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07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下而上的基岩、土体,所述土体具有自下而上的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还包括试剂添加结构,所述试剂添加结构包括设于土体的上侧的养料罐、连接至淋溶层内的多个滴管、连接滴管和养料罐的输送管;还包括供氧结构,所述供氧结构包括设于土体的上侧的风源、连接至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的多个输气管,以及连接输气管和风源的管道;所述土体的上侧设有有机质层。技术效果是,工艺相对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无需翻土设备的操作,时间控制在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特别涉及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有较多公开的专利在治理土壤污染的过程中,均是结合机械设备,进行破土、翻土、回填土。在这一过程中加入化学试剂进行修复,这一过程的工程量相对较大,而且,一些土壤修复的工艺中,多个步骤之间的时序的前后和时长,导致了设备需要较长时间的在工地上,采用这种机械破土修复的时间长,工程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其具有结合多种修复手段、修复费用第、技术适用性广泛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基岩、土体,所述土体具有自下而上的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
[0006]还包括试剂添加结构,所述试剂添加结构包括设于土体的上侧的养料罐、连接至淋溶层内的多个滴管、连接滴管和养料罐的输送管;
[0007]还包括供氧结构,所述供氧结构包括设于土体的上侧的风源、连接至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的多个输气管,以及连接输气管和风源的管道;
[0008]所述土体的上侧设有有机质层。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气管包括位于淋溶层的气相段、位于淀积层的吸附相段、位于母质层的解除相位段。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气管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设有分别连通至母质层、淀积层、淋溶层的多个第一气孔,所述内套筒设有多个与第一气孔对应的第二气孔,第二气孔根据内套筒自转连通第一气孔。
[0011]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套筒的顶部设有支承部,支承部的外圈设有凸块。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套筒和底部的侧壁设有第一放水口,第一放水口与第一气孔位于非同一直线上,所述内套筒设有与第一放水口对应的第二放水口,第二放水口根据内套筒自转连通第一气孔。
[0013]进一步设置:风源内或管道处设有加热装置。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气管竖直布置,所述滴管横向布置。
[0015]进一步设置:所述有机质层具有植被层和人造腐殖酸层。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第一,由于本技术针对性的土壤的层结构进行处理,确保特定的处理过程处于特定的土壤层结构内,达到合适的处理结果。
[0018]第二,在处理中,在养料罐中,可增加营养液,也可以增加化学处理添加剂,对土壤
进行补充对应所需的营养,以及所需要针对性处理的修复剂,并且结合通风处理,向受污的土壤中通风供氧处促进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生物修复结合化学修复,两者叠加,处理效果更好。
[0019]第三,工艺相对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无需翻土设备的操作,时间控制在6

24个月修复,多种处理工艺的结合性好,相互无冲突。
[0020]第四,向土壤供氧的过程中,还可向内输送的气体加热,在修复的基础上,增加辅助性的热处理可进行部分杀虫,提高SVOCs的挥发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土壤的土层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是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3是输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基岩;101、母质层;102、淀积层;103、淋溶层;104、有机质层;
[0025]200、试剂添加结构;201、养料罐;202、滴管;203、输送管;
[0026]300、供氧结构;301、风源;302、管道;303、加热装置;
[0027]400、输气管;401、气相段;402、吸附相段;403、解除相位段;404、外套筒;405、内套筒;406、第一气孔;407、第二气孔;408、第一放水口;409、第二放水口;410、支承部;41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0030]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自下而上的基岩100、土体,土体具有自下而上的母质层101、淀积层102、淋溶层103。土体的上侧设有有机质层104。有机质层104具有植被层和人造腐殖酸层。人造腐殖酸层可以是肥料,也可以是秸秆等腐烂后能够生成的腐殖酸植物。植被层可以是草皮。
[0031]如图2所示,还包括试剂添加结构200,试剂添加结构200包括养料罐201、多个滴管202、连接滴管202和养料罐201的输送管203。滴管202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养料罐201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输送管203可以是一段或多段,根据片区用量决定。养料罐201均设于土体的上侧。滴管202横向布置,并位于淋溶层103内,输送管203一部分连接至淋溶层103内的滴管202上,另一部分连接至滴灌。
[0032]如图2所示,还包括供氧结构300,供氧结构300包括设于土体的上侧的风源301、连接至母质层101、淀积层102、淋溶层103的多个输气管400,以及连接输气管400和风源301的管道302。风源301内或输气管400处设有加热装置303,加热装置303主要为能够对气体加热的装置,比如蒸汽发生装置,电加热装置303。
[0033]利用风源301向土壤内部进行通风增氧,向受污的土壤中通风供氧处促进好氧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可处理受溶剂污染的土壤,受杀虫剂污染的土壤,受木材防腐剂或其他化学污染的土壤。根据需要,可对增氧的空气加进行加热,进一步的提高SVOCs的挥发性。
[0034]如图2和图3所示,输气管400竖直布置,方便施工钻孔。输气管400包括位于淋溶层
103的气相段401、位于淀积层102的吸附相段402、位于母质层101的解除相位段403。几个段落是增氧过程中形态的机理的变化,并不属于输气管400结构上的变化。对于输气管400的结构,包括内套筒405和外套筒404,外套筒404设有分别连通至母质层101、淀积层102、淋溶层103的多个第一气孔406,内套筒405设有多个与第一气孔406对应的第二气孔407,第二气孔407根据内套筒405自转连通第一气孔406。内套筒405和底部的侧壁设有第一放水口408,第一放水口408与第一气孔406位于非同一直线上,内套筒405设有与第一放水口408对应的第二放水口409,第二放水口409根据内套筒405自转连通第一气孔406。内套筒405的顶部设有支承部410,支承部410的外圈设有凸块411。通过扳手套设至支承部410上,并利用扳手与凸块411限位,圆周转动,由凸块411带动内套筒405旋转,进而发生两个状态的变化。当需要通气的过程中,转动至第一气孔406和第二气孔407相互连通的状态下,此时的第一放水口408和第二放水口409互不连通。安装时,可在输气管400的外部套设土木布,表面泥沙反流至内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的基岩(100)、土体,所述土体具有自下而上的母质层(101)、淀积层(102)、淋溶层(103);还包括试剂添加结构(200),所述试剂添加结构(200)包括设于土体的上侧的养料罐(201)、连接至淋溶层(103)内的多个滴管(202)、连接滴管(202)和养料罐(201)的输送管(203);还包括供氧结构(300),所述供氧结构(300)包括设于土体的上侧的风源(301)、连接至母质层(101)、淀积层(102)、淋溶层(103)的多个输气管(400),以及连接输气管(400)和风源(301)的管道(302);所述土体的上侧设有有机质层(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400)包括位于淋溶层(103)的气相段(401)、位于淀积层(102)的吸附相段(402)、位于母质层(101)的解除相位段(4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土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400)包括内套筒(405)和外套筒(404),所述外套筒(404)设有分别连通至母质层(101)、淀积层(102)、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冰钱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浩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