利用。可以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属于绛红色小单孢菌分离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验室中,经常需要对菌种自然分离,很难在采购到合适的过滤膜,滤膜孔径过小,特别容易堵塞,使试验无法进行;如果膜孔径过于大,无法有效除去杂质,对后期操作不利;如对绛红色小单孢菌的分离过滤,需要在培养液内将绛红色小单孢菌分离出来,由于绛红色小单孢菌的菌丝直径0.4~0.6um;孢子直径 0.8~1.2um,这种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难度比较大,现有的过滤装置对该类菌种分离操作过程繁琐,且耗材比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操作简单,装置可以反复使用,减少耗材,节约成本。
[0004]本技术的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培养皿盖,
[0005]漏斗,所述培养皿盖盖合于漏斗上口,
[0006]滤纸体,所述滤纸体由多层擦镜纸叠合构成;所述滤纸体放置于漏斗内侧,并与漏斗内壁贴合;
[0007]离心管,所述漏斗插入到离心管,所述漏斗下部包覆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活动嵌入到离心管内侧上部;
[0008]组装后的所述培养皿盖、漏斗和离心管,外部包覆双层纱布,并通过绑扎绳或皮筋扎紧,所述离心管下部凸出双层纱布;
[0009]灭菌袋,所述双层纱布外部套接有两层灭菌袋。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盖内侧设置有与漏斗顶面贴合的滤纸,漏斗上口用一层滤纸盖住,便于培养皿盖与漏斗口更好吻合,同时能够防止操作杂菌污染。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盖内径直径80mm,漏斗上口直径75mm,滤纸直径为78mm,所述滤纸体直径为60mm;滤纸体采用四层擦镜纸,擦镜纸剪成直径60mm,对折,再折成锥形腔,嵌入到漏斗内侧,且紧贴漏斗内侧下口处。
[0012]进一步地,所述滤纸体外边为等尺寸的花边或棱边结构;通过花边或棱边使滤纸体更好地与漏斗内壁贴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能够用于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程中,对于培养基等大颗粒杂质的过滤,通过多层擦镜纸过滤,不易堵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反复利用,减少耗材,节约经济成本,并且也可以用作与绛红色小单孢菌相似特点的菌种过滤使用,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培养皿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滤纸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
[0019]培养皿盖1,
[0020]漏斗2,所述培养皿盖1盖合于漏斗2上口,
[0021]滤纸体3,所述滤纸体3由多层擦镜纸叠合构成;所述滤纸体3放置于漏斗2内侧,并与漏斗2内壁贴合;
[0022]离心管4,所述漏斗2插入到离心管4,所述漏斗2下部包覆有纱布层5;所述纱布层5活动嵌入到离心管4内侧上部;
[0023]组装后的所述培养皿盖1、漏斗2和离心管4,外部包覆双层纱布6,并通过绑扎绳7或皮筋扎紧,所述离心管4下部凸出双层纱布6;
[0024]灭菌袋8,所述双层纱布6外部套接有两层灭菌袋8。
[0025]所述培养皿盖1内侧设置有与漏斗顶面贴合的滤纸9,漏斗上口用一层滤纸盖住,便于培养皿盖与漏斗口更好吻合,同时能够防止操作杂菌污染。
[0026]所述培养皿盖1内径直径80mm,漏斗2上口直径75mm,滤纸9直径为78mm,所述滤纸体3直径为60mm;滤纸体3采用四层擦镜纸,擦镜纸剪成直径60mm,对折,再折成锥形腔,嵌入到漏斗2内侧,且紧贴漏斗2内侧下口处;离心管4的选择根据漏斗下端口的直径及长度确定,选择直径15mm,长度100mm,实验室常用10ml离心管正好符合要求;在漏斗颈处缠适量纱布,便于二者更好固定。
[0027]所述滤纸体3外边为等尺寸的花边或棱边结构;通过花边或棱边使滤纸体更好地与漏斗内壁贴合。
[0028]本技术的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组装方法如下:剪一张直径为78mm的圆形滤纸, 铺在直径为80mm的培养皿盖里,再剪直径60mm的四层擦镜纸,对折,再折成锥形,将四层擦镜纸放入直径75mm漏斗中,接着,将漏斗倒扣在铺滤纸的培养皿盖里,在漏斗上口与下口连接处缠多圈纱布,再将此装置漏斗嵌入到离心管中,接着用双层纱布包裹固定组装后的培养皿盖、漏斗和离心管,将该装置装入灭菌袋中,装两层灭菌袋,以便灭菌待用。
[0029]本技术的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分离过滤操作方法如下:试验开始前,将此装置一层灭菌袋取下,装置放在超净工作台上,自净5min,将第二层灭菌袋取下,此装置的离心管下部放置离心管架上,使用时将双层纱布取下,轻轻取下培养皿盖,用灭菌的镊子轻轻取下漏斗口上面滤纸,将菌液倒入四层擦镜纸的过滤漏斗里,用灭菌的镊子再将滤纸轻轻盖上,防止杂菌污染,过滤结束,取下漏斗上口滤纸,一手拿漏斗上口,一手拿镊子夹住离心管口纱布,防止纱布滑落离心管内,将漏斗取下,盖上离心管盖,菌液待用,此过滤操作结束。
[0030]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绛红色小单孢菌自然分离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皿盖,漏斗,所述培养皿盖盖合于漏斗上口,滤纸体,所述滤纸体由多层擦镜纸叠合构成;所述滤纸体放置于漏斗内侧,并与漏斗内壁贴合;离心管,所述漏斗插入到离心管,所述漏斗下部包覆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活动嵌入到离心管内侧上部;组装后的所述培养皿盖、漏斗和离心管,外部包覆双层纱布,并通过绑扎绳或皮筋扎紧,所述离心管下部凸出双层纱布;灭菌袋,所述双层纱布外部套接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圣凤叶晖毛宁刘洪鹏孟晓妍林雪峰曲晏永张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福安药业集团烟台只楚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