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果树腐烂病防治的药剂涂抹装置,属于腐烂病防治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装置无法一次将病斑处药剂涂抹均匀的问题。本用于果树腐烂病防治的药剂涂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若干滑轮,底座上固定有推杆,底座上固定有搅拌箱,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箱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上连通有出料软管,出料软管上设置有吸料泵,出料软管另一端连通有料箱,底座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置有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现装置通过单次移动将病斑处药剂涂抹均匀的优点。通过单次移动将病斑处药剂涂抹均匀的优点。通过单次移动将病斑处药剂涂抹均匀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果树腐烂病防治的药剂涂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腐烂病防治
,涉及一种药剂涂抹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果树腐烂病防治的药剂涂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果树上的一种常见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腐烂病由腐烂病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发病初期从外表不易识别,如果掀开枝干的表皮,可见到暗褐色至红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有时,内部病变面积已较大了,而从外部仍不好识别,受害较重时皮层腐烂坏死,用手指按压时即下陷,病皮极易剥离,烂皮层红褐色,湿腐状时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并在上产生黑褐色小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在湿度大时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再发病的传染源。
[0003]近年来,随着我国果园面积的增加及果园老化,果树腐烂病发生情况比较普遍,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毁园现象。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生产上主要采用刮除病斑,然后涂抹药剂进行防治。涂抹时需要将药液进行混合,而现有的果树腐烂病防治涂抹装置药液混合不均匀,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增加了劳动力,且进行涂抹时,容易发生撒漏的情况,造成涂抹剂的浪费,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增加了防治成本,保障不了使用者的利益。
[0004]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果树腐烂病防治涂抹装置【申请号:CN202023317685.2;公开号:CN214508414U】。这种果树腐烂病防治涂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轮;本装置中,通过电机、主动轮、搅拌杆的配合使用,从而对药液进行混合调配,减少了劳动力,使用者通过设置吸料泵、出料软管和连管的配合使用,使调配好的涂抹剂通过吸料泵进入涂抹筒内,通过设置立柱和伸缩杆的配合使用,更方便将药液涂抹到使用者到达不了的高度,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果树腐烂病防治涂抹装置药液混合不均匀,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增加了劳动力,且进行涂抹时,容易发生撒漏的情况,造成涂抹剂的浪费的问题。
[0005]该专利中公开的伸缩杆和立柱虽然可以对涂抹筒进行升降,但是,该对果树进行涂抹时,树干为圆柱形,涂抹筒为直筒,需要对装置进行多次移动才能对树干涂抹均匀,费力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果树腐烂病防治的药剂涂抹装置,该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装置通过单次移动将树干药剂涂抹均匀。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用于果树腐烂病防治的药剂涂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若干滑轮,底
座上固定有推杆,底座上固定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箱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出料口上连通有出料软管,出料软管上设置有吸料泵,出料软管另一端连通有料箱,底座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上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上设置有移动机构。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药剂倒入搅拌箱中,搅拌机构对搅拌箱内的药剂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吸料泵将药剂从搅拌箱内送至料箱中,推动本装置,使移动机构包裹树干,启动移动机构,对树干进行药剂涂抹,配合电动伸缩杆对树干上下进行涂抹,实现装置通过单次移动将树干药剂涂抹均匀。
[0010]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定位杆,定位杆与搅拌箱顶部固定连接,定位杆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有搅拌棒。
[0011]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搅拌棒对搅拌箱内的药剂进行搅拌,防止药液混合不均匀,对果树造成伤害。
[0012]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弧形板,弧形板与固定框架滑动连接,弧形板与料箱固定连接,支撑板上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内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有主动轮,弧形板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固定有弧形齿条,主动轮和弧形齿条啮合,弧形板内弧面的两个侧边均设置有涂抹机构。
[0013]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弧形齿条转动,弧形齿条带动弧形板转动,可实现弧形板在树干外周进行转动。
[0014]所述涂抹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与弧形板固定连接,固定板上固定有若干伸缩杆,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移动板,移动板上固定有若干刷毛,移动板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滑动连接有出料盒,出料盒上设置有若干喷嘴,出料盒底部与料箱连通。
[0015]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伸缩杆和弹簧,实现不同尺寸的树干与移动板上的刷毛均能接触,防止树干与刷毛距离过大,无法对树干上的药剂进行涂抹均匀,造成药剂浪费。
[0016]所述固定框架上下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滑槽与弧形板滑动连接。
[0017]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滑槽,限制弧形板只能在滑槽内滑动,避免弧形板产生偏移,导致装置故障。
[0018]所述推杆上套设有橡胶套。
[0019]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的橡胶套,增加了使用者手部与推杆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果树腐烂病防治药剂涂抹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21]1、首先将药剂倒入搅拌箱中,搅拌机构对搅拌箱内的药剂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吸料泵将药剂从搅拌箱内送至料箱中,推动本装置,使移动机构包裹树干,启动移动机构,对树干进行药剂涂抹,配合电动伸缩杆对树干上下进行涂抹,实现装置通过单次移动将树干药剂涂抹均匀。
[0022]2、通过设置的搅拌棒对搅拌箱内的药剂进行搅拌,防止药液混合不均匀,对果树造成伤害。
[0023]3、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弧形齿条转动,弧形齿条带动弧形板转动,可实现弧形板在树干外周进行转动。
[0024]4、通过伸缩杆和弹簧,实现不同尺寸的树干与移动板上的刷毛均能接触,防止树干与刷毛距离过大,无法对树干上的药剂进行涂抹均匀,造成药剂浪费。
[0025]5、通过设置的滑槽,限制弧形板只能在滑槽内滑动,避免弧形板产生偏移,导致装置故障。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中涂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中涂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4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底座;2、推杆;3、橡胶套;4、搅拌箱;5、定位杆;6、驱动电机;7、进料口;8、搅拌棒;9、吸料泵;10、出料口;11、出料软管;12、电动伸缩杆;13、滑轮;14、料箱;15、弧形板;16、固定框架;17、支撑板;18、主动轮;19、弧形齿条;20、固定板;21、移动板;22、刷毛;23、出料盒;24、喷嘴;25、弹簧;26、伸缩杆;2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果树腐烂病防治的药剂涂抹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有若干滑轮(13),底座(1)上固定有推杆(2),底座(1)上固定有搅拌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4)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箱(4)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料口(7)和出料口(10),出料口(10)上连通有出料软管(11),出料软管(11)上设置有吸料泵(9),出料软管(11)另一端连通有料箱(14),底座(1)上固定有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上固定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上固定有固定框架(16),固定框架(16)上设置有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果树腐烂病防治的药剂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定位杆(5),定位杆(5)与搅拌箱(4)顶部固定连接,定位杆(5)上固定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端固定有搅拌棒(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果树腐烂病防治的药剂涂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弧形板(15),弧形板(15)与固定框架(16)滑动连接,弧形板(15)与料箱(14)固定连接,支撑板(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蕙,蒋晶晶,周昭旭,张美娇,苟盛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