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25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急救模拟技术领域,具体为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包括模拟人躯体、两个固定座、教学演示皮层、两个第一魔术贴、固定块和气泵;固定块安装在模拟人躯体内,固定块上设有安装槽,固定块的上端面设有用于进行弹性支撑的按压组件;安装槽的侧面设有开口;气泵安装在安装槽内;两个固定座并排安装在固定块上;教学演示皮层的一端通过两个固定座压紧在模拟人躯体上;两个第一魔术贴分别安装在教学演示皮层和模拟人躯体上,两个第一魔术贴相互粘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教学、运输和学习检测为一体,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


[0001]本技术涉及急救模拟
,具体涉及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

技术介绍

[0002]心肺复苏使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护。在抢救过程中气道是否放开、胸外按压、按压强度和按压频率是否正确,按压是否停滞、人工呼吸吹入潮气量是否足够、规范动作是否正确等,是抢救病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在系列抢救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综合训练技术。但在我国由于心肺复苏技术尚未普及,因此,在自热灾害、意外事故和急性疾病发生时,因事故现场缺少急救专业人员,没有及时现场抢救而死亡。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6287245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急救训练模拟人,其采用具有皮肤触感的硅胶材料制成,胸腔浮动模拟装置包括正反转电机和绕线轮,颈动脉模拟装置包括电磁铁和触碰传感器,心率模拟装置包括振动电机和振动传感器,气体流量传感器设于口腔靠近喉部处。本装置弥补现有急救训练模拟人的动态仿真误差,最大程度还原真实急救场景,可以有效的、真实的模拟仿真急救患者的生理特征,具有真实胸腔按压反馈力感、真实皮肤触感,动态触发脉搏跳动、动态触发胸腔起伏状态以及人工呼吸时胸腔的有序浮动。
[0004]但是上述装置不便于进行收纳和运输,也不便于同时进行教学和学习检测,装置的功能性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集教学、运输和学习检测为一体的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包括模拟人躯体、两个固定座、教学演示皮层、两个第一魔术贴、固定块和气泵;
[0007]固定块安装在模拟人躯体内,固定块上设有安装槽,固定块的上端面设有用于进行弹性支撑的按压组件;安装槽的侧面设有开口;气泵安装在安装槽内;
[0008]两个固定座并排安装在固定块上;教学演示皮层的一端通过两个固定座压紧在模拟人躯体上;两个第一魔术贴分别安装在教学演示皮层和模拟人躯体上,两个第一魔术贴相互粘粘。
[0009]优选的,还包括压板、两个固定板、转轴和两个第二魔术贴;两个固定板安装在模拟人躯体上;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上;压板的一端连接转轴,压板远离转轴的一端设有橡胶垫;两个第二魔术贴分别安装在模拟人躯体和压板上,两个第二魔术贴相互粘粘。
[0010]优选的,还包括提示板;提示板安装在压板上。
[0011]优选的,固定板选用橡胶材质。
[0012]优选的,按压组件包括支撑板、磁铁、多个弹簧和电磁铁;固定块的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面设有盲孔;电磁铁安装在盲孔内;支撑板位于凹槽的正上方,支撑板通过多
个弹簧连接凹槽的底面;磁铁安装在支撑板的底面。
[0013]优选的,固定块上设有圆角。
[0014]优选的,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通孔。
