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8907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卡块,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防护壳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动轮、第一齿轮、齿板和卡块达到了缠绕整齐的目的,铰接架通过第一齿轮带动齿板左右平移,齿板通过挡板带动卡块左右平移,通过设置卡块,在卡块进行左右平移时,会带动连接线在缠绕轮正面的位置移动,此时缠绕轮转动,将连接线缠绕到此时卡块所对应的位置上,进而达到了缠绕整齐的目的。到了缠绕整齐的目的。到了缠绕整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指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开挖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水位检测是一种必要的检测方式,为此会使用到水位计。
[0003]目前,技术人员在进行地下水位的检测时,会使用到水位计,现有技术中的水位计一般是通过检测表、探测头、缠绕轮和连接线组成,缠绕轮可以将较长的连接线进行收纳,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连接线的使用寿命,使用者在缠绕连接线时,会逐层将连接线缠绕在缠绕轮上,进而减小缠绕轮外表面一区域连接线缠绕过多导致连接线受损的情况,这就导致在缠绕时需要人工进行整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检测装置,具有缠绕整齐的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动轮、第一齿轮、齿板和卡块达到了缠绕整齐的目的,通过设置卡块,在卡块进行左右平移时,会带动连接线在缠绕轮正面的位置移动,此时缠绕轮转动,将连接线缠绕到此时卡块所对应的位置上,进而达到了缠绕整齐的目的。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卡块,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防护壳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轮,所述第二传动杆靠近防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外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内表面靠近安装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底部靠近正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底座内腔中部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铰接有铰接架,所述铰接架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铰接架顶部靠近背部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齿轮的正面啮合连接有齿板。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齿板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齿板与底座的内腔活动卡接,所述挡板与底座的内腔活动卡接。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卡杆与卡槽活动卡接,所述传动轮轴承连接在底座的顶部。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传动轮的直径值大于第一传动杆的直径值,所述第一传动杆轴承连接在底座上。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卡块固定连接在挡板正面的中部,所述卡块的顶部开设有卡线槽。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活动轨迹与齿板相接触,所述第一齿轮为二分之一齿轮。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动轮、第一齿轮、齿板和卡块达到了缠绕整齐的目的,通过电机带动第二传动杆转动,第二传动杆通过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第一传动杆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转动时带动卡杆围绕传动轮的中轴线转动,卡杆转动时会带动铰接架围绕铰接架与底座的铰接点摆动,铰接架通过第一齿轮带动齿板左右平移,齿板通过挡板带动卡块左右平移,通过设置卡块,在卡块进行左右平移时,会带动连接线在缠绕轮正面的位置移动,此时缠绕轮转动,将连接线缠绕到此时卡块所对应的位置上,进而达到了缠绕整齐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外观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传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齿板位置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底座剖视示意图。
[0022]图中:1、底座;2、安装架;3、电机;4、缠绕轮;5、护栏;6、防护壳;8、卡块;9、挡板;10、第一斜齿轮;11、第二斜齿轮;12、第一传动杆;13、第二传动杆;14、齿板;15、第一齿轮;16、传动轮;17、卡槽;18、铰接架;19、传动带;20、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卡块8,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6,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靠近防护壳6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3,第二传动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轮4,第二传动杆13靠近防护壳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0,第一斜齿轮10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11,第二斜齿轮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2,第一传动杆12外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传动带19,传动带19内表面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轮16,传动轮16底部靠近正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杆20,底座1内腔中部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铰接有铰接架18,铰接架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铰接
架18顶部靠近背部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7,第一齿轮15的正面啮合连接有齿板14;
[002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卡杆20,利用卡杆20转动带动铰接架18摆动,再通过铰接架18带动卡块8平移,卡块8平移会带动连接线在缠绕轮4正面的位置移动,此时缠绕轮4转动,将连接线缠绕到此时卡块8所对应的位置上,进而达到了缠绕整齐的目的。
[0026]如图1至图5所示,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护栏5,齿板14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9;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护栏5,可以达到方便在使用时将装置提起的目的。
[0028]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齿板14与底座1的内腔活动卡接,挡板9与底座1的内腔活动卡接,卡杆20与卡槽17活动卡接,传动轮16轴承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传动轮16的直径值大于第一传动杆12的直径值,第一传动杆12轴承连接在底座1上;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挡板9,挡板9可以对底座1正面的开口进行遮挡,避免灰尘进入,影响使用,通过设置卡杆20,传动轮16转动带动卡杆20转动,卡杆20卡接在卡槽17中,当卡杆20转动时,会通过卡槽17带动铰接架18摆动,通过设置传动轮16,传动轮16的直径值大于第一传动杆12的直径值,降低了第一传动杆12对传动轮16的传动效率,延长了铰接架18的摆动周期。
[0030]如图4和图5所示,卡块8固定连接在挡板9正面的中部,卡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卡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壳(6),所述底座(1)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靠近防护壳(6)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3),所述第二传动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轮(4),所述第二传动杆(13)靠近防护壳(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0),所述第一斜齿轮(10)的底部啮合连接有第二斜齿轮(11),所述第二斜齿轮(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2),所述第一传动杆(12)外表面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传动带(19),所述传动带(19)内表面靠近安装架(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轮(16),所述传动轮(16)底部靠近正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杆(20),所述底座(1)内腔中部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铰接有铰接架(18),所述铰接架(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5),所述铰接架(18)顶部靠近背部的位置开设有卡槽(17),所述第一齿轮(15)的正面啮合连接有齿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琪吴杨生吴院平余虎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