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837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包括:污泥注入单元,用于定量注入污泥;辅料注入单元,用于定量注入料场除尘灰;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泥注入单元和所述辅料注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合单元用于混合所述污泥和所述料场除尘灰,以获取资源化成品,其中,所述资源化成品用于烧结制备原辅料。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污泥注入单元和辅料注入单元定量注入污泥和料场除尘灰,在混合单元中进行混合,从而可以得到能够在生产环节中直接利用的资源化成品。可以提高污泥和料场除尘灰的循环利用率,降低污泥和料场除尘灰的处理成本和生产环节的生产成本,降低固废堆存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堆存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堆存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钢铁行业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的
,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日益提高,对于工业废料的排放和处理的标准日益严格,造成工业企业的处理成本和排放成本大幅增加。“十三五”以来,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推动循环发展,建设产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示范工程的目标,要求企业推进绿色化与创新驱动深度融合,发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技术体系。
[0003]在钢铁企业中,各生产环节所产生的废水可以经过水处理后回用到生产环节中,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可以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但在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污泥,但上述工业污泥中存在一些可用于生产环节的可回收物质,可以回用于生产环节。因此,统一对工业污泥进行脱水、填埋和焚烧等处理不仅会导致处理成本增加,还会降低污泥的循环利用率,增加固废堆存量和污染物排放的生态环境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以解决目前的水处理污泥处理成本高,导致的固废堆存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以及污泥中的无害成分无法重新进入生产环节,导致的污泥循环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包括:
[0006]污泥注入单元,用于定量注入污泥;
[0007]辅料注入单元,用于定量注入料场除尘灰;
[0008]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泥注入单元和所述辅料注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合单元用于混合所述污泥和所述料场除尘灰,以获取资源化成品,其中,所述资源化成品用于烧结制备原辅料。
[0009]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还包括:
[0010]污泥转运单元,所述污泥转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注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污泥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污泥运输至所述污泥注入单元。
[0011]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还包括:
[0012]辅料转运单元,所述辅料转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辅料注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料转运单元为密闭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料场除尘灰运输至所述污泥注入单元。
[0013]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所述污泥注入单元包括带式定量给料单元,所述带式定量给料单元用于输出一定重量的所述污泥,并将所述污泥传送至所述混合单元。
[0014]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料注入单元包括密闭定量给料单元,所述密闭
定量给料单元用于在密闭环境中输出一定重量的所述料场除尘灰,并将所述料场除尘灰传送至所述混合单元。
[0015]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式定量给料单元包括:
[0016]称重结构,用于对所述污泥进行称重;
[0017]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与所述承重结构相连接,所述传送皮带用于将称重后的所述污泥传送至所述混合单元。
[0018]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式定量给料单元,还包括:刮料器,设置于所述传送皮带靠近所述混合单元一端,用于刮下所述传送皮带表面的所述污泥。
[0019]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式定量给料单元,还包括:自动纠偏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皮带的两侧,用于防止所述传送皮带发生偏移。
[0020]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闭定量给料单元包括变频螺旋输送机,用于在密闭环境中将所述料场除尘灰定量传送至所述混合单元。
[0021]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闭定量给料单元,还包括:仓顶粉尘捕集装置,所述仓顶粉尘捕集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频螺旋输送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仓顶粉尘捕集装置用于捕集输入至所述密闭定量给料单元的所述料场除尘灰。
[0022]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包括:污泥注入单元,用于定量注入污泥;辅料注入单元,用于定量注入料场除尘灰;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泥注入单元和所述辅料注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合单元用于混合所述污泥和所述料场除尘灰,以获取资源化成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污泥注入单元和辅料注入单元定量注入污泥和料场除尘灰,在混合单元中进行混合,从而可以得到能够在生产环节中直接利用的资源化成品。可以提高污泥和料场除尘灰的循环利用率,降低污泥和料场除尘灰的处理成本和生产环节的生产成本,降低固废堆存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下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
[0027]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100,包括:
[0028]污泥注入单元110,用于定量注入污泥;
[0029]辅料注入单元120,用于定量注入料场除尘灰;
[0030]混合单元130,上述混合单元的输入端与上述污泥注入单元和上述辅料注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上述混合单元用于混合上述污泥和上述料场除尘灰,以获取资源化成品,其中,上述资源化成品用于烧结制备原辅料。
[0031]示例性的,上述污泥为无危险性且能用于生产环节的污泥。上述料场除尘灰为满足水处理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要求的高炉炼铁除尘灰、炼钢除尘灰。可以根据调节污泥注入单元和辅料注入单元的单次注入量,以调节资源化成品的产品配比。
[0032]示例性的,上述混合单元可以为均质化强力混合单元,例如,卧式强力混合机,其中,上述卧式强力混合机包括筒体、搅拌铲装配、衬板、驱动装置及喷头,以使物料在固定容器内进行混合并可连续出料,物料在容器内遄流混合,提高混合强度和成品的均一性。
[0033]示例性的,上述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还可以包括资源化成品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混合单元输出的资源化成品,可以通过胶带机和犁式卸料器将混合单元输出的资源化成品卸料至资源化成品存储单元存储。上述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还可以包括烧结生产配料单元,上述烧结生产配料单元包括配料槽,用于接收资源化成品存储单元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注入单元,用于定量注入污泥;辅料注入单元,用于定量注入料场除尘灰;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污泥注入单元和所述辅料注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混合单元用于混合所述污泥和所述料场除尘灰,以获取资源化成品,其中,所述资源化成品用于烧结制备原辅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转运单元,所述污泥转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污泥注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污泥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污泥运输至所述污泥注入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料转运单元,所述辅料转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辅料注入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料转运单元为密闭转运单元,用于将所述料场除尘灰运输至所述污泥注入单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注入单元包括带式定量给料单元,所述带式定量给料单元用于输出一定重量的所述污泥,并将所述污泥传送至所述混合单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污泥资源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注入单元包括密闭定量给料单元,所述密闭定量给料单元用于在密闭环境中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心刘恩辉骆振勇吴双云杨军季淑蕊王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