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865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属于核磁共振仪辅助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头枕、下颌板以及弧形限位板,核磁共振仪的床体上设有头枕架且所述头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头枕,所述头枕架上设有移动组件且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弧形限位板压在人体头部,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两侧之间借助于束带连接有所述下颌板且拉紧束带使所述下颌板固定在人体下巴处,所述弧形限位板与所述下颌板的两侧与所述头枕架之间连接有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方法更加简便,不会对耳部造成挤压,并且也不会影响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视线,便于医生观察患者。察患者。察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核磁共振仪辅助固定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仪是医疗检查中常见的一种检测技术手段,因核磁共振成像对运动的敏感性较高,哪怕出现轻微运动也会引起图像模糊,产生伪影或重叠影像;尤其对于意识丧失或病情危重躁动患者,很难使其头部保持长时间的静止状态,也容易使采集的图像产生伪影,所以一般在核磁共振仪的床体上需要设置一个头部固定装置。
[0003]现有的头部固定装置往往会在头部的两侧设置可移动的加压块,这两个加压块挤压在头部的两侧,这样必然会对耳部造成挤压,造成耳部损伤,导致患者在检测时也不能听清医生说话内容,并且患者与医生之间被加压块阻挡,医生也不能直接观察到患者被压状况,不能清楚的判断是否头部位置摆放正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头部固定装置往往会在头部的两侧设置可移动的加压块,这两个加压块挤压在头部的两侧,这样必然会对耳部造成挤压,造成耳部损伤,导致患者在检测时也不能听清医生说话内容,并且患者与医生之间被加压块阻挡,医生也不能直接观察到患者被压状况,不能清楚的判断是否头部位置摆放正确问题。
[0005]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头枕、下颌板以及弧形限位板,核磁共振仪的床体上设有头枕架且所述头枕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头枕,所述头枕架上设有移动组件且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弧形限位板压在人体头部,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两侧之间借助于束带连接有所述下颌板且拉紧束带使所述下颌板固定在人体下巴处,所述弧形限位板与所述下颌板的两侧与所述头枕架之间连接有绑带。
[0006]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螺杆、导向杆、移动座以及伸缩杆,所述头枕架的两侧分别对称穿出有所述导向杆以及螺杆,所述螺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移动座且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移动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伸缩杆且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限位板,所述弧形限位板的顶部设有前额板。
[0007]优选的,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两侧开有通孔,所述下颌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束带且所述束带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束带的端部设有按扣且所述束带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按扣对应的卡扣部,所述下颌板的两侧以及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两侧均设有绑带,所述头枕架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绑带对应的限位杆,所述绑带绑定在所述限位杆上。
[0008]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内杆以及外杆,所述外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移动座上且所述外杆的内部中空,所述内杆滑动插接与所述外杆内且所述内杆的一侧设有锁紧杆,所述外杆的一侧开有与所述锁紧杆滑动连接的滑孔且所述锁紧杆上通过螺纹啮合有锁紧块。
[0009]优选的,所述头枕、下颌板、弧形限位板以及前额板的表面均设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均朝向人体面部。
[0010]本技术采用具有以下优点:
[0011]本技术转动手柄,使螺杆发生转动,带动移动座以及弧形限位板向头顶处移动,直至弧形限位板压在人体的头顶处,然后通过调剂伸缩杆的高度,使前额板能够压在前额,实现对前额的加压,也不会影响患者视线,当弧形限位板压在人体头顶处后,将下颌板贴在人体下巴处,然后拉紧两侧的束带,使弧形限位板和下颌板能够分别对人体的头部和人体下巴进行加压固定,避免头部转动或者晃动,为了使弧形限位板和下颌板的位置更加稳定,弧形限位板和下颌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绑带与头枕架连接,绑带绑定在限位杆上,给弧形限位板和下颌板向下的压力,从而对头部也施加向下的压力,避免头部向上移动。本技术固定方法更加简便,不会对耳部造成挤压,并且也不会影响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视线,便于医生观察患者。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附图中的标记为:
[0016]1、头枕架;10、头枕;11、弧形限位板;12、下颌板;13、通孔;14、束带;15、按扣;16、绑带;17、限位杆;18、前额板;
[0017]2、移动组件;20、螺杆;21、导向杆;22、移动座;23、伸缩杆;24、手柄;25、内杆;26、外杆;27、锁紧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19]如图1

3所示的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头枕10、下颌板12以及弧形限位板11,核磁共振仪的床体上设有头枕架1且所述头枕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头枕10,所述头枕架1上设有移动组件2且所述移动组件2带动所述弧形限位板11压在人体头部,所述弧形限位板11的两侧之间借助于束带14连接有所述下颌板12且拉紧束带14使所述下颌板12固定在人体下巴处,所述弧形限位板11与所述下颌板12的两侧与所述头枕架1之间连接有绑带16。
[0020]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螺杆20、导向杆21、移动座22以及伸缩杆23,所述头枕架1的两侧分别对称穿出有所述导向杆21以及螺杆20,所述螺杆20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移动座22且所述螺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24,所述移动座2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伸缩杆23且所述伸缩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限位板11,所述弧形限位板11的顶部设有前额板18。
[0021]手持手柄24,人体头部枕在头枕10上,然后转动手柄24,使螺杆20发生转动,因导
向杆21的限定,螺杆20带动移动座22以及弧形限位板11向头顶处移动,直至弧形限位板11压在人体的头顶处,然后通过调剂伸缩杆23的高度,使前额板18能够压在前额,实现对前额的加压,也不会影响患者视线。
[0022]所述弧形限位板11的两侧开有通孔13,所述下颌板1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束带14且所述束带14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13,所述束带14的端部设有按扣15且所述束带14的表面设有与所述按扣15对应的卡扣部,所述下颌板12的两侧以及所述弧形限位板11的两侧均设有绑带16,所述头枕架1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绑带16对应的限位杆17,所述绑带16绑定在所述限位杆17上。
[0023]当弧形限位板11压在人体头顶处后,将下颌板12贴在人体下巴处,然后拉紧两侧的束带14,使弧形限位板11和下颌板12能够分别对人体的头部和人体下巴进行加压固定,避免头部转动或者晃动,为了使弧形限位板11和下颌板12的位置更加稳定,弧形限位板11和下颌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绑带16与头枕架1连接,绑带16绑定在限位杆17上,给弧形限位板11和下颌板12向下的压力,从而对头部也施加向下的压力,避免头部向上移动。
[0024]所述伸缩杆23包括内杆25以及外杆26,所述外杆26的底部固定在所述移动座22上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10)、下颌板(12)以及弧形限位板(11),核磁共振仪的床体上设有头枕架(1)且所述头枕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头枕(10),所述头枕架(1)上设有移动组件(2)且所述移动组件(2)带动所述弧形限位板(11)压在人体头部,所述弧形限位板(11)的两侧之间借助于束带(14)连接有所述下颌板(12)且拉紧束带(14)使所述下颌板(12)固定在人体下巴处,所述弧形限位板(11)与所述下颌板(12)的两侧与所述头枕架(1)之间连接有绑带(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螺杆(20)、导向杆(21)、移动座(22)以及伸缩杆(23),所述头枕架(1)的两侧分别对称穿出有所述导向杆(21)以及螺杆(20),所述螺杆(20)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移动座(22)且所述螺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24),所述移动座(2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伸缩杆(23)且所述伸缩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弧形限位板(11),所述弧形限位板(11)的顶部设有前额板(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