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53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包括混凝土挡墙、第一无缝钢管、第二无缝钢管、微型桩钻孔,所述微型桩钻孔在需要布置挡墙处均匀布钻两排,将每个微型桩钻孔内都插入无缝钢管,两排无缝钢管根据混凝土挡墙的结构,高低有所差别,所述第一无缝钢管与第二无缝钢管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无缝钢管长于所述第二无缝钢管,混凝土挡墙将第一无缝钢管和第二无缝钢管完全砌筑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混凝土挡墙抗倾覆转化为钢管桩的抗拉、抗压,混凝土挡墙的滑移转化为钢管的受剪,对地基承载力和摩阻力的要求大大降低,整体受力好,结构简单,场地适应性强,施工风险小,工程费用低,整体施工工期短。工工期短。工工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


[0001]本技术涉及一道路挡墙,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

技术介绍

[0002]山岭地区地形陡峻,软弱土层较厚,沿填挖界面滑动、上边坡浅层滑坡增多,常规挡土墙的适用性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常规重力式挡墙受限于材料弯拉强度,挡墙的承载能力有限,且对于地基承载力、摩阻力要求较高,导致挡墙实际使用范围较为受限。而悬臂式、扶壁式等配筋挡墙,对于地基承载力、摩阻力的要求降低,但是对于基底的开挖宽度要求高,在山区高陡地形常常导致大的基槽开挖,影响路基整体稳定性,存在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且由于其工艺阶段较多,施工耗时长,时间成本较高。
[0003]城市建设场地受限、建设工程对民生的影响大,要求建设周期短,相对其他项目对于时效性要求更高。在陡斜坡填方边坡或滑坡下滑力较大的情况下,常规挡墙无法胜任,通常采用桩基挡墙或桩板墙,如果采用机械成孔,由于施工设备较大,山岭地区的部分险陡场地无法使用,而人工开挖成孔的危险性较大,开挖深度受限,工程费用高、工期长,使用也十分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常规挡墙对地基承载力和摩阻力的要求大,整体受力不好,结构复杂,场地适应性弱,工程费用高,施工工期长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包括混凝土挡墙、第一无缝钢管、第二无缝钢管、微型桩钻孔,所述微型桩钻孔在需要布置挡墙处均匀布钻两排,所述混凝土挡墙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若干所述第一无缝钢管埋设在靠近所述混凝土挡墙的直角边一侧的微型桩钻孔内,若干所述第二无缝钢管埋设在所述混凝土挡墙的斜边一侧的微型桩钻孔内,所述第一无缝钢管与第二无缝钢管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无缝钢管长于所述第二无缝钢管,所述第一无缝钢管和所述第二无缝钢管露出所述微型桩钻孔,所述混凝土挡墙通过第一无缝钢管、第二无缝钢管、预先布钻的微型桩钻孔固定在需要布置挡墙处。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设置挡墙的地方,提前预钻两排微型桩钻孔,将每个微型桩钻孔内都插入无缝钢管,两排无缝钢管根据混凝土挡墙的结构,高低有所差别,无缝钢管插入微型桩钻孔调整好位置后开始灌浆,从无缝钢管顶部的灌入,从底部流出直至填满微型桩钻孔,待无缝钢管固定后开始混凝土挡墙的砌筑,混凝土挡墙将第一无缝钢管和第二无缝钢管完全砌筑在内,整个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的主体结构就全部完成,整个过程简单快速,场地适应性强。由于第一无缝钢管和第二无缝钢管的尺寸小,微型桩钻孔的孔径相对也小,对比传统桩基挡墙,需要的钻孔设备轻便小巧,工程费用低,整体施工工期短。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缝钢管伸出所述微型桩钻孔的部分设有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靠近所述混凝土挡墙的直角边一侧,所述钢筋网片由钢筋均匀搭设而成。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网片由钢筋均匀搭设而成,钢筋网片可以起到混凝土抗震抗裂的作用,延长混凝土挡墙的使用寿命和抵抗强度。底部的钢筋网片提前绑扎固定到钢管上,上部的钢筋网片随着混凝土挡墙浇筑逐段布设。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缝钢管和第二无缝钢管的底部都对称设有两根U形钢筋,所述U形钢筋的两钢筋头与所述第一无缝钢管和第二无缝钢管的内壁焊接。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缝钢管底部设置的U形钢筋使得混凝土凝固后拉住U形钢筋,进而更好的将无缝钢管固定住。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缝钢管和第二无缝钢管嵌入所述微型桩钻孔的部分均匀设有多层混凝土垫块,所述混凝土垫块为长方体块状结构,所述第一无缝钢管和所述第二无缝钢管的外壁每层均布三块所述混凝土垫块,每层三块所述混凝土垫块通过钢丝固定。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取多层混凝土垫块,每层用三块混凝土垫块的方式,可以将无缝钢管固定在微型桩钻孔的中间,保证无缝钢管在后期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会位移,使得无缝钢管可以垂直于地面,更好的保证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的受拉受压。
[0014]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挡墙的墙壁设有两排交错的泄水孔,所述泄水孔为圆形孔或方形孔。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泄水孔,可以疏干墙后坡料中的水分,防止地表水下渗造成墙后积水,同时可以避免墙身受额外的静水压力,减少季节性冰冻地区填料的冻胀压力。
[0016]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挡墙每隔10米或地质变化处设有一道沉降缝,所述沉降缝的缝宽2厘米。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沉降缝可以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混凝土挡墙的破坏,有利于混凝土挡墙的结构安全、稳定。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将混凝土挡墙抗倾覆转化为钢管桩的抗拉、抗压,混凝土挡墙的滑移转化为钢管的受剪,对地基承载力和摩阻力的要求大大降低,整体受力好,结构简单。
[0020]2)场地适应性强,由于第一无缝钢管和第二无缝钢管的尺寸小,微型桩钻孔的孔径相对也小,对比传统桩基挡墙,需要的钻孔设备轻便小巧,工程费用低,整体施工工期短。提前预钻两排微型桩钻孔,将每个微型桩钻孔内都插入无缝钢管,无缝钢管插入微型桩钻孔调整好位置后开始灌浆,从无缝钢管顶部的灌入,从底部流出直至填满微型桩钻孔,待无缝钢管固定后开始混凝土挡墙的砌筑,整个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的主体结构就全部完成。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结构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钢筋网片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微型桩钻孔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无缝钢管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中的A

