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86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涉及灭菌锅技术领域。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所述锅体内部放置有灭菌室,锅体顶端与灭菌室底端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底部开设有多个半圆孔,灭菌室与锅体之间形成有空腔,锅体和灭菌室顶端均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固定有风扇,锅体和灭菌室顶端圆孔顶部连接有蒸气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风扇、蒸气循环装置、蒸气发生装置、第一蒸气输出装置和第二蒸气输出装置,蒸气发生装置通过第一蒸气输出装置和第二蒸气输出装置将蒸气输送到锅体及灭菌室内,灭菌后,蒸气通过蒸气循环装置将顶部冷却的蒸气重新输入到蒸气发生装置中进行循环利用,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而降低了使用成本。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灭菌锅
,具体为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蒸气灭菌是将产品放置于灭菌柜内,高温蒸汽迅速释放的热量而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纯蒸汽灭菌的特点是穿透性强,蛋白质、原生质胶体在湿热条件下用以变性凝固,酶系统容易破坏,蒸汽进入细胞内凝结成水,能够放出潜在热量提高温度,更增强了杀菌力。
[0003]现有技术中,蒸气一般是由纯净水制成,因此其存在着些微杂质,而此些微杂质随着蒸气送入灭菌室中进行灭菌作业时会污染到欲灭菌的物品。而如果该客户端蒸气供应源利用不含杂质的纯水制成蒸气后,由于该纯水的成本高,并且没有进行循环使用,这样会增加使用成本,并且现有的蒸气灭菌锅灭菌效果不好,故提出了一种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内部放置有灭菌室,锅体顶端与灭菌室底端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底部开设有多个半圆孔,灭菌室与锅体之间形成有空腔,锅体和灭菌室顶端均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固定有风扇,锅体和灭菌室顶端圆孔顶部连接有蒸气循环装置,空腔及灭菌室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二蒸气输出装置和第一蒸气输出装置,第二蒸气输出装置和第一蒸气输出装置之间连接有蒸气输出总管,蒸气输出总管和蒸气循环装置之间连接有蒸气发生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蒸气循环装置包括与空腔相连通的第一竖管和灭菌室相连通的第二竖管,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顶端连接有循环管。
[0007]优选的,所述蒸气发生装置内壁固定有多个加热管。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蒸气输出装置包括与灭菌室顶部相固定的多个第三蒸气输出管,第三蒸气输出管端部连接有第一蒸气输出管,第三蒸气输出管顶部开设有多个小孔。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蒸气输出装置包括与锅体底端相固定的多个第四蒸气输出管,第四蒸气输出管端部连接有第二蒸气输出管,第四蒸气输出管顶部开设有多个小孔。
[0010]优选的,所述灭菌室内壁固定有隔板,灭菌室正面设置有门,蒸气发生装置一侧连接有进水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设置有风扇、蒸气循环装置、蒸气发生装置、第一蒸气输出装置和第二蒸气输出装置,蒸气发生装置通过第一蒸气输出装置和第二蒸气输出装置将蒸气输送到锅体及灭菌室内,灭菌后,蒸气通过蒸气循环装置将顶部冷却的蒸气重新输入
到蒸气发生装置中进行循环利用,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3]该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设置有空腔、支撑板、第三蒸气输出管和第四蒸气输出管,第四蒸气输出管输出的蒸气对空腔进行保温,第三蒸气输出管输出的蒸气对灭菌室进行灭菌,支撑板和支撑板上半圆孔的设置,使灭菌室与空腔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将第三蒸气输出管和第四蒸气输出管设置在底部,可以增加蒸气的行程,使得灭菌效果更好,以上装置的设置,整体上提高了灭菌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左侧轴视图;
[0015]图2为去除蒸气发生装置顶盖后的俯视图;
[0016]图3为该装置的半剖图;
[0017]图4为锅体的半剖图;
[0018]图5为锅体半剖后的俯视图。
[0019]图中:1、锅体;2、灭菌室;3、空腔;4、风扇;5、蒸气循环装置;501、第一竖管;502、第二竖管;503、循环管;6、隔板;7、支撑板;8、半圆孔;9、蒸气发生装置;901、加热管;10、蒸气输出总管;11、第一蒸气输出装置;1101、第一蒸气输出管;1102、第三蒸气输出管;12、第二蒸气输出装置;1201、第二蒸气输出管;1202、第四蒸气输出管;13、进水管;14、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3]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4]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包括锅体1,在锅体1内部放置有灭菌室2,锅体1和灭菌室2均为耐酸不锈钢材料制成,从而可以起到防锈及抗腐蚀作用,并且灭菌室2内壁固定有隔板6,待灭菌的物品可以放置在隔板6上,蒸气从底部向上运动,从而可以对其进行更加充分的接触,有利于对细菌的灭杀,灭菌室2正面设置有门14,在锅体1顶端与灭菌室2底端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板7相连接,并且支撑板7底部开设有多个半圆孔8,灭菌室2与锅体1之间形成有空腔3,支撑板7和支撑板上半圆孔8的设
置,使灭菌室2与空腔3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加强了对灭菌室2的保温性能,在锅体1和灭菌室2顶端均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固定有风扇4,在锅体1和灭菌室2顶端圆孔顶部连接有蒸气循环装置5,空腔3及灭菌室2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二蒸气输出装置12和第一蒸气输出装置11,并且第二蒸气输出装置12和第一蒸气输出装置11之间连接有蒸气输出总管10,蒸气输出总管10和蒸气循环装置5之间连接有蒸气发生装置9,蒸气发生装置9内壁固定有多个加热管901,加热管901为圆柱形,并且加热管901为铜质,铜的化学性能稳定,将耐寒、耐热、耐压、耐腐蚀和耐火(铜的熔点高达摄氏1083度)等特性集于一身,可在不同的环境中长期使用,所以适用于本实施例中,蒸气发生装置9一侧连接有进水管13,需要提出的是,蒸气输出总管10位于蒸气发生装置9的顶部。
[0025]为了本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了解的是,蒸气循环装置5包括与空腔3相连通的第一竖管501和灭菌室2相连通的第二竖管502,并且第一竖管501和第二竖管502顶端连接有循环管503。
[0026]为了本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明白的是,第一蒸气输出装置11包括与灭菌室2顶部相固定的多个第三蒸气输出管1102,第三蒸气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内部放置有灭菌室(2),锅体(1)顶端与灭菌室(2)底端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板(7)相连接,支撑板(7)底部开设有多个半圆孔(8),灭菌室(2)与锅体(1)之间形成有空腔(3),锅体(1)和灭菌室(2)顶端均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固定有风扇(4),锅体(1)和灭菌室(2)顶端圆孔顶部连接有蒸气循环装置(5),空腔(3)及灭菌室(2)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二蒸气输出装置(12)和第一蒸气输出装置(11),第二蒸气输出装置(12)和第一蒸气输出装置(11)之间连接有蒸气输出总管(10),蒸气输出总管(10)和蒸气循环装置(5)之间连接有蒸气发生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气灭菌锅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循环装置(5)包括与空腔(3)相连通的第一竖管(501)和灭菌室(2)相连通的第二竖管(502),第一竖管(501)和第二竖管(502)顶端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龙
申请(专利权)人:木由子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