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11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可升降支撑板,可升降支撑板底端安装有可折叠支撑装置,可折叠支撑装置底端设置有地面固定装置,可折叠支撑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端开设有固定安放仓,每个安放仓内壁底端均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每个安放仓内部其中一个限位槽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内伸缩杆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折叠支撑装置的设置,实现了设备结构简单,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对其便捷的进行部署,增加了部署效率,在进行装车的时候可以将其进行折叠达到一种便于装车的大小,有效减少了设备的占用空间,方便进行装车,可以更加合理的运用空间,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的实用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授权公告号为“CN211396737U”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支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丝杠,丝杠的外壁上活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内部铰接有调节杆,支撑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支撑板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底部撑板,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调节槽,调节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与调节槽的内壁间连接有弹簧,连接板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可以实现适用性强、便于调节高度的效果。
[0003]由于该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在使用的时候没有办法快捷进行部署,在部署设备时较为浪费时间,安装效率低,而且在后续的拆除中较为麻烦,在对其进行运输时,零件较多较为占用空间,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可升降支撑板,所述可升降支撑板底端安装有可折叠支撑装置,所述可折叠支撑装置底端设置有地面固定装置,所述可折叠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开设有固定安放仓,每个所述安放仓内壁底端均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每个所述安放仓内部其中一个限位槽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内伸缩杆一端,每个所述内伸缩杆表面靠近另一端均滑动连接有外伸缩杆,每个所述外伸缩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可升降支撑板顶端。
[0006]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内伸缩杆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固定限位孔,每个所述内伸缩杆表面其中一个固定限位孔内壁内部均安装有限位插销,所述限位插销横截面为T形。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可升降支撑板包括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两侧开设有槽口,每个所述槽口内壁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旋转固定块,每个所述旋转固定块底端面均固定连接于底板顶端面,所述第一升降板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螺接有第二升降板。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板底端靠近两侧均开设有滑孔,所述第一升降板顶端靠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表面均滑动连接于第二升降板底端两侧滑孔内壁,其中一个所述旋转固定块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贯穿旋转固定块和第一升降板以及另一个旋转固定块,所述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滑凸起。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地面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顶端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端,所述转动轴另一端为键形,所述固定柱外表面贯穿
另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底端滑动连接有多个推块,每个所述推块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推板,每个所述推块另一端均活动连接于转动轴外表面靠近另一端,所述固定柱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每个所述拉伸弹簧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推板一侧。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外表面靠近滑槽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推板滑动连接于安装槽内壁,每个所述推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凸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通过可折叠支撑装置的设置,实现了设备结构简单,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对其便捷地进行部署,增加了部署效率,在进行装车的时候可以将其进行折叠达到一种便于装车的大小,有效减少了设备的占用空间,方便进行装车,可以更加合理地运用空间,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
[0013]该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通过可升降支撑板的设置,实现了在对高度不同的模板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模板高度来调整合适的支撑高度,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通过地面固定装置的设置,实现了在可以对其进行更加稳定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可折叠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地面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可升降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可折叠支撑装置;101、底板;102、外伸缩杆;103、内伸缩杆;104、限位插销;105、安放仓;106、限位槽;2、地面固定装置;201、固定柱;202、推板;203、推块;204、防滑凸条;205、拉伸弹簧;206、旋转端;207、转动轴;3、可升降支撑板;301、第一升降板;302、第二升降板;303、滑杆;304、螺纹杆;305、旋转块;306、旋转固定块;4、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2]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
论和描述。
[0023]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可升降支撑板3,可升降支撑板3底端安装有可折叠支撑装置1,可折叠支撑装置1底端设置有地面固定装置2,可折叠支撑装置1包括底板101,底板101顶端开设有固定安放仓105,每个安放仓105内壁底端均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06,每个安放仓105内部其中一个限位槽106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内伸缩杆103一端,每个内伸缩杆103表面靠近另一端均滑动连接有外伸缩杆102,每个外伸缩杆10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可升降支撑板3顶端,设备中设置的底板101可以对整体设备进行连接固定,设备中设置的安放仓105可以在设备进行折叠后对外伸缩杆102和内伸缩杆103进行安放,达到可以进行更好的折叠的效果,设备中开设的限位槽106可以在设备展开的时候对外伸缩杆102和内伸缩杆103形成的支撑杆进行限位,方便进行支撑。
[0024]每个内伸缩杆103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固定限位孔,每个内伸缩杆103表面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可升降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支撑板(3)底端安装有可折叠支撑装置(1),所述可折叠支撑装置(1)底端设置有地面固定装置(2),所述可折叠支撑装置(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顶端开设有固定安放仓(105),每个所述安放仓(105)内壁底端均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06),每个所述安放仓(105)内部其中一个限位槽(106)内部均活动连接有内伸缩杆(103)一端,每个所述内伸缩杆(103)表面靠近另一端均滑动连接有外伸缩杆(102),每个所述外伸缩杆(102)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可升降支撑板(3)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伸缩杆(103)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固定限位孔,每个所述内伸缩杆(103)表面其中一个固定限位孔内壁内部均安装有限位插销(104),所述限位插销(104)横截面为T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支撑板(3)包括第一升降板(301),所述第一升降板(301)两侧开设有槽口,每个所述槽口内壁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旋转固定块(306),每个所述旋转固定块(306)底端面均固定连接于底板(101)顶端面,所述第一升降板(301)顶端顶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块(305),所述旋转块(305)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4),所述螺纹杆(304)表面螺接有第二升降板(3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乔凤周大海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