A剖面图;
[0026]图6为图4中的B

B剖面图;
[0027]图7为本技术中混凝土垫块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中第一无缝钢管的管底透视图;
[0029]图9为本技术中的混凝土挡墙示意图;
[0030]图中,1

钢筋网片、101

钢筋、2

第一无缝钢管、3

第二无缝钢管、4

混凝土挡墙、401

泄水孔、5

微型桩钻孔、6

混凝土垫块、7

U形钢筋、8

钢丝、9

沉降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参阅图1

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挡墙(4)、第一无缝钢管(2)、第二无缝钢管(3)、微型桩钻孔(5),所述微型桩钻孔(5)在需要布置挡墙处均匀布钻两排,所述混凝土挡墙(4)截面为直角梯形结构,若干所述第一无缝钢管(2)埋设在靠近所述混凝土挡墙(4)的直角边一侧的微型桩钻孔(5)内,若干所述第二无缝钢管(3)埋设在所述混凝土挡墙(4)的斜边一侧的微型桩钻孔(5)内,所述第一无缝钢管(2)与第二无缝钢管(3)的规格相同,所述第一无缝钢管(2)长于所述第二无缝钢管(3),所述第一无缝钢管(2)和所述第二无缝钢管(3)露出所述微型桩钻孔(5),所述混凝土挡墙(4)通过第一无缝钢管(2)、第二无缝钢管(3)、预先布钻的微型桩钻孔(5)固定在需要布置挡墙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钢管灌注桩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缝钢管(2)伸出所述微型桩钻孔(5)的部分设有钢筋网片(1),所述钢筋网片(1)靠近所述混凝土挡墙(4)的直角边一侧,所述钢筋网片(1)由钢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锋冯剑胡世强陈夏雨李天萍高恒潮刘波李英森林中川邹鹏辉张宇靖曹正黄筱龙马拉莫潘瑞李远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