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屋面新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46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新风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墙向内侧送风的风机,风机的送风方向水平固定送风管,送风管与风机的内部向连通,送风管的末端贯穿外墙,并延伸至室内,送风管的末端固定连接壳体,壳体与室内的墙壁固定连接,送风管与壳体的内部连通,壳体内设有安装架,安装架内分别安装竹炭吸附板和吸湿海绵板,壳体内壁的上下两面的前侧边缘设有台阶面,台阶面一侧与壳体连接送风管一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安装架的宽度,台阶面内安装风扇,壳体的侧板前侧安装盖板,盖板的前侧贯穿有通槽,通槽内分别固定连接挡板和防尘网,防尘网位于挡板的右侧,并与挡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面新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屋面新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每天都需要将窗户打开,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进来,但在一些沿海城市力,用于位于海边,特别是夏季的时候,海边城市的空气湿度臂一般城市的湿度要大很多,而且空气内的盐分较高,这些盐分容易对室内的家具、电器等物品造成侵蚀,同时,夏季海水内微生物死亡后尸体腐败的气味也会随着海风吹进室内,影响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新风结构,通过本方案提高了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优化了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室内人员在吸入带有异味的空气引起呼吸道疾病,进一步保障了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屋面新风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墙向内侧送风的风机,所述风机的送风方向水平固定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与所述风机的内部向连通,所述送风管的末端贯穿外墙,并延伸至室内,所述送风管的末端固定连接壳体,所述壳体与室内的墙壁固定连接,所述送风管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分别安装竹炭吸附板和吸湿海绵板,所述壳体内壁的上下两面的前侧边缘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一侧与所述壳体连接送风管一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架的宽度,所述台阶面内安装风扇,所述壳体的侧板前侧安装盖板,所述盖板的前侧贯穿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分别固定连接挡板和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位于所述挡板的右侧,并与所述挡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内部的上下两面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磁铁块,所述竹炭吸附板与所述吸湿海绵板分别位于所述磁铁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竹炭吸附板与所述磁铁块接触面以及所述吸湿海绵板与所述磁铁块接触面均设有铁片,所述铁片的面积与所述磁铁块侧面的面积相等,所述磁铁块的宽度为10mm。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下两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面与所述安装架的上下两侧垂直固定,所述安装架为一个两侧贯通的矩形框架,
[0007]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长度与所述安装架的宽度相等,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送风管呈S形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与室内墙顶之间的距离为30mm。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本方案提高了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优化了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室内人员在吸入带有异味的空气引起呼吸道疾病,进一步保障了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0012]2、通过将竹炭吸附板和吸湿海绵板与磁铁块进行磁性连接,便于对安装架上的竹炭吸附板与吸湿海绵板进行拆卸更换,保证其对室外空气的过滤净化的效果,提高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壳体内部结构侧剖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壳体内部结构主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安装内部的结构主剖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8]其中:1、风机;2、送风管;3、壳体;4、盖板;5、通槽;6、防尘网;7、挡板;8、风扇;9、台阶面;10、安装架;11、吸湿海绵板;12、滑块;13、磁铁块;14、竹炭吸附板;1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屋面新风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墙向内侧送风的风机1,风机1的送风方向水平固定送风管2,送风管2与风机1的内部向连通,送风管2的末端贯穿外墙,并延伸至室内,送风管2呈S形分布,送风管2的末端固定连接壳体3,壳体3与室内的墙壁固定连接,且壳体3与室内墙顶之间的距离为30mm,送风管2与壳体3的内部连通,壳体3的内壁上下两面设有滑槽15,滑槽15内滑动连接滑块12,滑块12的顶面垂直固定安装架10,安装架10为一个两侧贯通的矩形框架,安装架10内分别安装竹炭吸附板14和吸湿海绵板11,壳体3内壁的上下两面的前侧边缘设有台阶面9,台阶面9一侧与壳体3连接送风管2一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安装架10的宽度,台阶面9内安装风扇8,风扇8的厚度等于台阶面9的宽度,壳体3的侧板前侧安装盖板4,盖板4的前侧贯穿有通槽5,通槽5内分别固定连接挡板7和防尘网6,挡板7的长度与安装架10的宽度相等,防尘网6位于挡板7的右侧,并与挡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盖板4与壳体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2]在使用时,位于外墙的风机1先将室外的空气吸进风机1的内部,经由送风管2送至室内的壳体3中,位于壳体3内的室外空气,穿过竹炭吸附板14和吸湿海绵板11,对进入的室外空气进行除臭吸湿,经过处理过后的空气,由壳体3内的风扇8将过滤好的空气送至室内,通过本方案提高了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优化了室内的空气质量,避免室内人员在吸入带有异味的空气引起呼吸道疾病,进一步保障了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0023]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安装架10内部的上下两面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磁铁块13,竹炭吸附板14与吸湿海绵板11分别位于磁铁块13的左右两侧,竹炭吸附板
14与磁铁块13接触面以及吸湿海绵板11与磁铁块13接触面均设有铁片,竹炭吸附板14与吸湿海绵板11均与所述磁铁块13磁性连接,铁片的面积与磁铁块13侧面的面积相等,磁铁块13的宽度为10mm;通过将竹炭吸附板14和吸湿海绵板11与磁铁块13进行磁性连接,便于对安装架10上的竹炭吸附板14与吸湿海绵板11进行拆卸更换,保证其对室外空气的过滤净化的效果,提高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面新风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外墙向内侧送风的风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的送风方向水平固定送风管(2),所述送风管(2)与所述风机(1)的内部向连通,所述送风管(2)的末端贯穿外墙,并延伸至室内,所述送风管(2)的末端固定连接壳体(3),所述壳体(3)与室内的墙壁固定连接,所述送风管(2)与所述壳体(3)的内部连通,所述壳体(3)内设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内分别安装竹炭吸附板(14)和吸湿海绵板(11),所述壳体(3)内壁的上下两面的前侧边缘设有台阶面(9),所述台阶面(9)一侧与所述壳体(3)连接送风管(2)一侧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架(10)的宽度,所述台阶面(9)内安装风扇(8),所述壳体(3)的侧板前侧安装盖板(4),所述盖板(4)的前侧贯穿有通槽(5),所述通槽(5)内分别固定连接挡板(7)和防尘网(6),所述防尘网(6)位于所述挡板(7)的右侧,并与所述挡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新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0)内部的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英马宁王凤贤谭艳慧任美琪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