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837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涉及放流鱼类适应性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放流前鱼类的标记;S2带标记鱼类的运输与放流;S3回捕点位的设置与回捕监测;S4回捕鱼类的处理与数据采集;S5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评价:从空间适应性和时间适应性来评估放流鱼的初期适应性,空间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运动方向和水深选择性,时间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初次定居时间和初次摄食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较好地获取人工养殖鱼类放流后的扩散方向、水深选择性、初次定居时间、初次摄食时间等空间适应性和时间适应性参数,可为湖泊人工增殖放流鱼类的适应性评估提供较为全面和可靠的科学数据,为湖泊增殖放流项目的效果评价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更为全面的依据。更为全面的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放流鱼类适应性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增殖放流是珍稀土著鱼类资源养护和发展增养殖渔业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国内外广泛运用。但尽管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增殖放流活动,放流效果评估研究却是滞后和困难的。这也导致很少有直接证据证明增殖放流活动的成功。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放流效果评估技术的研究和改进工作。
[0003]传统的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多采用标记回捕的方式进行,但在回捕方式和监测指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标记回捕是开展放流效果评估的主要研究方式。通过回捕到的标记放流鱼的数量、位置、时间、个体大小等信息,获得放流鱼的存活率、扩散距离、生长速度等参数,从而评估放流效果。但由于鱼类放流到自然水域后会迅速扩散,潜在的分布水域面积很大,受到人力、经费等的限制,回捕点位、频次往往不够充足,大部分放流活动是在放流1个月后才开始回捕,导致回捕数量极低,甚至为零,难以判断放流鱼类是大部分已死亡还是未被捕捞到。如果仅依赖回捕量来评估放流效果,基本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有必要改进放流鱼类回捕监测的方式和监测指标。
[0004]鱼类进入新环境的初期适应性对其存活至关重要,但却很少被关注。增殖放流一般是将人工培育的鱼类从人工环境转移到天然环境中,因此放流鱼类会面临巨大的环境差异。而一旦顺利适应了新环境,放流鱼类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存活几率。因此,掌握放流鱼类的初期适应性,可以明确放流的效果。
[0005]然而,目前针对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还未见有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对放流鱼类的回捕方式和监测指标不合理,导致增殖放流效果评估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放流前鱼类的标记:选择人工养殖的健康鱼苗或成鱼为标记对象,根据鱼类的规格,选择对鱼体健康和行为影响较小的标记方式,于放流前一周完成标记;
[0010]S2带标记鱼类的运输与放流:在放流前1

12h内将放流鱼运输至目标湖泊的放流点,并于放流前随机抽取5

10尾鱼苗,解剖观察消化道的初始充塞度;然后采取措施,以减小放流前后的水温变化对放流鱼的影响,当温差稳定后,尽快将剩余的所有鱼放流入湖;
[0011]S3回捕点位的设置与回捕监测:以放流点为原点,沿湖岸线和湖泊敞水区方向设置回捕点位,每个方向每个层级设置一个扇形网格化回捕点位,同时放流原点也作为回捕
点位,同方向上邻近回捕点位间的直线距离为100

500m,测定每个回捕点位的水深,并在每个回捕点位布设同等数量、型号的捕捞网具,所述捕捞网具的布设在放流前1

12h内完成,在放流后的7

10d内,每天收取各个点位的渔获物;
[0012]S4回捕鱼类的处理与数据采集:按时间、点位对回捕到的鱼类进行单独处理,通过是否带标记来确定回捕鱼是否是放流鱼,并进行计数,然后解剖回捕到的放流鱼,剥离出消化道进行充塞度观察,根据消化道内食物占据消化道的体积比例,将放流鱼类的消化道充塞度进行分级判别;
[0013]S5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评价:从空间适应性和时间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评估放流鱼的初期适应性,所述空间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运动方向和水深选择性,所述时间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初次定居时间和初次摄食时间。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标记方式包括可见植入荧光标记、T型挂牌标、微金属标记中的任意一种。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标记完成后,暂养期间密切观察标记鱼的健康和标记保持情况,及时移除病鱼、伤鱼和标记脱落鱼,并准确核对最终用于放流的鱼体数量。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减小放流前后的水温变化对放流鱼的影响时,采取如下方法:若采用鱼苗袋运输放流鱼,到达放流点后,将鱼苗袋放置于近岸湖水中以进行温度平衡,平衡时间至少0.5h;若采用水箱运输或者开放式运输方式运输放流鱼,到达放流点后,采取加冰或遮阳方法。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捕捞网具在每天收取渔获物后原位放回,若发现有捕捞网具破损或缺失,及时采用相同数量、型号的捕捞网具进行替换。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充塞度的分级范围为0~5,其中0级表示消化道内无食物,1、2、3、4级分别表示消化道内的食物体积占比为0