[0015]优选的,固定块的底面设有橡胶垫。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教学者通过教学演示皮层对心肺复苏的按压点进行准确的讲解,便于学生进行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成果检测时,通过对教学演示皮层进行翻转,便于学生自己寻找按压点,便于直观的看出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在运输装置时,通过排气孔进行放气,然后将模拟人头部收纳在安装槽内,便于对装置进行运输和移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8]使用者通过抬起压板,将教学演示皮层压紧在橡胶垫下方,通过两个第二魔术贴的相互粘贴,对教学演示皮层进行了压紧,便于进行学生学习检测,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按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模拟人躯体;2、压板;21、橡胶垫;3、提示板;4、固定座;5、教学演示皮层;6、第一魔术贴;7、模拟人头部;8、固定板;9、转轴;10、第二魔术贴;11、支撑板;12、磁铁;13、弹簧;14、固定块;1401、安装槽;1402、凹槽;15、气泵;16、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包括模拟人躯体1、两个固定座4、教学演示皮层5、两个第一魔术贴6、固定块14和气泵15。
[0025]固定块14安装在模拟人躯体1内,固定块14上设有安装槽1401,固定块14的上端面设有用于进行弹性支撑的按压组件;固定块14的底面设有橡胶垫,固定块14通过橡胶垫安装在模拟人躯体1内;安装槽1401的内壁上设有多个通孔,便于对模拟人躯体1内部进行快速充气;模拟人躯体1包括了模拟人头部7,收纳状态下,模拟人头部7位于安装槽1401内,便于对装置进行收纳和携带;按压组件包括支撑板11、磁铁12、多个弹簧13和电磁铁16;固定块14的上端面设有凹槽1402,固定块14上设有圆角;通过设置圆角便于对模拟人躯体1的内腔进行保护,避免对模拟人躯体1的内腔进行磨损;凹槽1402的底面设有盲孔;电磁铁16安装在盲孔内;支撑板11位于凹槽1402的正上方,支撑板11通过多个弹簧13连接凹槽1402的底面;磁铁12安装在支撑板11的底面;安装槽1401的侧面设有开口;气泵15安装在安装槽1401内。
[0026]两个固定座4并排安装在固定块14上;教学演示皮层5的一端通过两个固定座4压紧在模拟人躯体1上,教学演示皮层5上显示肋骨的位置,便于对心肺复苏的按压点进行准确的讲解和找寻;两个第一魔术贴6分别安装在教学演示皮层5和模拟人躯体1上,两个第一
魔术贴6相互粘粘。
[0027]模拟人躯体1上设有多个传感器,多个传感器包括触碰传感器、颈动脉模拟装置、振动传感器等,与对比文件中的传感器种类和位置相同;模拟人躯体1上设有排气孔。
[0028]本技术中,使用时,教学者通过教学演示皮层5对心肺复苏的按压点进行准确的讲解,便于学生进行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成果检测时,通过对教学演示皮层5进行翻转,便于学生自己寻找按压点,便于直观的看出学生的学习成效;同时,在运输装置时,通过排气孔进行放气,然后将模拟人头部7收纳在安装槽1401内,便于对装置进行运输和移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9]实施例二
[0030]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压板2、提示板3、两个固定板8、转轴9和两个第二魔术贴10;两个固定板8安装在模拟人躯体1上,固定板8选用橡胶材质,降低了收纳时固定板8对模拟人躯体1的磨损;转轴9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8上;压板2的一端连接转轴9,压板2远离转轴9的一端设有橡胶垫21;两个第二魔术贴10分别安装在模拟人躯体1和压板2上,两个第二魔术贴10相互粘粘;提示板3安装在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人躯体(1)、两个固定座(4)、教学演示皮层(5)、两个第一魔术贴(6)、固定块(14)和气泵(15);固定块(14)安装在模拟人躯体(1)内,固定块(14)上设有安装槽(1401),固定块(14)的上端面设有用于进行弹性支撑的按压组件;安装槽(1401)的侧面设有开口;气泵(15)安装在安装槽(1401)内;两个固定座(4)并排安装在固定块(14)上;教学演示皮层(5)的一端通过两个固定座(4)压紧在模拟人躯体(1)上;两个第一魔术贴(6)分别安装在教学演示皮层(5)和模拟人躯体(1)上,两个第一魔术贴(6)相互粘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急救训练用模拟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2)、两个固定板(8)、转轴(9)和两个第二魔术贴(10);两个固定板(8)安装在模拟人躯体(1)上;转轴(9)转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板(8)上;压板(2)的一端连接转轴(9),压板(2)远离转轴(9)的一端设有橡胶垫(21);两个第二魔术贴(10)分别安装在模拟人躯体(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军旗李文李钊马俊任春燕任佳燕任佳琪任根良班娜娜马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他她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