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鱼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37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新型多功能鱼钩,包括鱼钩本体;所述鱼钩本体包括钩柄、钩底和钩尖,鱼钩本体对应钩柄和钩底之间设有配重体,钩柄沿配重体向上延伸,钩底沿配重体后端水平延伸,钩尖沿钩底末端向下弯曲,使鱼钩本体抛出入水后钩尖朝下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钓取翘嘴鱼类时,开口朝下布置的钩尖更容易被翘嘴吸入,从而显著提高渔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作为飞蝇裸钩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在钩上增加了配重体,使用时可绑上飞蝇用的躯干材料,因此在使用路亚竿的时候不需要使用助投器直接抛竿,避免了线和助投器缠绕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功能鱼钩


[0001]本技术涉及渔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鱼钩。

技术介绍

[0002]鱼钩是指垂钓时用于悬挂钓饵以吸引鱼类上钩的工具。现在鱼钩的发展很快,种类繁多,其中铅头钩就是其中一种,铅头钩通常也被称为汲头钩,简单来说就是在钓钩的钩柄处加上重铅,传统的铅头钩都是钩尖朝上,利用钩尖钓起咬钩的鱼,然而用户在垂钓翘嘴等鱼类时,则难以获得渔获;这是因为翘嘴在进食时是通过翻身吸水将鱼饵吸入,因此传统钩尖朝上的铅头钩无法钓取翘嘴,所以钩尖朝下的钩更容易让翘嘴鱼咬上钩尖;此外,现有技术中利用路亚竿时需要搭配飞蝇饵使用,由于飞蝇饵轻,用路亚竿抛必须使用助投器,而使用助投器抛竿容易缠绕助投器不利于抛投和作钓,降低了垂钓的乐趣。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特制铅头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鱼钩,能够提高垂钓时对翘嘴等鱼类的渔获,同时还可结合多种钓竿使用。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鱼钩,包括鱼钩本体;所述鱼钩本体包括钩柄、钩底和钩尖,鱼钩本体对应钩柄和钩底之间设有配重体,所述钩柄沿配重体向上延伸,所述钩底沿配重体后端水平延伸,所述钩尖沿钩底末端向下弯曲,使鱼钩本体抛出入水后钩尖朝下布置。
[0006]本技术方案中的鱼钩本体上设置有配重体结构,配重体结构位于钩柄与钩底之间,由于钩柄向上布置,使得配重体结构水平布置,鱼钩入水后能够使钩尖结构完全朝下布置,在钓取翘嘴鱼类时,翘嘴能够通过翻身上来吸水把钩吸入嘴巴,使得钩尖朝下布置的钩更容易让翘嘴鱼咬上钩尖,从而提高渔获。
[0007]进一步地,所述配重体对应鱼钩本体的钩尖一端设有连接凸起部,所述连接凸起部朝上凸起布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起部连接有可拆卸的软饵。
[0009]进一步地,所述钩底与配重体相连的一端绑扎有可拆卸的飞蝇饵材料。
[0010]进一步地,所述钩尖末端内侧设有倒刺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钩柄上端设有连接鱼线的钩眼,所述钩眼呈环状结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鱼钩本体上设置有配重体结构,钩底通过向下弯曲使得钩尖结构完全朝下布置,在钓取翘嘴鱼类时,翘嘴能够通过翻身上来吸水把钩吸入嘴巴,使得钩尖朝下布置的钩更容易让翘嘴鱼咬上钩尖,从而提高渔获;本技术还可作为飞蝇裸钩使用,由于具有配重结构,用户在使用路亚竿进行垂钓的时候无需借助助投器,避免了线和助投器缠绕的技术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新型多功能鱼钩的结构图。
[0015]附图标记:鱼钩本体100、配重体110、连接凸起部111、钩柄120、钩眼121、钩底130、钩尖140、倒刺部14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鱼钩,该鱼钩可作为垂钓翘嘴等鱼类的专用鱼钩,也可挂设软饵进行垂钓,还可作为飞蝇裸钩使用;具体包括鱼钩本体100;鱼钩本体100包括钩柄120、钩底130和钩尖140,鱼钩本体100对应钩柄120和钩底130之间设有配重体110,所述钩柄120沿配重体110向上延伸,所述钩底130沿配重体110后端水平延伸,所述钩尖140沿钩底130末端向下弯曲,使鱼钩本体100抛出入水后钩尖140朝下布置。
[0019]如图1所示,通过上述设置,本实施例在鱼钩本体100上设置有配重体110结构,配重体110结构位于钩柄120与钩底130之间,由于钩柄120向上布置,使得配重体110结构水平布置,钩底130通过向下弯曲使得钩尖140结构完全朝下布置,垂钓者在钓取翘嘴鱼类时,翘嘴能够通过翻身上来吸水把钩吸入嘴巴,使得钩尖140朝下布置的钩更容易让翘嘴鱼咬上钩尖140,从而提高渔获。此外,由于鱼钩上自带有配重体110结构,在结合路亚竿使用时,无需使用助投器即可抛竿入水,解决了使用助投器抛竿容易缠绕助投器不利于抛投和作钓的问题;在生产应用中,配重体110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以实施例为例,配重体110可制造成鱼形结构,配重体110可采用铅、铁等材料,根据需要进行生产即可。
[0020]如图1所示,配重体110钩在使用时,为了方便用户连接软饵等进行垂钓,本实施例在配重体110对应鱼钩本体100的钩尖140一端设有连接凸起部111,所述连接凸起部111朝上凸起布置。并且连接凸起部111连接有可拆卸的软饵;这样,软饵可挂设在连接凸起部111位置;此外,为了方便结合路亚竿进行垂钓,本实施例在钩底与配重体相连的一端绑扎有可拆卸的飞蝇饵材料。通过绑扎飞蝇饵材料构成飞蝇裸钩,由于传统的飞蝇裸钩非常轻,使用路亚竿进行垂钓的时候需要借助助投器才能抛远,使用助投器抛竿的时候线很容易缠在助投器上,降低了垂钓的乐趣。本实施例直接在鱼钩本体100增加了配重体,使用时绑上飞蝇饵材料构成飞蝇裸钩,即可使用路亚竿的时候不需要使用助投器直接抛竿,避免了线和助投器缠绕的技术问题。
[0021]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鱼在咬钩后脱落,本实施例在钩尖140末端内侧设有倒刺部141。可防止渔获脱离鱼钩。此外,钩柄120上端设有连接鱼线的钩眼121,所述钩眼121呈环
状结构。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鱼钩,其特征在于,包括鱼钩本体(100);所述鱼钩本体(100)包括钩柄(120)、钩底(130)和钩尖(140),鱼钩本体(100)对应钩柄(120)和钩底(130)之间设有配重体(110),所述钩柄(120)沿配重体(110)向上延伸,所述钩底(130)沿配重体(110)后端水平延伸,所述钩尖(140)沿钩底(130)末端向下弯曲,使鱼钩本体(100)抛出入水后钩尖(140)朝下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体(110)对应鱼钩本体(100)的钩尖(140)一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远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文倍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