25%,25

50%,50

75%,75

100%,5级表示消化道内充满食物,且消化道出现膨胀。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5中,所述运动方向用于揭示放流鱼朝不同方向运动的偏好,当湖岸线回捕点位平均回捕到的放流鱼数量超过湖泊敞水区回捕点位的平均值时,判断放流鱼为近岸带鱼类;反之则为敞水区鱼类。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5中,所述水深选择性指放流鱼对湖泊水深的偏好性,计算公式如下:
[0021][0022]其中,S
j
为放流鱼对水层j的选择性,N
j
是处于水层j范围的回捕点位平均回捕到的放流鱼数量,m是水层的总数量,水深选择性的数值范围是0~1,0表示完全不选择,1表示全部选择。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5中,初次定居时间表示放流鱼放流至湖泊中后,停止继续迁移,初次开始定居的时间;当首次出现放流后第n天的放流鱼回捕数量大于放流后第n

1天回捕量的50%时,则认为放流后第n天是放流鱼的初次定居时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步骤S5中,初次摄食时间是指放流鱼放流至湖泊中后,首次开始摄食的时间;当首次出现放流后第n+1天放流鱼的平均消化道充塞度大于放流后第n天的平均充塞度时,则认为放流后第n天是放流鱼的初次摄食时间。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创新了放流鱼类的回捕方式。采用扇形网格化的回捕点位设置,且回捕时间集中在鱼类放流初期,实现了更精准的回捕,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捕量。
[0027](2)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提出了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价指标。首次从空间适应性和时间适应性相结合的角度来评估放流鱼类的适应性,具有评价可靠、准确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回捕点位的设置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放流前鱼类的标记:选择人工养殖的健康鱼苗或成鱼为标记对象,根据鱼类的规格,选择对鱼体健康和行为影响较小的标记方式,于放流前一周完成标记;S2带标记鱼类的运输与放流:在放流前1

12h内将放流鱼运输至目标湖泊的放流点,并于放流前随机抽取5

10尾鱼苗,解剖观察消化道的初始充塞度;然后采取措施,以减小放流前后的水温变化对放流鱼的影响,当温差稳定后,尽快将剩余的所有鱼放流入湖;S3回捕点位的设置与回捕监测:以放流点为原点,沿湖岸线和湖泊敞水区方向设置回捕点位,每个方向每个层级设置一个扇形网格化回捕点位,同时放流原点也作为回捕点位,同方向上邻近回捕点位间的直线距离为100

500m,测定每个回捕点位的水深,并在每个回捕点位布设同等数量、型号的捕捞网具,所述捕捞网具的布设在放流前1

12h内完成,在放流后的7

10d内,每天收取各个点位的渔获物;S4回捕鱼类的处理与数据采集:按时间、点位对回捕到的鱼类进行单独处理,通过是否带标记来确定回捕鱼是否是放流鱼,并进行计数,然后解剖回捕到的放流鱼,剥离出消化道进行充塞度观察,根据消化道内食物占据消化道的体积比例,将放流鱼类的消化道充塞度进行分级判别;S5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评价:从空间适应性和时间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评估放流鱼的初期适应性,所述空间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运动方向和水深选择性,所述时间适应性评价指标包括初次定居时间和初次摄食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标记方式包括可见植入荧光标记、T型挂牌标、微金属标记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标记完成后,暂养期间密切观察标记鱼的健康和标记保持情况,及时移除病鱼、伤鱼和标记脱落鱼,并准确核对最终用于放流的鱼体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放流鱼类初期适应性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减小放流前后的水温变化对放流鱼的影响时,采取如下方法:若采用鱼苗袋运输放流鱼,到达放流点后,将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挺兵杨德国吴兴兵李学梅龚进玲胡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