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87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包括基台以及固定设置在基台上方的管廊本体,还包括限位轨道、抗压部、加强横杆以及支撑机构,其中,限位轨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轨道分别固定连接在管廊本体的顶面左右两侧;抗压部,抗压部呈拱形状结构,抗压部的底部两端分别和两个限位轨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廊本体的顶部设有抗压部,抗压部能够将所受压力分摊到管廊本体的两侧以及支撑机构上,从而弱化了对管廊本体中部的压力,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能够对管廊起到更好的支护作用。到更好的支护作用。到更好的支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


[0001]本技术涉及管廊
,具体为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热力、给水等各类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地上附着物为出装口及通风口等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0003]传统的管廊结构为混凝土预制通道,一般埋设在地下,但由于缺乏支撑结构,当管廊受到巨大外力作用时,容易断裂。为了增强管廊的抗压能力,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6552067U的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管廊地下空间及其支护结构,具体包括支撑底板、固定座、支撑板、顶板以及管廊本体。其中,支撑底板、固定座、支撑板以及顶板围成一个封闭空间,从而保护管廊本体不受外力挤压。
[0004]然而,由于该技术方案中的顶板左右跨度较大,且整个装置埋设在地下,当顶板受到自上而下的巨大压力时,顶板的中部必然会向下凹陷、变形,当顶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并与管廊本体的顶面抵接时,则会将压力传递到管廊本体上,进而对管廊本体造成损坏。由于管廊本体呈矩形状结构,其顶面中部的抗压能力明显弱于其两侧(即靠近边缘位置)的抗压能力,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以良好的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包括基台以及固定设置在基台上方的管廊本体,还包括:
>[0007]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轨道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管廊本体的顶面左右两侧;
[0008]抗压部,所述抗压部呈拱形状结构,所述抗压部的底部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限位轨道相连;
[0009]加强横杆,所述加强横杆沿水平方向分布且贯穿抗压部,所述加强横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抗压部的外部两侧;
[0010]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台的顶面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分别和所述加强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抗压部的内顶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沿抗压部长度方向分布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沿竖向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管廊本体的顶面抵接。
[0012]可选的,所述管廊本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沿竖向分布的支护隔板,所述支护隔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和管廊本体的内顶面与内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护隔板的
正上方。
[0013]可选的,所述加强肋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嵌有螺纹套,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螺纹段,该螺纹段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内。
[0014]可选的,所述限位轨道沿管廊本体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限位轨道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抗压部的底部两端分别嵌入在两个所述限位轨道上的限位槽中。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和加固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所述基台固定连接,所述加固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所述加强横杆的端部与所述加固部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在管廊本体的顶部设有抗压部,抗压部能够将所受压力分摊到管廊本体的两侧以及支撑机构上,从而弱化了对管廊本体中部的压力,相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能够对管廊起到更好的支护作用;
[0018]2.本技术在管廊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护隔板,并且抗压部内侧的支撑杆位于支护隔板的正上方,因此不仅增强了管廊本体中部的抗压能力,同时可以将抗压部所受压力分摊到多个位置。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抗压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横截面剖视图。
[0022]图中:100、基台;200、管廊本体;201、限位轨道;2011、限位槽;202、支护隔板;300、抗压部;301、加强肋;3011、安装槽;3012、螺纹套;302、支撑杆;303、通孔;400、加强横杆;500、支撑机构;501、支撑柱;502、加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请参阅图1

图3,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包括基台100以及固定设置在基台100上方的管廊本体200,其中,基台100为混凝土预制板块,本实施例还包括限位轨道201和抗压部300,其中,限位轨道201的数量为两个,限位轨道201沿管廊本体200的长度方向分布,且两个限位轨道201分别固定连接在管廊本体200的顶面左右两侧;抗压部300呈拱形状结构,抗压部300的底部两端分别和两个限位轨道201相连,具体的,限位轨道201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2011,抗压部300的底部两端分别嵌入在两个限位轨道201上的限位槽2011中,并且限位轨道201与管廊本体200为一体成型,限位轨道201与抗压部30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5]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加强横杆400与支撑机构500,其中,加强横杆400沿水
平方向分布且贯穿抗压部300,加强横杆400的两端分别位于抗压部300的外部两侧;具体的,加强横杆400的数量若干,且抗压部300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与加强横杆400相对应的通孔303,加强横杆400贯穿在通孔303内;另外,支撑机构50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基台100的顶面左右两侧,两个支撑机构500的顶部分别和加强横杆400的两端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撑机构500包括支撑柱501和加固部502,支撑柱501的底端与基台100螺栓连接固定,加固部502焊接固定在支撑柱501的顶端,且加固部502沿水平方向分布,加强横杆400的端部与加固部502固定连接,具体可采用螺栓连接,方便拆装。
[0026]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抗压部300的内顶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沿抗压部300长度方向分布的加强肋301,加强肋301与抗压部300一体成型,加强肋301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沿竖向分布的支撑杆302,支撑杆302的底端与管廊本体200的顶面抵接,具体的,加强肋301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3011,安装槽3011的内部固嵌有螺纹套3012,支撑杆302的顶端设有螺纹段,该螺纹段螺纹连接在螺纹套3012内,因此,支撑杆302与加强肋301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另外,管廊本体200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沿竖向分布的支护隔板202,支护隔板202的上下两端分别和管廊本体200的内顶面与内底面连接;支撑杆302位于支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包括基台(100)以及固定设置在基台(100)上方的管廊本体(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轨道(201),所述限位轨道(2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限位轨道(201)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管廊本体(200)的顶面左右两侧;抗压部(300),所述抗压部(300)呈拱形状结构,所述抗压部(300)的底部两端分别和两个所述限位轨道(201)相连;加强横杆(400),所述加强横杆(400)沿水平方向分布且贯穿抗压部(300),所述加强横杆(400)的两端分别位于抗压部(300)的外部两侧;支撑机构(500),所述支撑机构(50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台(100)的顶面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机构(500)的顶部分别和所述加强横杆(400)的两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部(300)的内顶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沿抗压部(300)长度方向分布的加强肋(301),所述加强肋(301)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沿竖向分布的支撑杆(302),所述支撑杆(302)的底端与管廊本体(200)的顶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支护结构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念坤张同全胡聿昊叶尚棵吴园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