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465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抽水蓄能电站现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本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扬声器,所述壳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线发射接收器,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转座,所述转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摄像仪,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车辆灯光射向红外线发射接收器的表面,而红外线发射接收器对光线进行接收,通过红外线发射接收器识别是否有车辆通过,当右侧来车时,左侧和前侧的指示灯本体变为红色,同时扬声器进行报警,达到了安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交通智能指示灯在使用时安全性低的问题。在使用时安全性低的问题。在使用时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


[0001]本技术涉及抽水蓄能电站现场施工
,具体为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

技术介绍

[0002]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涉及地下洞室群开挖,各洞室交叉,错综复杂,在漫长的施工过程中,各洞室车辆穿行,由于洞内较为黑暗且施工期环境浓见度较低,在洞室交叉处极易产生交通隐患,形成施工车辆相撞的局面,因此交通智能指示灯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交通智能指示灯只能够进行红绿灯提示,无法对其他洞室行驶的车辆进行警示,以至于非常容易发生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具备安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交通智能指示灯在使用时安全性低,通常现有的交通智能指示灯只能够进行红绿灯提示,无法对其他洞室行驶的车辆进行警示,以至于容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的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本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扬声器,所述壳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线发射接收器,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转座,所述转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摄像仪,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0006]本技术的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其中所述壳体的背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顶部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与转座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的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其中所述壳体背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腔上开设有安装孔。
[0008]所述安装孔开设在安装板内腔的顶部和底部。
[0009]本技术的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其中所述指示灯本体、扬声器和红外线发射接收器均呈等数量设置,所述指示灯本体位于扬声器的顶部,所述扬声器位于红外线发射接收器的顶部。
[0010]本技术的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其中所述摄像仪为360度全景摄像仪。
[0011]本技术的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其中所述壳体表面指的是壳体的前侧面和左、右两个侧面,共三面均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本体、扬声器、红外线发射接收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车辆灯光射向红外线发射接收器的表面,而红外线发射接收器对
光线进行接收,通过红外线发射接收器识别是否有车辆通过,当右侧来车时,左侧和前侧的指示灯本体变为红色,同时扬声器进行报警,达到了安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交通智能指示灯在使用时安全性低,通常现有的交通智能指示灯只能够进行红绿灯提示,无法对其他洞室行驶的车辆进行警示,以至于容易发生危险的问题。
[0014]本技术通过红外线发射接收器的设置,对车辆车灯信号进行接收,通过扬声器的设置,实现报警的效果,通过指示灯本体的设置,绿灯显示为无车辆人员工作,红灯显示有车辆人员通过。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壳体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指示灯本体工作原理图。
[0019]图中:1、壳体;2、红外线发射接收器;3、扬声器;4、指示灯本体;5、转杆;6、摄像仪;7、转座;8、安装孔;9、安装板;10、背板;11、主动锥形齿轮;12、从动锥形齿轮;13、驱动电机;14、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的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包括壳体1,壳体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本体4,壳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扬声器3,壳体1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转座7,转座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摄像仪6,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
[0022]所述壳体1表面指的是壳体1的前侧面和左、右两个侧面,共三面均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本体4、扬声器3、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
[0023]具体的,壳体1的背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11,主动锥形齿轮11的顶部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12,从动锥形齿轮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5,转杆5的顶部与转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13带动主动锥形齿轮11转动,通过主动锥形齿轮11带动从动锥形齿轮12转动,通过从动锥形齿轮12带动转杆5转动,通过转杆5的转动带动摄像仪6进行360度转动。
[0025]所述摄像仪6选用能够实现360度旋转,实现无死角拍摄的360度全景摄像仪。
[0026]具体的,壳体1背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背板10,背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安装孔8。
[00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板9和安装孔8的设置,方便将壳体1固定于洞口墙壁
中,进一步的提高了壳体1工作时的稳定性。
[0028]具体的,指示灯本体4、扬声器3和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均呈等数量设置,指示灯本体4位于扬声器3的顶部,扬声器3位于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的顶部。
[00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的设置,对车辆车灯信号进行接收,通过扬声器3的设置,实现报警的效果,通过指示灯本体4的设置,绿灯显示为无车辆人员工作,红灯显示有车辆人员通过。
[0030]在使用本技术时:
[0031]首先,利用螺栓等连接件通过安装孔8、安装板9和背板10将壳体1安装于洞室1和洞室2交叉处墙壁上,其中各个部件采用蓄电池14工作。
[0032]工况一:如图3所示,当右侧洞室来车,通过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接收红外信号识别车辆到来,此时左、下侧指示灯变为红色,而扬声器3进行报警,警示过往车辆小心驾驶。
[0033]工况二:当洞室1,洞室2同时有车辆驶入,造成道口交通堵塞,此时后方指挥中心通过摄像仪6获取现场实际交通情况,在此,通过驱动电机13带动主动锥形齿轮11转动,通过主动锥形齿轮11带动从动锥形齿轮12转动,通过从动锥形齿轮12带动转杆5转动,通过转杆5带动转座7转动,通过转座7带动摄像仪6转动,实现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示灯本体(4),所述壳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扬声器(3),所述壳体(1)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所述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转座(7),所述转座(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摄像仪(6),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背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11),主动锥形齿轮(11)的顶部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12),从动锥形齿轮(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5),转杆(5)的顶部与转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室交通智能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背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金琦张宇孙敏超毕振远刘玄烨刘豪男张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