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900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竖井施工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与岩渣仓相配合,包括异径管、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压风助吹管路与泥水收集箱;其中,所述异径管倾斜设置于所述岩渣仓底部,异径管末端沿其倾斜下行的延伸轨迹连接所述第一泥水管路,第一泥水管路末端连接垂直向下的所述第二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末端连接所述泥水收集箱;同时,所述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上还分别连接有所述压风助吹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重量轻、分离效率好、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竖井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竖井施工中,如何实现高效连续上排渣,成为影响国内外竖井施工的关键技术难题。
[0003]传统排渣方式多采用一级排渣泵与二级提升吊桶相结合的方式,先将岩渣混合泥水通过吊盘上的水渣分离装置进行水渣分离,经过分离后的岩渣由绞车带动吊桶运输到地面。然而,上述方法的缺点在于:现有的水渣分离装置多是基于振动筛或离心式分离形式的大型装置,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还存吊盘载荷过大的问题。
[0004]据此,急需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分离效率好、成本低的泥水收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分离效率好、成本低的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
[0006]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与岩渣仓相配合,包括异径管、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压风助吹管路与泥水收集箱;其中,所述异径管倾斜设置于所述岩渣仓底部,异径管末端沿其倾斜下行的延伸轨迹连接所述第一泥水管路,第一泥水管路末端连接垂直向下的所述第二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末端连接所述泥水收集箱;同时,所述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上还分别连接有所述压风助吹管路,用于间歇性助吹,防止堵管。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岩渣仓的底部成型有倾斜仓段与垂直仓段;其中,所述倾斜仓段的倾斜内端与异径管相接,所述垂直仓段的顶部与倾斜仓段底部相接,垂直仓段的底部与岩渣收集仓相接;同时,所述倾斜仓段内,位于所述异径管相接位置的下方,还设置有液压控制阀;所述液压控制阀用于控制分离泥水后的岩渣进入垂直仓段,并通过所述垂直仓段最终进入岩渣收集仓。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泥水管路和第二泥水管路的口径为DN15~DN100。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泥水控制阀门,用于控制管路的开闭以及泥水的流动速度;所述第一泥水管路与岩渣仓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避免大块岩渣落入泥水管路。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压风助吹管路包括助吹主管和助吹支管;所述助吹主管与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平行而设,且助吹主管的一端与竖井内的压风管路相接,另一端沿其延伸路径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助吹支管;所述助吹支管的一端与助
吹主管相连通,另一端与相应位置的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相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助吹主管与相应位置的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相斜接,且斜接角度为15
°
~75
°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压风助吹管路的口径为DN10~DN25。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压风助吹管路上设置有压风控制阀门,用于控制通道的开闭以及吹风流量。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泥水收集箱上设置有放气阀、排水阀;其中,放气阀在装置运行期间一直呈打开状态,以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排水阀则在需要外排泥水时开启。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异径管与第一泥水管路分别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异径管分别斜接在所述岩渣仓底部的左右两端,且每组异径管末端分别连接一组第一泥水管路,两组第一泥水管路于同一第二泥水管路处交汇。
[0017]设计原理:
[0018]由于异径管与岩渣仓倾斜仓段的底部倾斜相连,当控制相应液压控制阀关闭后,岩渣仓内的泥水将顺着异径管流淌下来,并依次经过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流入泥水收集箱。期间,为防止各泥水管路中的泥水粘稠堵住管路,设置了压风助吹管路,同时也可以加快泥水下泄的速度。
[0019]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1)本技术系统主要由管路组合设计而成,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
[0021](2)本技术利用异径管斜接岩渣仓,使渣仓内的泥水顺着异径管流淌下来,并依次经过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自动流入泥水收集箱,分离效率高;同时,为防止各泥水管路中的泥水粘稠堵住管路,设置压风助吹管路,同时也进一步加快泥水下泄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1中泥水收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实施例1中泥水收集系统与岩渣仓、岩渣收集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为异径管,2为第一泥水管路,21为泥水控制阀门,3为第二泥水管路,4为压风助吹管路,41为助吹主管,42为助吹支管,43为压风控制阀门,5为泥水收集箱,51为放气阀,52为排水阀,6为岩渣仓,61为倾斜仓段,611为液压控制阀,62为垂直仓段,7为岩渣收集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与岩渣仓6相配合,包括异径管1、第一泥水管路2、第二泥水管路3、压风助吹管路4与泥水收集箱5。其中,异径管1设置有两根,分别倾斜设置于岩渣仓6底部的左右两端,每根异径管1末端沿
其倾斜下行的延伸轨迹分别连接一根第一泥水管路2,两根第一泥水管路2末端形成交汇并连接同一根垂直向下的第二泥水管路3,第二泥水管路3末端连接泥水收集箱5。同时,两根第一泥水管路2与一根第二泥水管路3上还分别连接有压风助吹管路4,用于间歇性助吹,防止堵管。
[002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岩渣仓6的底部成型有两个倾斜仓段61以及与倾斜仓段61底部对应相接的两个垂直仓段62。其中,两个倾斜仓段61的倾斜内端分别与一根异径管1相接,垂直仓段62的顶部与相应倾斜仓段61底部相接,垂直仓段62的底部与一个岩渣收集仓7相接。同时,每个倾斜仓段61内,位于异径管1相接位置的下方,还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压控制阀611,用于控制分离泥水后的岩渣进入垂直仓段62,并通过所述垂直仓段62最终进入岩渣收集仓7。
[002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压风助吹管路4包括助吹主管41和助吹支管42。其中,助吹主管42与第一泥水管路2、第二泥水管路3平行而设,且助吹主管41的一端与竖井内的压风管路相接,另一端沿其延伸路径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助吹支管42;助吹支管42的一端与助吹主管41相连通,另一端与相应位置的第一泥水管路2/第二泥水管路3相连通。
[0030]具体地,助吹主管41与相应位置的第一泥水管路2/第二泥水管路3相斜接,且斜接角度为15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与岩渣仓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径管、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压风助吹管路与泥水收集箱;其中,所述异径管倾斜设置于所述岩渣仓底部,异径管末端沿其倾斜下行的延伸轨迹连接所述第一泥水管路,第一泥水管路末端连接垂直向下的所述第二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末端连接所述泥水收集箱;同时,所述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上还分别连接有所述压风助吹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渣仓的底部成型有倾斜仓段与垂直仓段;其中,所述倾斜仓段的倾斜内端与异径管相接,所述垂直仓段的顶部与倾斜仓段底部相接,垂直仓段的底部与岩渣收集仓相接;同时,所述倾斜仓段内,位于所述异径管相接位置的下方,还设置有液压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水管路和第二泥水管路的口径为DN15~DN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泥水管路、第二泥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泥水控制阀门,所述第一泥水管路与岩渣仓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集岩渣混合泥水的泥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斌倪有李胡世超吕琳石昌盛刘迎灿李正丁波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