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12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包括CT室用移动床体以及安装在CT室用移动床体下表面四角的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CT室用移动床体的上表面活动放置有移动床板,且CT室用移动床体的上表面位于移动床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防护架,所述CT室用移动床体的下表面和内部共同设置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移动CT检测的患者,通过调节组件中的调节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螺纹套带动调节板上升,滚珠就会贴合并抬起移动床板,使得移动床板稍微高于CT室用检测床,这样医务人员就可以轻松地将移动床板推动到CT室用检测床上了,整个移动过程不需要蛮力移动患者,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对患者造成伤害。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是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检查是现代一种较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目前对人体内部进行扫描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患者进行CT扫描的时候需要移动到CT机上,而某些患者由于本身不方便进行移动,而在医生对患者进行移动的时候可能会由于震动等牵扯到患者的伤口或者对患者的身体疼痛处造成挤压等,使患者的转移较为不便,使用较为麻烦。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CT室用全自动转移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2756161U),该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自动式的卧式转移装置可以使得患者在移动转移的时候也处于移动量较少的状态,可以更好的确保患者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挤压式伤害,可以更好的对患者进行保护,且更加方便对患者进行转移;但是其说明书中提到当患者的大部分身体都移动到CT机上后需要将患者从活动床板上完全移动至CT机上,而这个过程就需要用蛮力移动患者,而这个过程就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包括CT室用移动床体以及安装在CT室用移动床体下表面四角的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CT室用移动床体的上表面活动放置有移动床板,且CT室用移动床体的上表面位于移动床板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防护架,所述CT室用移动床体的下表面和内部共同设置有调节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床板的上表面外侧边缘处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把手,所述CT室用移动床体的前后两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内部活动贯穿连接有固定栓。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板以及位于调节板下方的调节座,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均匀嵌入且滚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且调节板的四角均活动贯穿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调节板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套,所述调节座的内部安装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上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移动床板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板活动位于CT室用移动床体的内部,所述调节座安装在CT室用移动床体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限位杆和限位套的下端均安装在
CT室用移动床体的内部下表面上。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活动贯穿调节座的上表面,所述螺纹套的上端安装在调节板的下表面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用于移动CT检测的患者,通过调节组件中的调节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螺纹套带动调节板上升,滚珠就会贴合并抬起移动床板,使得移动床板稍微高于CT室用检测床,这样医务人员就可以轻松地将移动床板推动到CT室用检测床上了,然后可以直接对患者进行检测了,整个移动过程不需要蛮力移动患者,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0015]图2为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0017]图4为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中CT室用移动床体的剖视图;
[0018]图5为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CT室用移动床体;2、支撑腿;3、万向轮;4、移动床板;5、防护架;6、把手;7、固定杆;8、挡板;9、固定栓;10、调节组件;11、调节板;12、调节座;13、滚珠;14、第一限位杆;15、第二限位杆;16、限位套;17、调节电机;18、螺纹杆;19、螺纹套;20、CT设备;21、CT室用检测床。
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包括CT室用移动床体1以及安装在CT室用移动床体1下表面四角的支撑腿2,四个支撑腿2的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3,CT室用移动床体1的上表面活动放置有移动床板4,且CT室用移动床体1的上表面位于移动床板4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防护架5,移动床板4的上表面外侧边缘处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把手6,CT室用移动床体1的前后两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挡板8,挡板8的上端内部活动贯穿连接有固定栓9,固定栓9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移动床板4的内部;该患者移动装置用于将患者移动到CT室用检测床21上,然后再将CT室用检测床21推到CT设备20中对患者进行检测,挡板8将CT室用移动床体1和移动床板4固定在一起,将固定栓9卸下来就能将挡板8转开,从而可以将移动床板4推动到CT室用移动床体1上,移动床板4的材质为不影响CT检测的材质。
[0021]在图1、图2、图4和图5中:CT室用移动床体1的下表面和内部共同设置有调节组件10,调节组件10包括调节板11以及位于调节板11下方的调节座12,调节板11活动位于CT室用移动床体1的内部,调节座12安装在CT室用移动床体1的下表面上,调节板11的上表面均匀嵌入且滚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13,且调节板11的四角均活动贯穿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4,调节板11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二限位杆15,第二限位杆15的外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套16,第一限位杆14和限位套16的下端均安装在CT室用移动床体1的内部下表面上,调节座12的内部安装有调节电机17,调节电机17的上端安装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活动贯穿调节座12的上表面,螺纹杆18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9,螺纹套19的上端安装在调节板11的
下表面上;开启调节电机17带动螺纹杆18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调节板11上升,进而将移动床板4抬起,被抬起后的移动床板4稍微高于CT室用检测床21,通过滚珠13可以轻松地将移动床板4推动到CT室用检测床21,整个移动过程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对患者进行CT检测时,患者先是在移动床板4上,医务人员可以将该装置通过万向轮3推动到CT室用检测床21旁边,然后将固定栓9卸掉,转动挡板8让其错开移动床板4,再推动该装置使其贴合CT室用检测床21,接着开启调节电机17带动螺纹杆18转动,与螺纹杆18螺纹连接的螺纹套19就会带动调节板11上升,使得滚珠13贴合并抬起移动床板4,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把手6推动移动床板4将其推动到CT室用检测床21上,再稍微调节移动床板4在CT室用检测床21上的位置,最后将CT室用检测床21推动到CT设备2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包括CT室用移动床体(1)以及安装在CT室用移动床体(1)下表面四角的支撑腿(2),四个所述支撑腿(2)的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CT室用移动床体(1)的上表面活动放置有移动床板(4),且CT室用移动床体(1)的上表面位于移动床板(4)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防护架(5),所述CT室用移动床体(1)的下表面和内部共同设置有调节组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板(4)的上表面外侧边缘处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把手(6),所述CT室用移动床体(1)的前后两侧表面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挡板(8),所述挡板(8)的上端内部活动贯穿连接有固定栓(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T室的患者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0)包括调节板(11)以及位于调节板(11)下方的调节座(12),所述调节板(11)的上表面均匀嵌入且滚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肖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雅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