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支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95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液器支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储液器支架包括:两个翼板,两个翼板对称布置在第一平面的两侧,第一平面为过储液器的中心轴线和压缩机壳体的中心轴线的平面,翼板包括呈角度布置的固定板部和延伸板部,固定板部适于与压缩机壳体固定,延伸板部的一端与固定板部的朝向第一平面的一端相连,延伸板部的另一端朝向储液器延伸并适于与储液器相连,其中,翼板上设有加强凸筋,加强凸筋连接在固定板部与延伸板部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储液器支架,通过设置两个翼板并在翼板的固定板部和延伸板部之间设置加强筋,有效提高储液器与压缩机壳体的连接刚度,进而提高储液器的固有频率,避免压缩机运行时产生低频噪声。声。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液器支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液器支架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压缩机一般由压缩机本体和储液器构成,压缩机本体与储液器通过连接管和支架连接固定。压缩机在运转时,压缩机本体和储液器易发生低频共振,产生噪音,低频噪音对人体是一种慢性损伤,容易使人烦躁、易怒甚至失去理智等,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尽可能提高储液器上部回转的固有频率,以避免压缩机本体与储液器运行时的低频共振。在相关技术中,储液器的固有频率偏低,使得压缩机运转时容易产生低频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基于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作出的:
[0004]通常情况下,提高支架的刚度并使支架与压缩机本体和储液器刚性连接,可以提高储液器的固有频率,为保证支架加工的经济性,支架一般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冲压成型的加工方式对支架的厚度有限制,目前的支架形状较为简单,支架的刚度较弱,使得储液器的固有频率偏低,进而使压缩机容易产生低频噪音。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储液器支架,所述储液器支架可以有效提高支架刚度,进而提升储液器的固有频率,避免压缩机运行时产生低频噪声。
[0006]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储液器支架的压缩机。
[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储液器支架,用于连接储液器和压缩机壳体,所述储液器支架包括:两个翼板,两个所述翼板对称布置在第一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平面为过所述储液器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中心轴线的平面,所述翼板包括呈角度布置的固定板部和延伸板部,所述固定板部适于与所述压缩机壳体固定,所述延伸板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端相连,所述延伸板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储液器延伸并适于与所述储液器相连,其中,所述翼板上设有加强凸筋,所述加强凸筋连接在所述固定板部与所述延伸板部之间。
[0008]根据本技术的储液器支架,通过设置两个翼板并在翼板的固定板部和延伸板部之间设置加强筋,大大提高储液器支架的刚度,进而增大储液器与压缩机壳体的连接刚度,提高储液器的固有频率,避免压缩机运行时产生低频噪声。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液器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筋由所述翼板的与所述第一平面相邻的一侧表面朝向另一侧表面凸起形成。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从所述压缩机壳体朝向所述储液器的方向上,
两个所述翼板的所述延伸板部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部上形成有第一焊接孔,所述第一焊接孔沿所述固定板部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固定板部,所述固定板部适于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孔与所述压缩机壳体焊接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器支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储液器的周向延伸,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延伸板部的所述另一端相连。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器支架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延伸板部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沿所述储液器的周向背离所述第一平面延伸,所述连接臂的所述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储液器固定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臂的所述另一端形成有第二焊接孔,所述第二焊接孔沿所述连接臂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连接臂,所述连接臂适于通过所述第二焊接孔与所述储液器焊接连接。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储液器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布置。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储液器支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所述储液器的中心轴线延伸且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器支架为一体成型的冲压件。
[0019]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压缩机,包括储液器、压缩机壳体和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储液器支架,所述储液器支架的数量为一个或沿所述储液器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储液器通过所述储液器支架固定于所述压缩机壳体上。
[0020]根据本技术的压缩机,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储液器支架,通过设置两个翼板并在翼板的固定板部和延伸板部之间设置加强筋,大大提高储液器支架的刚度,进而增大储液器与压缩机壳体的连接刚度,提高储液器的固有频率,避免压缩机运行时产生低频噪声。
[002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液器支架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示意图;
[0024]图3是图2中所示压缩机具有两个储液器支架时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0、储液器支架;
[0027]11、翼板;111、固定板部;112、延伸板部;113、加强凸筋;12、连接板;13、连接臂;14、加强板;101、第一焊接孔;102、第二焊接孔;
[0028]20、储液器;21、连接管;30、压缩机壳体;
[0029]10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首先,参考图1

图3对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压缩机100进行简单描述,所述压缩机100包括储液器20、压缩机壳体30和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液器支架10,储液器支架10用于连接储液器20和压缩机壳体30。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式压缩机一般有立式压缩机和卧式压缩机两种,本技术仅以立式压缩机进行举例说明,本技术的储液器支架10也可以应用于卧式压缩机中。
[0032]下面参考图1

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液器支架10。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储液器支架10,包括:两个翼板11,两个翼板11对称布置在第一平面的两侧,第一平面为过储液器20的中心轴线和压缩机壳体30的中心轴线的平面,翼板11包括呈角度布置的固定板部111和延伸板部112,固定板部111适于与压缩机壳体30固定,延伸板部112的一端与固定板部111的朝向第一平面的一端相连,延伸板部112的另一端朝向储液器20延伸并适于与储液器20相连,其中,翼板11上设有加强凸筋113,加强凸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液器支架,用于连接储液器和压缩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支架包括:两个翼板,两个所述翼板对称布置在第一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平面为过所述储液器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压缩机壳体的中心轴线的平面,所述翼板包括呈角度布置的固定板部和延伸板部,所述固定板部适于与所述压缩机壳体固定,所述延伸板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部的朝向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端相连,所述延伸板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储液器延伸并适于与所述储液器相连,其中,所述翼板上设有加强凸筋,所述加强凸筋连接在所述固定板部与所述延伸板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筋由所述翼板的与所述第一平面相邻的一侧表面朝向另一侧表面凸起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压缩机壳体朝向所述储液器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翼板的所述延伸板部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部上形成有第一焊接孔,所述第一焊接孔沿所述固定板部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固定板部,所述固定板部适于通过所述第一焊接孔与所述压缩机壳体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储液器的周向延伸,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松灿吴展鹏黄海伟程天昱陶儒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