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654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包括导流外支撑体、正负压一体导流盘和腔体密封盖,正负压一体导流盘装配于导流外支撑体的外端,且腔体密封盖固定安装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导流外支撑体侧壁安装气缸,并导流外支撑体与气缸之间安装活塞结构,之后通过活塞结构和阀门的作用,实现空气的流通,其中,由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上设置了负压汇集腔体和正压汇集腔体,并在导流气道等气路的作用下,会令空气从负压汇集腔体处抽入,在气缸和正压汇集腔体处压缩并导出,实现了将压缩空气和抽取空气的功能集成到一起,实现一体两用、降低功耗、降低体积的效果。降低体积的效果。降低体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0001]本技术属于压缩机
,特别提供了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技术介绍

[0002]在VPSA真空负压解吸制氧设备中,压缩机是必要使用的关键部件。工作介质通常采用正压力空气和负压力空气两种,其中正压力空气一般由压缩机提供,负压力空气一般由真空泵提供。但在VPSA制氧方式中既需要正压力空气又需要负压力空气的解吸,因此工作时必须同时配备空压机和真空泵两种空气动力源,会令制氧系统的体积较大,且制氧过程的功耗较高。因此需要一种应用于制氧设备中的,将压缩空气和抽取空气集成到一体的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包括导流外支撑体、正负压一体导流盘和腔体密封盖,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装配于导流外支撑体的外端,且腔体密封盖固定安装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外表面。
[0005]所述导流外支撑体包括底板、立板和拐角立柱,且立板和拐角立柱一体成型于底板的表面,所述立板和拐角立柱的外端均开设有两个导流气道,所述立板和拐角立柱的外端内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连通的导流盘连通孔。
[0006]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外壁开设有负压汇集腔体和正压汇集腔体,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内壁外周开设有与立板相对应的立板连接槽和与拐角立柱相对应的拐角立柱连接槽,所述立板连接槽和拐角立柱连接槽的侧壁均开设有与负压汇集腔体连通的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和与正压汇集腔体连通的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且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和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与导流盘连通孔相对应。
[0007]进一步地,所述立板和拐角立柱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连通的气缸连通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外支撑体、正负压一体导流盘和腔体密封盖的截面均为正六边形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汇集腔体与正压汇集腔体均为环形形状,且正压汇集腔体位于负压汇集腔体的外圈,所述正压汇集腔体的深度小于负压汇集腔体的深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外壁开设有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所述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位于负压汇集腔体的内侧,所述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位于负压汇集腔体与正压汇集腔体之间,所述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位于正压汇集腔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的内部分别装配有第一导流盘密封圈、第二导流盘密封圈和第三导流盘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密封盖的外壁开设有接头通孔,两个所述接头通孔分别与负
压汇集腔体、正压汇集腔体连通。
[0012]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可以在导流外支撑体侧壁安装气缸,并导流外支撑体与气缸之间安装活塞结构,之后通过活塞结构和阀门的作用,实现空气的流通,其中,由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上设置了负压汇集腔体和正压汇集腔体,并在导流气道等气路的作用下,会令空气从负压汇集腔体处抽入,在气缸和正压汇集腔体处压缩并导出,实现了将压缩空气和抽取空气的功能集成到一起,实现一体两用、降低功耗、降低体积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爆炸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导流外支撑体的立体图之一。
[0017]图4为本技术导流外支撑体的立体图之二。
[0018]图5为本技术导流外支撑体的俯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图5中A

A的剖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立体图之一。
[0021]图8为本技术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立体图之二。
[0022]图9为本技术正负压一体导流盘的气道示意图 。
[0023]附图标记包括:1、导流外支撑体,11、底板,12、立板,13、拐角立柱,14、导流气道,15、气缸连通孔,16、导流盘连通孔;
[0024]2、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1、负压汇集腔体,22、正压汇集腔体,23、立板连接槽,24、拐角立柱连接槽,25、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7、第一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8、第二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29、第三导流盘密封圈放置槽;
[0025]3、腔体密封盖,31、接头通孔;
[0026]4、第一导流盘密封圈,5、第二导流盘密封圈,6、第三导流盘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参照图1至图9,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包括导流外支撑体1、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和腔体密封盖3,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装配于导流外支撑体1的外端,且腔体密封盖3固定安装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表面。
[0029]如图3至图6所示,导流外支撑体1包括底板11、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且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一体成型于底板11的表面,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端均开设有两个导流气道14,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14连通的气缸连通孔15,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端内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14连通的导流盘连通孔16。
[0030]如图7至图9所示,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壁开设有负压汇集腔体21和正压汇集
腔体22,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内壁外周开设有与立板12相对应的立板连接槽23和与拐角立柱13相对应的拐角立柱连接槽24,立板连接槽23和拐角立柱连接槽24的侧壁均开设有与负压汇集腔体21连通的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和与正压汇集腔体22连通的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且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和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与导流盘连通孔16相对应。
[0031]导流气道14通过导流盘连通孔16分别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上的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连通,进而与负压汇集腔体21、正压汇集腔体22连通。
[0032]在导流外支撑体1上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侧壁安装气缸,并在气缸处安装阀片以控制空气流通方向,且导流外支撑体1内部安装偏心轴和活塞连杆,活塞连杆的外端位于气缸内进行活塞运动;
[0033]因此此设备安装后,在负压汇集腔体21处抽取空气,并经过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相对应的导流气道14和阀片后流入到气缸内,之后在气缸内受活塞连杆的活塞运动作用压缩空气,之后压缩空气经过阀片、导流气道14和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流动到正压汇集腔体22内。
[0034]在实际使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外支撑体(1)、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和腔体密封盖(3),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装配于导流外支撑体(1)的外端,且腔体密封盖(3)固定安装于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表面;所述导流外支撑体(1)包括底板(11)、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且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一体成型于底板(11)的表面,所述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端均开设有两个导流气道(14),所述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端内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14)连通的导流盘连通孔(16);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外壁开设有负压汇集腔体(21)和正压汇集腔体(22),所述正负压一体导流盘(2)的内壁外周开设有与立板(12)相对应的立板连接槽(23)和与拐角立柱(13)相对应的拐角立柱连接槽(24),所述立板连接槽(23)和拐角立柱连接槽(24)的侧壁均开设有与负压汇集腔体(21)连通的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和与正压汇集腔体(22)连通的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且负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5)和正压汇集腔体导气孔(26)与导流盘连通孔(16)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压缩机内进气路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2)和拐角立柱(13)的外侧壁开设有与导流气道(14)连通的气缸连通孔(15)。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笑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海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