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14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包括安装于集装箱内的活动限位架以及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于活动限位架一侧,所述活动限位架内设置有输送绳,所述输送绳为环形绳体且竖直设置,所述活动限位架内设置有驱动输送绳移动的驱动部件,所述输送绳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基座,两个所述安装基座相对设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于第一个安装基座侧壁,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竖直布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预定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解决了如何控制集装箱内的温度检测元件更加高效地移动检测,提高预警准确度以及效率。提高预警准确度以及效率。提高预警准确度以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报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常,重要生产线的电气部分均安装在集装箱式的电控室内,因为含有大量的变频器、接触器和电缆等发热设备,尤其是夏天,为保证电气设备工作在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电控室在温度:24
±
2℃,相对湿度: 60
±
10%RH,需要安装空调,一旦空调失灵,电控室温度会高达60

80℃直接引起机组跳闸,给设备和产品代来损失,由于一些大功率设备 产生热量导致接触器和电缆发热导致器件燃烧,从而引起电气火灾,造成设备较大损失和停产,因此,检测发热体温度并在燃烧前报警显得非常必要。
[0003]在集装箱式电控室内安装温度检测装置能够对温度的检测,但是固定设置的温度检测元件其检测范围有限,检测灵敏度较低,对于远离温度检测元件处的温度检测不灵敏;国内有部分企业解决了固定设置温度检测部件存在的缺陷,比如专利文献:一种用于检测机柜温度的温度监测装置(CN209280156U)其内通过齿轮齿条等机构来控制温度传感器处于不同的位置,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温度检测;但是上述方案当中控制设备体积较大,不适合实际的集装箱式的电控室,设置上述装置会对集装箱电控室内的设备进行阻挡,导致设备难于操作,并且其本身制造成本高,故障率高,难以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其解决了如何控制集装箱内的温度检测元件更加高效地移动检测,提高预警准确度以及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包括安装于集装箱内的活动限位架以及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于活动限位架一侧,所述活动限位架内设置有输送绳,所述输送绳为环形绳体且竖直设置,所述活动限位架内设置有驱动输送绳移动的驱动部件,所述输送绳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基座,两个所述安装基座相对设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两个,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安装于第一个安装基座侧壁,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竖直布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预定间隙,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与驱动部件电性连接,且均连接中央处理器对二者进行协调控制,第一个所述安装基座侧壁通过安装架安装有负压筒,所述负压筒通过连接管道外接检测设备,所述负压筒与安装基座之间具有预定间距且位于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之间。
[0007]优选地,第二个所述安装基座侧壁固定连接有配重盒,所述配重盒通过安装螺栓与安装基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配重盒内壁转动连接有收集滚筒,所述收集滚筒上缠绕有牵引绳,所
述安装架中间部分与第一个安装基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负压筒安装于安装架的第一端,所述牵引绳末端与安装架第二端栓接,所述收集滚筒与配重盒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扭力弹性元件,所述安装架与安装基座之间连接有第二扭力弹性元件。
[0009]优选地,第一个所述安装基座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安装基座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以及安装架均安装于安装板外侧,所述安装架第二端转动连接有活动环,所述牵引绳末端与活动环栓接。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两个驱动滚筒,所述输送绳套设于两个驱动滚筒外侧,所述活动限位架内安装有电控装置,其中通过电控装置控制所述驱动滚筒转动。
[0011]优选地,所述活动限位架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位于活动限位架的上下两侧内壁,所述驱动滚筒与滑块侧壁转动连接。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3]通过设置输送绳能够驱动温度检测元件处于不同的位置,实现对一侧的发热设备各个位置的温度检测,上述驱动方式简单可靠,制造成本低;并且上述控制方式体积较小,移动过程灵活方便,对集装箱内设备的正常使用不存在影响;通过设置两个温度检测元件能够对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检测,其与驱动部件电性连接,能够通过输送绳控制温度检测元件朝着温度更高的位置方向移动,实现自动控制过程,能够及时对集装箱内异常的温度进行报警,提高预警效率;并且通过设置可以转动的安装架以及负压筒,能够对温度较高的位置的气体进行检测,实现双重的检测报警过程,其温度预警准确程度高,预警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的B

B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集装箱;101、发热设备;2、活动限位架;201、滑块;2011、驱动滚筒;2012、电控装置;3、输送绳;301、安装基座;4、安装板;401、温度检测元件;5、负压筒;501、安装架;6、活动环;601、牵引绳;7、配重盒;701、安装螺栓。
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

4,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包括安装于集装箱1内的活动限位架2以及温度检测元件401,集装箱1内的两侧安装有发热设备101,其中将温度检测元件401安装于发热设备101一侧能够对发热设备101表面的温度进行检测,一般来说集装箱内的空间较大,固定设置的温度检测元件401难以对内部不同位置的温度进行准确地检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温度检测元件401安装于活动限位架2一侧,活动限位架2内设置有输送绳3,输送绳3为环形绳体且竖直设置,活动限位架2内设置有驱动输送绳3移动的驱动部件,其中通过驱动部件能控制输送绳3正反方向转动,实现驱动过程,其中输送绳3为环形设置,垂直设置,输送绳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基座301,两个安装基座301相对设置,相对设置即为环形设置输送绳3的两侧,其中温度检测元件401为两个,两个温度检测元件401安装于第一个安装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包括安装于集装箱(1)内的活动限位架(2)以及温度检测元件(401),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01)安装于活动限位架(2)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限位架(2)内设置有输送绳(3),所述输送绳(3)为环形绳体且竖直设置,所述活动限位架(2)内设置有驱动输送绳(3)移动的驱动部件,所述输送绳(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基座(301),两个所述安装基座(301)相对设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01)为两个,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01)安装于第一个安装基座(301)侧壁,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01)竖直布置且二者之间具有预定间隙,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01)与驱动部件电性连接,第一个所述安装基座(301)侧壁通过安装架(501)安装有负压筒(5),所述负压筒(5)通过连接管道外接检测设备,所述负压筒(5)与安装基座(301)之间具有预定间距且位于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0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个所述安装基座(301)侧壁固定连接有配重盒(7),所述配重盒(7)通过安装螺栓(701)与安装基座(30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电控室温度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盒(7)内壁转动连接有收集滚筒,所述收集滚筒上缠绕有牵引绳(6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红兵胡铜生王亚夔洪小兵朱兵俞显平周展翅侯文武彭辉许润国吴小华温灏胡兴林刘玉胜吴小渊王之平方健王东生陈卫国刘凡黄纪斌张俊航尚辉翟祥民刘明华张文胜于志坚吴震张珏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威铜业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